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河北民間宗教按照歷史時期分為五章,即第一章,東漢末年至元朝末年河北的民間宗教;第二章,明代河北的民間宗教;第三章,清代河北的民間宗教;第四章,民國時期河北的民間宗教;章下分節(jié),每節(jié)闡述一個或兩個以上有師承關系的教派。在闡述每個教派時,為了給讀者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本書采取了“一竿子插到底”的方法,即從每個教派產生講起,順著每個教派的發(fā)展脈絡,一直講下去,并不受歷史時代的限制。與此同時,在闡述一個教派時,本書以這個教派的創(chuàng)始人或傳人、骨干與其編寫的主要經卷為起始,因為歷史是人創(chuàng)造的,無論是英雄,還是敗類,他們都是人,無論是進步,還是反動,它們都是客觀存在,人類社會就是由英雄與敗類、進步與反動以及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各色人等所構成的,人類歷史就是在英雄與敗類的反復較量、進步與反動的不懈斗爭中,一步一步地邁著艱難的步伐走向光明、走向未來的;而他們所編寫的經卷,則集中反映和代表了他們的宗教思想,解析這些經卷,是洞悉這些教派教義思想的重要路徑。第五章,當代河北的民間宗教,下分三節(jié),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分別以活躍于當代河北鄉(xiāng)村社會的弘陽教、天地門教為例,描述民間宗教的復興態(tài)勢,第三節(jié),則是筆者源于實踐的一些認知,以供政府決策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