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可能世界理論與文學理論

可能世界理論與文學理論

可能世界理論與文學理論

定 價:¥89.00

作 者: 張瑜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10230894 出版時間: 2021-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可能世界理論與文學理論”(編號18FZW036)最終成果??赡苁澜缡钱敶鷮W術界一個重要的學術話題和跨學科領域的熱門概念。在西方文論界也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可能世界敘事學”流派。本書突破了當代敘事學的研究格局和視野,從文學理論和文論史的高度全面梳理和考察了可能世界理論與文學理論的復雜聯(lián)系及歷史,不僅完整考察了18世紀萊布尼茨影響下的可能世界詩學和當代模態(tài)邏輯影響下的可能世界敘事學理論,而且還追溯了西方詩學背景下的可能世界的文學隱喻傳統(tǒng)和歷史淵源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論中類似的理論對比。并在此基礎上對可能世界概念及理論對文學理論的影響、作用、意義和價值做出了總結、反思和評估,對其在當代文論建設和發(fā)展中形成一種新的文學本體論和文學觀念做了深入地闡釋,以促進當代文學理論的精神和發(fā)展。

作者簡介

  張瑜(1972-),祖籍江蘇江陰,生于浙江長興。南京大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F(xiàn)為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文學基礎理論和美學研究。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及重大項目,出版學術專著《文學言語行為論研究》、《文學本體論新論》等4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專業(yè)學術論文40余篇。研究成果獲上海社科界優(yōu)秀論文獎,江蘇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萊布尼茨的“可能世界”概念與理論
一、緣起:《神義論》
二、《神義論》的論證:最好世界和可能世界的提出
三、萊布尼茨的“可能世界”概念特征
四、可能世界與文學的首度聯(lián)系
第二章 沃爾夫、鮑姆加登與可能世界理論
一、沃爾夫與萊布尼茨及可能世界理論
二、鮑姆加登關于詩的虛構問題與可能世界理論
三、鮑姆加登關于詩的定義與可能世界理論
四、鮑姆加登《美學》與可能世界理論
第三章 萊比錫派、蘇黎世派與可能世界理論
一、戈特舍德與可能世界理論
二、蘇黎世派:瑞士詩學與可能世界詩學的建構
三、瑞士詩學對詩的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關系的探索
四、瑞士詩學:可能世界詩學與語言學初步聯(lián)系
五、可能世界詩學的成就與不足
第四章 “文學類比世界”:文學隱喻的淵源與形成
一、“文學類比世界”隱喻的重要特征
二、思想淵源:《創(chuàng)世記》與《蒂邁歐篇》
三、世界與詩:“文學類比世界”隱喻的孕育
四、“文學類比世界”隱喻的最終形成:詩人與上帝
第五章 “文學類比世界”:文學隱喻傳統(tǒng)的演變與發(fā)展
一、16—18世紀:為詩辯護
二、18世紀:可能世界理論與轉(zhuǎn)向理論建構
三、18—19世紀:從“創(chuàng)造論”到“為藝術而藝術”
四、20—21世紀:文學自治性與可能世界詩學的重新崛起
第六章 邏輯學、哲學視野中的可能世界理論
一、模態(tài)邏輯與可能世界
二、克里普克、大衛(wèi)·劉易斯與可能世界語義學
三、作為邏輯哲學的“可能世界”概念的定義問題
四、可能世界本體論問題
五、可能世界的個體跨界識別與本質(zhì)主義問題
第七章 可能世界理論:介入文學研究
一、邏輯哲學家的運用:虛構與真
二、文學學者的動機與運用:克服結構主義危機與文學虛構研究
三、跨學科交流面臨的問題:邏輯可能世界與虛構世界
第八章 作為特殊可能世界的虛構世界
一、作為可能世界的虛構世界
二、虛構世界的特殊性
三、虛構文本與虛構世界
第九章 文學虛構世界的構成、結構和敘事模態(tài)
一、虛構世界的構成:人物與其他因素
二、虛構世界內(nèi)部模態(tài)結構:雙重嵌入式
三、虛構世界的敘事模態(tài):沖突與故事情節(jié)
四、虛構世界認證與飽和密度
第十章 文學虛構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關系
一、虛構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模仿與平行關系
二、虛構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通達可及關系
三、虛構世界的跨界關系與識別
四、跨界的主體:作者與讀者
第十一章 文學虛構世界的類型與體裁理論
一、托多羅夫與特蕾爾的奇幻文學類型
二、邁特爾的小說虛構世界類型與體裁理論
三、瑞恩的虛構世界類型與體裁理論
四、多勒澤爾的敘事虛構世界類型
第十二章 后現(xiàn)代主義虛構作品與可能世界:挑戰(zhàn)與發(fā)展
一、后現(xiàn)代主義與可能世界理論
二、后現(xiàn)代主義虛構世界對經(jīng)典虛構世界的改寫與反叛
三、后現(xiàn)代主義虛構世界的主要特征及其策略和手段
四、后現(xiàn)代主義歷史虛構世界及對歷史敘事的挑戰(zhàn)
五、可能世界框架下的虛構敘事與歷史敘事
第十三章 文學可能世界研究的反思與問題
一、兩個時期的文學可能世界研究的比較與總結
二、文學可能世界研究的一體化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可能世界”概念的價值維度及其新闡釋
四、“可能世界”概念的想象維度及其新闡釋
五、“可能世界”概念的語言維度及其新闡釋
第十四章 重構文學可能世界理論:作為一種文學本體論
一、作為一種文學本體論
二、作為一種文學研究方法論
三、作為一種文學閱讀和批評方法
四、作為一種文學創(chuàng)作論
五、作為一種文學史觀
六、可能世界理論與后現(xiàn)代主義語境中的文學理論
第十五章 境與世界:中西文論比較中的“世界”因素
一、中西世界觀、宇宙觀的比較
二、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境”、“境界”、“意境”范疇與世界觀念
三、中國古代文論中的“異”、“奇”、“怪”范疇與異世界觀念
四、中西文論比較中的“世界”因素的反思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