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頤與湖南——濂溪理學研究論集》匯集了京華教授近年來的一些講稿和文章,內容主要集中在周敦頤與湖湘文明的關系方面,語言生動,內容新穎,不乏學人的深湛之思。我個人自來湖南以后,也長期從事濂溪理學研究,閱讀過的相關文獻不在少數,但京華教授此書中的一些內容對我而言仍屬聞所未聞,大開眼界。舉一個很小的例子。周敦頤哲學中為人關注,也是容易引起爭議的概念“無極”,南宋時期朱熹和陸九淵曾為此展開一場大辯論,稱為“朱陸無極太極之辨”。周敦頤的“無極”概念,究竟是在儒家內部有所傳承,還是完全出自道家系統(tǒng),抑或是周敦頤個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當代中國哲學史研究者對此多有闡述,但一般都圍繞著《老子》《莊子》《淮南子》等傳統(tǒng)文獻來進行。京華教授在書中獨辟蹊徑,通過一系列的實例,指出秦漢瓦當中就多處出現“無極”二字,“無極”其實是古代人通用的詞語,推斷周敦頤只是將這一日常用語抽象化、哲學化了。此一說法極為新穎,雖說并不能以此為據完全解決朱熹和陸九淵的千年爭端,但至少提出了一條新的思路,提供了一些新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