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行業(yè)軟件及應用UG NX1847從入門到精通(實戰(zhàn)案例視頻版)

UG NX1847從入門到精通(實戰(zhàn)案例視頻版)

UG NX1847從入門到精通(實戰(zhàn)案例視頻版)

定 價:¥108.00

作 者: 周濤,劉浩,呂城 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399519 出版時間: 2022-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 489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從實際應用出發(fā),全面系統(tǒng)介紹UG NX軟件在機械設計及產品設計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二維草圖設計、零件設計、同步建模、裝配設計、工程圖、曲面設計、自頂向下設計、鈑金設計、運動仿真、模具設計、有限元分析及數控加工等功能模塊。本書列舉了大量操作實例,融合了數字化設計理論、原則及經驗,同時配套視頻課程講解,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掌握UG NX軟件操作技能,并深刻理解設計思路和方法,從而在實際應用中能夠真正實現舉一反三、靈活應用。對于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本書也能使其在技能技巧和設計水平上得到一定提升。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380集視頻精講+同步電子書+素材源文件+手機掃碼看視頻+讀者交流群+專家答疑+作者直播等。本書內容全面,實例豐富,可操作性強,可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UG NX自學教程和參考書籍,也可供機械設計相關專業(yè)師生學習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UG NX1847從入門到精通(實戰(zhàn)案例視頻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NX快速入門\t001
1.1 NX1847用戶界面\t001
1.2 NX鼠標操作\t004
1.3 NX功能模塊介紹\t005
1.4 NX文件操作\t014
1.4.1 打開文件\t014
1.4.2 新建文件\t015
1.4.3 保存文件\t015
1.4.4 文件類型轉換\t016
1.4.5 文件管理\t017
1.5 模型設計過程\t019
第2章 二維草圖設計\t025
2.1 二維草圖基礎\t025
2.1.1 二維草圖作用\t025
2.1.2 二維草圖構成\t026
2.1.3 二維草圖環(huán)境\t027
2.2 二維草圖繪制\t029
2.3 二維草圖幾何約束\t037
2.4 二維草圖尺寸標注\t041
2.5 二維草圖完全約束\t045
2.6 二維草圖設計方法與技巧\t046
2.6.1 二維草圖繪制一般過程\t046
2.6.2 分析草圖\t047
2.6.3 繪制草圖大體輪廓\t048
2.6.4 處理草圖中的幾何約束\t052
2.6.5 標注草圖尺寸\t052
2.7 二維草圖設計案例\t053
2.7.1 鎖孔截面草圖設計\t053
2.7.2 墊塊截面草圖設計\t053
2.7.3 滑塊截面草圖設計\t054
2.7.4 銑刀盤截面草圖設計\t054
2.7.5 水杯輪廓草圖設計\t054
2.7.6 顯示器輪廓草圖設計\t054
第3章 零件設計\t055
3.1 三維特征設計\t055
3.1.1 拉伸特征\t055
3.1.2 旋轉特征\t057
3.1.3 倒角特征\t059
3.1.4 圓角特征\t059
3.1.5 基準特征\t060
3.1.6 孔工具\t063
3.1.7 螺紋特征\t064
3.1.8 抽殼特征設計\t065
3.1.9 拔模特征設計\t066
3.1.10 筋特征設計\t067
3.1.11 掃掠特征\t068
3.1.12 螺旋掃掠特征\t071
3.1.13 通過曲線組特征\t073
3.1.14 鏡像特征\t075
3.1.15 陣列特征\t076
3.2 特征基本操作\t079
3.2.1 特征的編輯\t079
3.2.2 特征父子關系\t084
3.2.3 特征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t086
3.2.4 特征再生失敗及其解決\t088
3.3 零件模板定制\t089
3.4 零件設計分析\t091
3.4.1 零件設計思路\t092
3.4.2 零件設計順序\t093
3.4.3 零件設計要求與規(guī)范\t093
3.4.4 零件設計實例\t096
3.5 零件設計方法\t105
3.5.1 分割法零件設計\t105
3.5.2 簡化法零件設計\t106
3.5.3 總分法零件設計\t108
3.5.4 切除法零件設計\t109
3.5.5 分段法零件設計\t110
3.5.6 混合法零件設計\t111
3.6 根據圖紙進行零件設計\t112
3.6.1 根據圖紙進行零件設計概述\t112
3.6.2 根據圖紙進行零件設計實例\t113
3.7 典型零件設計\t120
3.7.1 軸套零件設計\t120
3.7.2 盤蓋零件設計\t123
3.7.3 叉架零件設計\t125
3.7.4 箱體零件設計\t127
3.8 參數化零件設計\t129
3.8.1 參數化零件設計基本操作\t129
3.8.2 參數化零件設計實例:阿基米德螺線卡盤\t131
3.8.3 系列化零件設計\t132
3.9 零件設計后處理\t135
3.9.1 模型測量與分析\t135
3.9.2 設置模型外觀顏色\t136
3.9.3 設置模型材質\t137
3.9.4 模型定向視圖\t139
3.9.5 模型文件屬性\t140
3.10 零件設計案例\t142
3.10.1 泵體零件設計\t142
3.10.2 安全蓋零件設計\t142
第4章 同步建模\t144
4.1 同步建?;A\t144
4.1.1 同步建模作用\t144
4.1.2 同步建模工具\t145
4.2 同步建?;静僮鱘t145
4.2.1 移動面\t145
4.2.2 拉出面\t146
4.2.3 偏置區(qū)域\t147
4.2.4 調整面大小\t148
4.2.5 替換面\t149
4.2.6 刪除面\t149
4.3 細節(jié)特征處理\t151
4.3.1 調整倒圓角大小\t151
4.3.2 圓角重新排序\t151
4.3.3 調整倒斜角大小\t152
4.3.4 標記為倒斜角\t153
4.4 重用操作\t153
4.4.1 復制面與粘貼面\t153
4.4.2 剪切面與粘貼面\t155
4.4.3 鏡像面\t156
4.4.4 陣列面\t157
4.5 相關操作\t158
4.5.1 設為共面\t158
4.5.2 設為共軸\t158
4.5.3 設為相切\(zhòng)t159
4.5.4 設為對稱\t159
4.5.5 設為平行\(zhòng)t160
4.5.6 設為垂直\t161
4.5.7 設為偏置\t162
4.6 尺寸操作\t163
4.6.1 線性尺寸\t163
4.6.2 角度尺寸\t163
4.6.3 徑向尺寸\t164
4.7 同步建模案例\t165
4.7.1 電子元件簡化\t165
4.7.2 固定座改進\t165
第5章 裝配設計\t167
5.1 裝配設計基礎\t167
5.1.1 裝配設計作用\t167
5.1.2 裝配設計環(huán)境\t168
5.2 裝配設計過程\t170
5.3 裝配約束類型\t173
5.3.1 接觸對齊\t173
5.3.2 同心約束\t175
5.3.3 距離約束\t175
5.3.4 平行約束\t176
5.3.5 垂直約束\t176
5.3.6 對齊鎖定約束\t177
5.3.7 擬合約束\t177
5.3.8 膠合約束\t177
5.3.9 中心約束\t178
5.3.10 角度約束\t178
5.4 裝配設計方法\t179
5.4.1 順序裝配實例\t179
5.4.2 模塊裝配實例\t180
5.5 高效裝配操作\t182
5.5.1 裝配調整\t183
5.5.2 復制裝配\t184
5.5.3 陣列裝配\t185
5.5.4 鏡像裝配\t187
5.6 裝配編輯操作\t190
5.6.1 重命名零部件\t190
5.6.2 裝配常用操作\t192
5.6.3 編輯零部件\t193
5.6.4 引用集操作\t194
5.6.5 替換組件\t196
5.7 大型裝配處理\t198
5.8 裝配干涉分析\t200
5.8.1 簡單干涉\t200
5.8.2 截面分析\t201
5.9 裝配爆炸視圖\t202
5.10 裝配序列動畫\t203
5.11 裝配設計案例:夾具裝配設計\t205
第6章 工程圖\t207
6.1 工程圖基礎\t207
6.1.1 工程圖作用\t207
6.1.2 工程圖環(huán)境\t208
6.1.3 工程圖設置\t209
6.2 創(chuàng)建工程圖過程\t210
6.3 工程圖視圖\t214
6.3.1 基本視圖\t214
6.3.2 全剖視圖\t217
6.3.3 半剖視圖\t219
6.3.4 階梯剖視圖\t220
6.3.5 旋轉剖視圖\t221
6.3.6 點到點展開剖視圖\t222
6.3.7 局部剖視圖\t223
6.3.8 局部視圖\t225
6.3.9 輔助視圖\t225
6.3.10 局部放大視圖\t227
6.3.11 斷開視圖\t228
6.3.12 移出斷面圖\t229
6.3.13 特殊視圖(加強筋剖視圖)\t230
6.4 裝配體視圖\t230
6.5 工程圖標注\t232
6.5.1 中心線標注\t232
6.5.2 尺寸標注\t234
6.5.3 尺寸公差\t236
6.5.4 基準標注\t237
6.5.5 形位公差\t238
6.5.6 表面粗糙度標注\t240
6.5.7 注釋文本\t241
6.6 工程圖模板\t242
6.6.1 新建模板文件\t243
6.6.2 創(chuàng)建模板圖框\t244
6.6.3 創(chuàng)建標題欄\t245
6.6.4 設置模板屬性\t249
6.6.5 保存工程圖模板\t249
6.6.6 調用工程圖模板\t250
6.7 工程圖明細表\t252
6.7.1 定義零件屬性\t252
6.7.2 插入材料明細表\t254
6.7.3 編輯零件明細表\t254
6.8 工程圖轉換及打印\t257
6.8.1 工程圖轉換\t257
6.8.2 工程圖打印\t260
6.9 工程圖案例:缸體零件工程圖\t260
第7章 曲面設計\t262
7.1 曲面設計基礎\t262
7.1.1 曲面設計應用\t262
7.1.2 曲面設計思路\t263
7.1.3 曲面設計用戶界面\t264
7.2 曲線線框設計\t264
7.2.1 平面曲線\t264
7.2.2 基本空間曲線\t266
7.2.3 派生曲線\t268
7.3 曲面設計工具\t276
7.3.1 拉伸曲面\t277
7.3.2 旋轉曲面\t277
7.3.3 有界平面\t278
7.3.4 填充曲面\t278
7.3.5 橋接曲面\t280
7.3.6 掃掠曲面\t281
7.3.7 通過曲線組曲面\t284
7.3.8 通過曲線網格曲面\t287
7.4 曲面編輯操作\t291
7.4.1 抽取幾何特征\t291
7.4.2 偏置曲面\t292
7.4.3 偏置面\t293
7.4.4 延伸片體\t293
7.4.5 修剪片體\t295
7.4.6 分割面\t297
7.4.7 修剪和延伸\t297
7.4.8 縫合曲面\t299
7.5 曲面實體化操作\t300
7.5.1 加厚曲面\t300
7.5.2 封閉曲面實體化\t301
7.5.3 修剪體\t301
7.6 曲面設計方法\t302
7.6.1 曲線線框法\t302
7.6.2 組合曲面法\t303
7.6.3 曲面切除法\t304
7.6.4 封閉曲面法\t305
7.7 曲面拆分與修補\t306
7.7.1 曲面拆分修補思路\t306
7.7.2 曲面拆分修補實例\t307
7.8 漸消曲面設計\t308
7.8.1 漸消曲面設計\t309
7.8.2 漸消曲面案例\t309
7.9 曲面設計案例:玩具企鵝\t310
第8章 自頂向下設計\t312
8.1 自頂向下設計基礎\t312
8.1.1 自頂向下設計原理\t312
8.1.2 自頂向下設計工具\t313
8.2 自頂向下設計過程\t314
8.2.1 新建總裝配文件\t314
8.2.2 建立裝配結構\t314
8.2.3 骨架模型設計\t315
8.2.4 具體零件設計\t316
8.2.5 裝配文件管理\t319
8.2.6 驗證自頂向下設計\t319
8.3 幾何關聯復制\t320
8.3.1 幾何關聯復制方法\t320
8.3.2 幾何關聯復制操作\t320
8.4 骨架模型設計\t322
8.4.1 草圖骨架模型設計\t322
8.4.2 獨立實體骨架模型設計\t324
8.4.3 實體曲面骨架模型設計\t328
8.4.4 混合骨架模型設計\t332
8.5 控件模型設計\t333
8.5.1 控件設計要求與原則\t334
8.5.2 控件設計案例\t334
8.6 復雜系統(tǒng)自頂向下設計\t338
8.6.1 復雜系統(tǒng)設計流程\t339
8.6.2 復雜系統(tǒng)設計布局\t339
8.6.3 復雜系統(tǒng)設計案例\t340
8.7 自頂向下設計案例:監(jiān)控器攝像頭\t341
第9章 鈑金設計\t342
9.1 鈑金設計基礎\t342
9.1.1 鈑金設計應用\t342
9.1.2 鈑金設計用戶界面\t342
9.1.3 鈑金首選項設置\t344
9.2 鈑金突出塊\t344
9.3 鈑金折彎設計\t345
9.3.1 彎邊\t345
9.3.2 輪廓彎邊\t349
9.3.3 折邊彎邊\t351
9.3.4 放樣彎邊\t353
9.3.5 高級彎邊\t354
9.3.6 折彎\t355
9.3.7 二次折彎\t356
9.4 鈑金拐角處理\t357
9.4.1 封閉拐角\t357
9.4.2 三折彎角\t358
9.4.3 鈑金倒角\t359
9.4.4 折彎拔錐\t359
9.5 實體轉換鈑金\t361
9.5.1 實體特征轉換為鈑金\t361
9.5.2 轉換為鈑金向導\t364
9.6 鈑金展平及重新折彎\t365
9.6.1 鈑金展平\t365
9.6.2 重新折彎\t366
9.6.3 鈑金展平與重新折彎應用\t367
9.7 鈑金成形設計\t368
9.7.1 鈑金凹坑\t368
9.7.2 百葉窗\t370
9.7.3 沖壓開孔\t371
9.7.4 鈑金筋\t372
9.7.5 加固板\t373
9.8 鈑金設計方法\t375
9.8.1 常規(guī)鈑金設計\t375
9.8.2 實體轉換鈑金設計\t376
9.8.3 曲面鈑金設計\t376
9.9 鈑金工程圖\t377
9.9.1 創(chuàng)建鈑金工程圖視圖\t377
9.9.2 創(chuàng)建鈑金工程圖標注\t379
第10章 運動仿真\t381
10.1 運動仿真基礎\t381
10.1.1 運動仿真作用\t381
10.1.2 運動仿真用戶界面\t381
10.2 運動仿真過程\t383
10.3 運動體\t386
10.3.1 自動定義運動體\t386
10.3.2 用戶定義運動體\t387
10.4 運動副\t389
10.4.1 一般運動副\t389
10.4.2 約束運動副\t395
10.4.3 耦合副\t397
10.5 驅動條件\t399
10.5.1 多項式驅動\t400
10.5.2 諧波驅動\t400
10.5.3 函數驅動\t401
10.5.4 曲線驅動\t404
10.6 動態(tài)仿真條件\t406
10.6.1 矢量力\t406
10.6.2 阻尼器\t407
10.6.3 矢量扭矩\t408
10.6.4 接觸條件\t409
10.6.5 彈簧\t410
10.7 仿真結果分析\t411
10.7.1 仿真結果圖表\t411
10.7.2 運動包絡\t413
10.7.3 干涉、測量與追蹤\t413
10.7.4 標記、傳感器與智能點\t416
10.8 運動仿真案例:自動鉆孔機構仿真\t419
第11章 模具設計\t420
11.1 模具設計基礎\t420
11.1.1 模具設計應用\t420
11.1.2 模具設計模塊\t420
11.1.3 模具設計用戶界面\t422
11.2 模具設計過程\t424
11.3 模具型腔布局\t429
11.4 模具設計工具\t431
11.4.1 實體補片\t431
11.4.2 曲面補片\t432
11.4.3 拆分面\t434
11.5 模具設計方法\t435
11.5.1 帶滑塊模具設計\t435
11.5.2 復雜破孔模具設計\t439
11.5.3 帶協(xié)銷模具設計\t441
11.5.4 一模多腔模具設計\t445
11.5.5 常規(guī)模具設計\t447
11.6 模具設計案例\t450
11.6.1 血壓計上蓋模具設計\t450
11.6.2 監(jiān)控器底蓋模具設計\t451
第12章 數控加工\t452
12.1 數控加工基礎\t452
12.1.1 數控加工作用\t452
12.1.2 數控加工流程\t452
12.1.3 數控加工界面\t453
12.2 數控加工過程\t454
12.3 平面銑加工\t462
12.3.1 平面銑加工概述\t463
12.3.2 平面銑加工過程\t463
12.4 輪廓銑加工\t467
12.4.1 輪廓銑加工概述\t467
12.4.2 輪廓銑加工過程\t468
12.5 車削加工\t471
12.5.1 車削加工概述\t472
12.5.2 車削加工過程\t472
12.6 數控加工案例:吹風機凸模加工\t476
附錄 常用功能指令速查\t47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