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基督教基督教中國化的社會學研究

基督教中國化的社會學研究

基督教中國化的社會學研究

定 價:¥90.00

作 者: 李向平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基督教中國化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8801466 出版時間: 2016-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基督教中國化”是一個既有重要學術價值、更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課題。如何妥善處理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中華民族、特別是當今中國社會的關系問題,便作為“一道歷史難題”、“一場現(xiàn)實挑戰(zhàn)”和“一種未來抉擇”而涌入了我們的研究視野。本書是研究此的專著,全書分為“本土化與社會化——歐美基督教在近現(xiàn)代上海的社會化問題”“中國宗教與社會建設——以佛耶兩教基層組織的運作機制為中心”等主題展開討論。

作者簡介

暫缺《基督教中國化的社會學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總序
緒言
“禮儀之爭”的歷史痕跡
——閩東地區(qū)頂頭村天主教生活
一、道明會教區(qū)的建立
二、從補儒批佛到佛耶共存
三、從禮儀之爭到禮儀共生
四、宗教生活習俗化
五、生活中的再交涉
神俗分界:天主教社會理念的制度表達
——從《天主教法典》談起
一、“教會”的法定概念
二、教會組織的法人形態(tài)
三、以神俗分割為中心的社會理念
普世基督教與中國“地方基督教”的關系建構(gòu)
一、“地方基督教”及其相關問題
二、普世性基督教的制度變遷
三、“地方教會”與“地方社會”
四、基督教作為一種地方性社會交往結(jié)構(gòu)
五、作為一種地方基督教的群體結(jié)構(gòu)
六、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網(wǎng)絡的地方基督教
本土化與社會化
——歐美基督教在近現(xiàn)代上海的社會化問題
一、“利瑪竇規(guī)矩”的歷史延伸及其上?;浇躺鐣钠瘘c
二、作為公共社會組織的基督教教會
三、祛除“洋相”:中國化與社會化
“社會中的社會”
——趙紫宸的教會神學
一、問題的提出
二、社會福音與“本色教會”
三、教會作為“社會的酵母”
四、經(jīng)驗理性與信仰根基
中國宗教與社會建設
——以佛耶兩教基層組織的運作機制為中心
一、“公民社會”在中國的討論
二、“公民社會要素”及其構(gòu)成
三、宗教組織:中間社會團體
四、基督教“堂一點”模式與共同體成員關系
五、寺廟運作關系與功德(信仰)共同體
六、宗教型“公民社會要素”的可能
“寺廟”與“教會”
——以佛耶制度的比較為中心
一、實踐邏輯:從信仰到宗教的制度化根源
二、宗教體系與世俗關聯(lián)模式
三、以教派為中心的宗教生活方式
四、形式理性與耶佛倫理之比較
五、以制度實踐為基礎的宗教對話
當代中國宗教格局的關系建構(gòu)
——以佛教基督教的交往關系為例
一、宗教交往的權力架構(gòu)
二、佛耶交往的關系差異
三、在“關系”中實踐的宗教關系
四、宗教交往關系的開放或封閉
信仰及其秩序的構(gòu)成差異
——當代民間信仰與基督教的互動關系述論
一、民間信仰與基督教的交往特征
二、基督教信仰的民間模式
三、信仰方式及其民間秩序
四、鄉(xiāng)村信仰及其秩序的多元構(gòu)成
五、信仰互動與公共理性建構(gòu)
中國社會信仰關系的主從與偏正
——以福建某島的民間信仰與基督教為例
一、正統(tǒng)信仰與基督教關系及其問題
二、媽祖:被建構(gòu)的社區(qū)文化信仰
三、“信仰替代宗教”的權力生態(tài)
當代中國基督教公共價值觀的表達路徑
——宗教制度及其認同的視角
一、應該如何與本來如何的問題
二、被懸置的宗教組織及其社會性的缺失
三、中國基督教的“堂-點模式”
四、缺乏社會認同基礎的價值認同
漢語神學:對社會與教會的雙重思考
“無形的教會”與“公共的信仰”
一、中國基督教的教會性及其遮蔽的公共性
二、漢語神學的現(xiàn)代性
三、“去教會性”而得以彰顯的公共性
四、教會無形,信仰才能公共
中國基督宗教口述史研究的若干問題
一、基督宗教的口述史研究
二、中國基督宗教口述史研究的必要性
三、如何展開基督宗教的口述史研究
四、基督宗教中國口述史研究的若干特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