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非典型正犯與犯罪參與體系研究

非典型正犯與犯罪參與體系研究

非典型正犯與犯罪參與體系研究

定 價:¥49.00

作 者: 張偉 著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1621181 出版時間: 202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8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以限制的正犯概念為基石構建的正犯與共犯二元區(qū)分制語境下,面對復雜的犯罪參與問題,區(qū)分制倡導者為獲得可欲且妥善的裁判結果,不得不放棄形式的正犯概念而轉向實質的正犯理論,在傳統(tǒng)正犯的延長線上,衍生出諸多非典型正犯類型。本書以正犯概念實質化為敘事背景,以非典型正犯為研究契機,反思性檢討限制的正犯概念與二元區(qū)分制立法的結構性矛盾,指出在正犯概念實質化的方向上,正犯的形象正與限制的正犯概念漸行漸遠,并最終滑向了單一正犯概念與統(tǒng)一正犯立法。比較而言,機能的統(tǒng)一正犯體系兼具形式合理性與實質正當性,值得肯定。鑒于我國共同犯罪立法的特殊性,以單一正犯概念與統(tǒng)一正犯體系為指導觀念,重構我國共同犯罪理論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學術探索。

作者簡介

  張偉,甘肅慶陽人。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刑法學博士,博士后,中國犯罪學學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比較刑法學、中國刑法學。出版專著一部,參編著作多部;在《清華法學》《法學家》《法商研究》《比較法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部分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轉載、摘錄;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中國法學會部級法學研究課題等研究項目十余項;研究成果曾獲中國法學會“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中國犯罪學學會“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正犯概念的實質化
第一節(jié)??正犯概念實質化的敘事語境
一、德、日等國和地區(qū)區(qū)分制立法例
二、二元犯罪參與體系特色
三、二元區(qū)分與正犯概念的實質化
第二節(jié)??正犯概念實質化及根基追問
一、德、日正犯概念實質化趨勢
二、正犯概念實質化演進路徑
三、正犯概念實質化根基初步追問
四、正犯與共犯界限演進之我見
第三節(jié)??兩種實質正犯概念理論初考
一、“共謀共同正犯”與“正犯后正犯”概念的肯認
二、兩種實質正犯概念的證成路徑
第四節(jié)??實質正犯論本土化反思
一、實質正犯論在我國的興起
二、我國共犯立法語境下正犯概念實質化檢討
三、基于通說形成的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第二章??“正犯后間接正犯”與犯罪參與理論
第一節(jié)??“多納事例”與“正犯后間接正犯”概念的確立
一、“多納事例”及其問題
二、可能的解決方案與“正犯后間接正犯”之提出
三、“正犯后間接正犯”概念的確立
四、“正犯后間接正犯”之類型化展開
第二節(jié)??“正犯后間接正犯”中的共動及犯罪支配關系
一、“正犯后間接正犯”中的共動關系
二、“共犯”缺乏犯罪支配?
三、“共犯”缺乏優(yōu)越的犯罪支配?
四、“正犯后間接正犯”視閾下犯罪參與之本質:實現(xiàn)犯罪的一種方法類型
五、“正犯后間接正犯”視閾下參與犯之不法評價及其向度
第三節(jié)??圍繞“正犯后間接正犯”的體系性自省
一、基于形式側面的分析
二、基于實質側面的檢討
三、“正犯后間接正犯”:走向單一正犯體系的標志
第三章??“共謀共同正犯”與犯罪參與理論
第一節(jié)??“共謀共同正犯”的緣起與演進
一、邏輯困境與應對方案:“共謀共同正犯”的緣起
二、實踐需要與理論自洽之間:“共謀共同正犯”的演進
第二節(jié)??“共謀者”的“正犯性”
一、共同正犯的構造與歸責原理:相互的間接正犯
二、“共謀”的意義及其類型
三、“共謀者”的間接正犯性
第三節(jié)??圍繞“共謀共同正犯”的體系性自省
一、基于形式側面的反思
二、基于實質側面的檢討
三、“共謀共同正犯”:以限制正犯之名行擴張正犯之實
第四節(jié)??我國刑法語境下“共謀共同正犯”的應然走向
一、我國共同犯罪立法模式理論歸屬
二、我國刑法語境下“共謀共同正犯”的消解及其路徑
三、對“共謀共同正犯”肯定論的批判
四、對“共謀共同正犯”消解論的其他觀點的檢討
五、小??結
第四章??間接正犯的泛化與統(tǒng)一正犯體系的確立
第一節(jié)??間接正犯的擴張與泛化
一、間接正犯概念的生成
二、基于彌補處罰漏洞的再擴張
三、基于滿足罪刑均衡功能的泛化
第二節(jié)??間接正犯的泛化與二元參與體系的自毀
一、間接正犯視閾下二元參與體系的形式邏輯弊病
二、間接正犯泛化趨勢下二元參與體系的全面崩潰
第三節(jié)??間接正犯的泛化對犯罪參與體系建構的啟示
一、參與犯的實行行為性及其確立
二、參與犯的違法性評價的基本向度
三、參與犯違法程度判斷的應然維度
第四節(jié)??我國刑法語境下間接正犯概念的消解
一、圍繞間接正犯肯定論的檢討
二、對間接正犯消解方案的合理選擇
第五章??過失共同正犯與犯罪參與理論
第一節(jié)??過失共同正犯所涉問題及其實益
一、過失共同正犯可能涉及的共動現(xiàn)象及其設例
二、問題之關鍵及其實益
第二節(jié)??過失共同正犯的理論與實踐及其檢討
一、過失共同正犯否定論的理論與實踐
二、過失共同正犯否定論之檢討
三、過失共同正犯肯定論的理論與實踐
四、過失共同正犯肯定論之檢討
第三節(jié)??我國過失共同正犯的理論與實踐
一、我國過失共同正犯肯否兩論概說
二、我國過失共同正犯肯否兩論再檢討
第四節(jié)??過失共同正犯消解論
一、圍繞共同正犯本質之爭及其回應
二、共同正犯構造新解
三、過失共同正犯之消解及其路徑
四、過失的共動之于犯罪參與體系建構的啟示
第六章??數(shù)人參與結果加重犯場合之刑法適用
第一節(jié)??結果加重犯的立法沿革與罪質構造
一、結果加重犯的立法沿革
二、結果加重犯的罪質
三、結果加重犯的構造
第二節(jié)??結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的理論與實踐及其檢討
一、國外結果加重犯之共同正犯的理論與實踐
二、國內有關結果加重犯之共同正犯的爭論
三、結果加重犯之共同正犯的反思性檢討
第三節(jié)??結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之消解
一、共同正犯之構造與過失共同正犯之消解
二、數(shù)人參與結果加重犯之法律適用
三、數(shù)人參與結果加重犯的法律適用之于犯罪參與的體系性思考
第七章??限制的正犯概念與二元犯罪參與體系之全面批判
第一節(jié)??限制的正犯概念及其邏輯基石批判
一、正犯與共犯性質當屬相同
二、構成要件的解讀方法:規(guī)范論而非存在論
第二節(jié)??正犯概念的泛化與限制正犯概念的破產(chǎn)
一、非典型間接正犯與正犯概念的擴張
二、非典型共同正犯與正犯外延的泛化
三、小??結
第三節(jié)??正犯概念實質化與二元區(qū)分制的反思性檢討
一、規(guī)范上的層次關系與正犯概念的實質化
二、二元區(qū)分及其實質化的反思性檢討
第四節(jié)??犯罪參與場合違法判斷的基本向度
一、事實上的依賴而非法律上的從屬
二、違法評價的獨立性與限制從屬性的破滅
三、余??論
第八章??統(tǒng)一正犯體系的展開與選擇
第一節(jié)??統(tǒng)一正犯體系演進脈絡考察
一、統(tǒng)一正犯體系學說史
二、統(tǒng)一正犯體系立法史
三、我國古代共同犯罪立法考略
四、近現(xiàn)代我國共同犯罪立法鳥瞰
第二節(jié)??統(tǒng)一正犯體系本體展開
一、意大利統(tǒng)一正犯立法概略
二、形式的統(tǒng)一正犯體系理論展開
三、機能的統(tǒng)一正犯體系:奧地利刑法典
四、機能的統(tǒng)一正犯體系之規(guī)范分析
五、兩種統(tǒng)一正犯立法模式比較
第三節(jié)??統(tǒng)一正犯體系理論根基追問及整體評估
一、統(tǒng)一正犯體系理論根基合理性追問
二、統(tǒng)一正犯體系優(yōu)勢評估
三、對統(tǒng)一正犯體系的誤讀及其匡正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