本書的基本框架結構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第一章,主要介紹家庭農場的內涵、功能以及在發(fā)展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讓讀者對家庭農場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第二章,圍繞學界當前對家庭農場的研究,通過歸納,總結出研究者對家庭農場開展研究的范疇以及形成的主要觀點,在評述的基礎上提出本書的問題與研究的分析框架。第三章,從理論觀點與理論模型的構建出發(fā),通過實證分析,研究家庭農場的經營類型是如何決定的,從而為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的效率分析提供基礎。第四章,通過調研所獲取的數據,對2013-2018年期間家庭農場的要素投入與要素貢獻率進行分析,比較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的要素生產率與要素在其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第五章,從靜態(tài)維度出發(fā),運用STRAPP-DEA方法對不同類型的家庭農場整體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guī)模效率與內部的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guī)模效率進行了系統(tǒng)的測算,對影響其靜態(tài)效率的因素以及核心因素的作用機制進行實證分析。第六章,從動態(tài)維度出發(fā),對樣本中家庭農場2013-2018年期間的動態(tài)效率進行研究,分析其效率變動(收斂)的特點,哪些因素導致其特點的形成。第七章,對影響家庭農場效率的因素中的政府制度因素與農業(yè)社會化服務因素展開理論分析,探究其在家庭農場運行與發(fā)展過程中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從而為促進效率的提高提供針對性的方案。第八章,在對本書的結論進行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提出本書的政策建議,以供政府決策者與家庭農場經營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