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敦煌法學文稿

敦煌法學文稿

敦煌法學文稿

定 價:¥138.00

作 者: 李功國,韓雪梅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386654 出版時間: 202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63 字數:  

內容簡介

  世界顯學敦煌學是一個多學科集合體,敦煌法學是敦煌學的—個學科部門,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敦煌法學與敦煌學同步產生,歷經百年發(fā)展,但至今并未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科理論體系。為此,本書及其姊妹篇《敦煌古代法律制度略論》及其他系列著述,旨在構建敦煌法學基本學科理論體系。本書闡述了敦煌法學的概念、特征、研究對象與范圍、要素與結構、敦煌出土法律文獻的組成、歷史文化背景、價值與現實意義、研究方法與成果綜述等,以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整體觀察的眼光,進行一次新的、系統(tǒng)完整的綜合,從而彌補敦煌法學的缺失,建立敦煌法學新學科,開拓敦煌學的研究領域,也為傳承優(yōu)秀法律文化、為當代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供滋養(yǎng)。

作者簡介

  李功國,男,1939年生,山東桓臺人,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蘭州大學敦煌法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蘭州大學法律系主任,甘肅省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蘭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民法經濟法學會理事等職務。出版《歐洲十二國公司法》《民法本論》《民法學》等著作三十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兩百余篇,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二十余項。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敦煌法學基本理論
第一章 敦煌法學
一 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演變
二 敦煌學與敦煌法學
第二章 敦煌的地理與歷史文化背景
一 地理環(huán)境
二 歷史文化背景
三 絲綢之路的作用
第三章 敦煌法學基礎理論體系與百年學術歷程
一 基礎理論體系
二 敦煌法學分支學科及制度體系
三 敦煌法學研究的百年學術歷程
第四章 敦煌法學的理論價值與研究方法
一 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二 研究方法
三 敦煌法學總體框架圖示(1)
四 敦煌法學的重要地位與典型意義圖示(2)
【附一】王家達《敦煌之戀·開篇》
【附二】外國學者和友人贊嘆敦煌文化
第二篇 敦煌法學文獻資料
第五章 敦煌遺書中的法律文獻
一 宗教文獻
二 儒家經典
三 史籍與地志
四 公私文書
五 文學資料
第六章 敦煌彩塑壁畫中的法律內容
一 敦煌彩塑壁畫的組成
二 敦煌畫塑的歷史沿革、時代背景與基本內容
三 敦煌畫塑中的法律資料價值
第七章 甘肅河西及敦煌出土簡牘中的法律文獻
一 敦煌、河西漢簡出土情況
二 甘肅河西和敦煌、武威簡牘所見漢魏晉帝國的西北經略
三 甘肅簡牘中儒家文獻典籍與佛教文獻中的法律文化資料
四 甘肅簡牘為西漢立法、法律制度、司法實踐提供了研究資料
五 懸泉置的機構、人事
六 《王杖十簡》與《王杖詔書令冊》
七 敦煌懸泉置《月令詔條》
八 與西域諸國的關系
九 從懸泉置漢簡看兩漢西域屯田
十 懸泉置等地出土漢簡中法律資料的價值
第八章 敦煌碑銘贊中有關法制資料
一 敦煌本碑文、墓志銘、邈真贊中的法律相關事件與人物傳記資料
二 碑銘贊與敦煌的歷史
三 與南山的關系
四 碑銘贊與敦煌社會習俗
五 碑銘贊與敦煌世族豪門
六 敦煌碑銘贊的法律文獻價值
七 碑銘贊選輯
第九章 絲綢之路貿易中法律資料
一 絲路貿易與外貿政策法律概述
二 絲路貿易的法律制度
三 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第十章 五涼文化
一 五涼政權及其文教政策
二 涼州七城十萬家
三 五涼文化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第三篇 專論
第十一章 “敦煌法學”與中國法學話語體系之重構
一 導語
二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從“敦煌法學”中發(fā)現揚棄歐美法學知識傳統(tǒng)的方法論資源
三 “情理交融,超越二分”——從“敦煌法學”中發(fā)掘支援陜甘傳統(tǒng)的本土資源和鄰接經驗
四 “胡風漢韻,長城內外”——從“敦煌法學”中發(fā)現續(xù)接大中國法學歷史主義的法文化基因
五 結語
第十二章 敦煌壁畫中的“法學故事”及其話語價值
一 端正智判:情理真于所羅門
二 九色鹿王:先占正義的發(fā)端
三 舍身求法:不遜于蘇格拉底
四 平等斗法:完美的抗辯主義
五 強盜成佛:正曲為直不復仇
六 稱肉救鴿:勝于《威尼斯商人》
七 千手觀音:“萬眾一心”是正道
八 冥判報應:經律雙修是正法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