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邏輯研究的對象
第一節(jié) 邏輯研究思維形式
第二節(jié) 邏輯研究推理論證
第三節(jié) 邏輯研究有效推理形式
第四節(jié) 邏輯與客觀世界
第五節(jié) 邏輯與語言
第二章 演繹及其有效性
第一節(jié) 什么是演繹推理
第二節(jié) 有效性
第三節(jié) 檢查演繹有效性的方法
第三章 歸納及其充足性
第一節(jié) 歸納推理及其特征
第二節(jié) 歸納的辯護
第三節(jié) 相對支持概率
第四章 邏輯研究真
第一節(jié) 真的問題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是什么真?
一 語句、陳述、判斷、命題
二 真的承擔者
第三節(jié) 真是什么?
一 真的堅實論
(一)符合論
(二)融貫論
(三)實用論
(四)知識真理論
(五)語義論
二 真的收縮論
(一)冗余論
(二)代語句理論
(三)行為論
(四)極小主義理論
第四節(jié) 什么是邏輯真?
第五章 悖論問題
第一節(jié) 悖論的定義與特征
第二節(jié) 悖論的種類
一 歷史上的悖論
二 悖論的分類
第三節(jié) 悖論的解決方案
一 悖論的成因
二 悖論解決的標準
三 各種主要的悖論解決方案
(一)公理集合論的方案
(二)羅素的類型論方案
(三)塔爾斯基的語言層次論方案
(四)克里普克的真理論方案
(五)語境敏感方案
(六)弗協調邏輯的方案
第六章 模態(tài)問題
第一節(jié) 模態(tài)邏輯及其特征
第二節(jié) 可能世界及其內涵
第三節(jié) 跨世界的同一性問題
第七章 存在問題
第一節(jié) 存在是什么
一 中世紀關于“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
二 康德對“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的反駁
三 布倫塔諾的觀點
四 弗雷格對“上帝存在”本體論證明的反駁
五 蒯因的觀點
六 自由邏輯的觀點
第二節(jié) 什么存在
一 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二 中世紀唯名論和唯實論的觀點
三 現代唯名論的觀點和理論依據
四 現代實在論的觀點和理論依據
五 存在的三個層次
第八章 名稱問題
第一節(jié) 名稱理論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jié) 名稱理論的基本派別
第三節(jié) 名稱的摹狀詞理論
第四節(jié) 名稱的歷史因果理論
第九章 集合概念問題
第一節(jié)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第二節(jié) 整體集合與類集合
第三節(jié) 中國古代關于類和整體的思想
附錄一 批判性思維芻議
附錄二 從批判性思維的觀點看公孫龍“白馬論”
附錄三 從墨家觀點看中國古代辯者悖論的實質
附錄四 佛教因明與邏輯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