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民族學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

定 價:¥99.00

作 者: 劉學謙,劉玉成,何新生 著
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5410579 出版時間: 2020-1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研究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專門著作,以馬列主義理論為支撐,界定了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概念、內(nèi)涵、功能和特點,揭示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源泉、動力和周期變化的規(guī)律,并duchuang性構建了精神、物質、政治、文化、安全為五大要素的國家凝聚力的研究體系。根據(jù)該理論體系,描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變化軌跡,并分別從五大構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五方面國家凝聚力各自具有的特征、包含因素以及在增強國家凝聚力中的作用、途徑。最后提出加強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全面建設的措施和建議。本書可供各級決策部門和宣傳部門、統(tǒng)戰(zhàn)部門,以及從事國家凝聚力理論研究的學者、社科工作者、高等院校師生參考。

作者簡介

  劉學謙,男,漢族,1954年4月出生,河北省樂亭縣人,中國共產(chǎn)黨員。系河北省省管優(yōu)秀專家、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參事、中科院雄安創(chuàng)新研究院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中心(雄安智庫)執(zhí)行主任。在凝聚力領域研究30余年,著有《社會主義群體凝聚力學》《當代中國凝聚力大典》《社會群體凝聚力理論與實證研究》《增強黨組織凝聚力答問錄》《國家凝聚力理論與實證研究》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緒論001
一、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的意義 003
二、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的理論基礎 005
三、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005
四、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的基本觀點 008
五、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010

第一章??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研究的馬列理論支撐013
第一節(jié)?? 國家凝聚力的馬克思主義透視 016
一、人民群眾的需要及其需要的滿足是國家凝聚力發(fā)展的源泉動力 016
二、馬克思的全面生產(chǎn)理論是國家凝聚力要素構成和平衡發(fā)展的重要依據(jù) 018
三、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為國家凝聚力研究提供了立場、
觀點和方法途徑 019

第二章??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意義、內(nèi)涵及特點、相關性021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重大價值和意義 023
一、國家凝聚力在國家理想目標統(tǒng)一下的力量聚合功能 024
二、國家凝聚力對國家存在多元文化的主導與融合功能 025
三、國家凝聚力在國家面臨內(nèi)外壓力時的定向轉化功能 026
四、國家凝聚力在國家實現(xiàn)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過程中的促進功能 027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內(nèi)涵與特點 028
一、國家凝聚力的內(nèi)涵研究 028
二、國家凝聚力的特點研究030
三、國家凝聚力與要素的人民認可 032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與其他社會凝聚力的相關性 034
一、國家凝聚力與黨的凝聚力 034
二、國家凝聚力與民族凝聚力034
三、國家凝聚力與社會群體凝聚力 035
四、國家凝聚力與宗教凝聚力 036

第三章??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形成與變化的基本理論037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源泉和動力 039
一、國家凝聚力的源泉039
二、國家凝聚力的動力 042
三、國家凝聚力源泉與動力的關系 043
第二節(jié)?? 國家凝聚力的分力和合力 045
一、國家物質凝聚力 046
二、國家精神凝聚力 047
三、國家政治凝聚力 048
四、國家文化凝聚力 048
五、國家安全凝聚力 050
六、五個方面凝聚力相互聯(lián)系、統(tǒng)一的關系 050
第三節(jié)?? 國家凝聚力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051
一、國家凝聚力的物化形態(tài) 052
二、國家凝聚力的意識化形態(tài) 053
三、國家凝聚力的行為形態(tài) 054
四、國家凝聚力的文化形態(tài) 055
第四節(jié)?? 國家凝聚力的周期與周期變化 057
一、國家凝聚力周期的概念 057
二、國家凝聚力周期階段特征 061
三、國家凝聚力周期轉換的支撐條件分析 068

第四章?? 當代中國國家物質凝聚力研究077
第一節(jié)?? 國家物質凝聚力的內(nèi)涵與功能 080
一、國家物質凝聚力的內(nèi)涵 080
二、國家物質凝聚力的功能 082
第二節(jié)?? 國家財富——數(shù)量與質量的融合 084
一、財富的起源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84
二、財富的二重性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85
三、“新國家財富指標”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86
四、國家財富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86
五、國家財富對國家物質凝聚力的作用點分析 088
第三節(jié)?? 國民平均壽命 089
一、國民平均壽命的內(nèi)涵 089
二、國民平均壽命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90
三、國民平均壽命與國家物質凝聚力的同期相關性 091
四、國民平均壽命對國家物質凝聚力的作用點分析 092
第四節(jié)?? 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 094
一、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內(nèi)涵 094
二、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95
三、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對國家物質凝聚力的作用點分析 096
第五節(jié)?? 國民社會保障程度 098
一、社會保障的歷史演變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98
二、社會保障的內(nèi)涵 098
三、國民社會保障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099
四、國民社會保障程度對國家物質凝聚力的作用點分析 101
第六節(jié)?? 國民收入分配公平度 102
一、收入分配的變化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102
二、國民收入分配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103
三、國民收入分配對國家物質凝聚力的作用 104
四、國民收入分配對國家物質凝聚力的作用點分析 105
第七節(jié)?? 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107
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起源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107
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nèi)涵 107
三、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國家物質凝聚力 108
四、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對國家物質凝聚力的作用點分析 109
第八節(jié)?? 我國國家物質凝聚力的 SWOT 分析 111
一、優(yōu)勢因素(S) 111
二、劣勢因素(W) 112
三、機遇因素(O)112
四、挑戰(zhàn)因素(T)113
第九節(jié)?? 增強當代中國國家物質凝聚力的途徑措施 113
一、以“協(xié)調(diào)”提高物質凝聚力的穩(wěn)定性 113
二、以“共享”引領物質凝聚力的方向性 114
三、以“創(chuàng)新”“開放”保持物質凝聚力的成長性 115
四、以“綠色”提高物質凝聚力的可持續(xù)性 116

第五章?? 當代中國國家精神凝聚力研究117
第一節(jié)?? 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內(nèi)涵、形成及功能 119
一、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內(nèi)涵 119
二、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形成 121
三、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功能 123
第二節(jié)?? 國家理想 126
一、國家理想的內(nèi)涵和特點 126
二、國家理想與國家精神凝聚力 128
第三節(jié)?? 國家信仰 131
一、國家信仰的內(nèi)涵 131
二、國家信仰與國家精神凝聚力 133
第四節(jié)?? 國家精神 134
一、國家精神的內(nèi)涵和特點 134
二、國家精神與國家精神凝聚力 137
第五節(jié)?? 國家道德 138
一、國家道德的內(nèi)涵和特點 138
二、國家道德與國家精神凝聚力 140
第六節(jié)?? 增強當代中國國家精神凝聚力的途徑 142
一、影響當代中國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問題 143
二、加強全要素建設,增強當代中國國家精神凝聚力 145

第六章?? 當代中國國家政治凝聚力研究153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政治凝聚力的概念與特點 155
一、當代中國國家政治凝聚力的概念155
二、當代中國國家政治凝聚力的特點 156
第二節(jié)?? 政治制度認同 158
一、政治制度認同概述 158
二、影響政治制度認同的基本要素 161
三、政治制度認同與政治凝聚力 165
第三節(jié)?? 國家領導人認同 168
一、國家領導人認同與政治凝聚力 168
二、影響國家領導人認同的基本因素 170
第四節(jié)?? 民主程度 175
一、民主與政治凝聚力 175
二、當代中國的民主與政治凝聚力 177
第五節(jié)?? 法制建設 181
一、法制與政治凝聚力 181
二、當代中國的法制建設與政治凝聚力 185
第六節(jié)?? 執(zhí)政黨認同 187
一、執(zhí)政黨認同與政治凝聚力 187
二、中國共產(chǎn)黨與當代中國政治凝聚力 189
三、當下加強黨的凝聚力建設的著力點 196
第七節(jié)?? 反腐敗成效與政治凝聚力 198
一、腐敗、反腐敗與政治凝聚力 199
二、當代中國的反腐敗與政治凝聚力 200
第八節(jié)?? 加強當代中國國家政治凝聚力的措施 203
一、打好政治制度認同這個基礎 203
二、抓住黨的核心作用這個關鍵 204
三、筑牢民主建設這個基本依托 205
四、增強法制建設這個有力保障 206

第七章?? 當代中國國家文化凝聚力研究207
第一節(jié)?? 國家文化凝聚力基本理論 209
一、文化在國家凝聚力形成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 210
二、國家文化凝聚力的概念與特點 215
三、國家文化凝聚力與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20
第二節(jié)?? 國家文化凝聚力的要素構成 223
一、文化載體與國家文化凝聚力 224
二、文化教育與國家文化凝聚力 227
三、文化傳播與國家文化凝聚力 230
四、文化產(chǎn)業(yè)與國家文化凝聚力 234
五、國家文化凝聚力各構成要素的獨立性與整體性 235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加強國家文化凝聚力建設的路徑 237
一、建設反映人民大眾需求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文化 237
二、建設體現(xiàn)國家核心價值的國家文化 237
三、建設反映人民大眾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要求的科學文化 238
四、建設反映人民大眾當代需求、體現(xiàn)與時俱進的時代文化 239
五、建設人民大眾喜聞樂見、體現(xiàn)引導啟迪性的大眾文化 239
六、建設既被國人所喜愛、又被世人所欣賞的走向世界的文化 239

第八章?? 當代中國國家安全凝聚力研究241
第一節(jié)?? 國家安全凝聚力的概念、特點和意義 243
一、國家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43
二、國家安全凝聚力的基本特征 247
三、國家安全凝聚力在國家凝聚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249
四、加強國家安全凝聚力的現(xiàn)實意義 250
第二節(jié)?? 國家安全凝聚力的要素構成 251
一、軍事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52
二、政治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54
三、經(jīng)濟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56
四、社會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62
五、生態(tài)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64
六、文化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67
七、科技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69
八、信息安全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71
第三節(jié)?? 總體國家安全觀與國家安全凝聚力 273
一、人民安全是宗旨 274
二、政治安全是根本 274
三、經(jīng)濟安全是基礎275
四、軍事、文化、社會等安全是保障 276
五、國際安全是依托 276
第四節(jié)?? 增強當代中國國家安全凝聚力的途徑 277
一、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zhàn)略思想 277
二、用發(fā)展的辦法解決安全問題和安全凝聚力不足問題 278
三、提升國防軍事安全水平 279
四、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加強國家執(zhí)政能力建設 281

第九章??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結構整體性與功能獨立性283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一般理論模型 285
一、物質凝聚力是國家凝聚力建設的基礎286
二、精神凝聚力是國家凝聚力建設的指向標 287
三、政治凝聚力是國家凝聚力建設的內(nèi)核 287
四、文化凝聚力是國家凝聚力建設的助推器 288
五、安全凝聚力是國家凝聚力建設的保障288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演進階段模型 289
一、形成期(1949—1956 年)289
二、強化發(fā)展期(1957—1965 年)290
三、不平衡發(fā)展期(1966—1976 年)293
四、調(diào)整發(fā)展期(1977—1992 年)294
五、全面發(fā)展期(1993—2012 年)296
六、全面增強期(2013 年至今)298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要素構成的獨立性 300
一、體系相對獨立 300
二、形成與功能相對獨立 304
第四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要素構成的整體性 307
一、形成與作用的整體性(作用方向一致性)307
二、演進的整體性(時序演進交疊性)309

第十章??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歷史軌跡311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形成時期(1949—1956 年)313
一、當代中國國家物質凝聚力的形成 314
二、當代中國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形成314
三、當代中國國家政治凝聚力的形成315
四、當代中國國家文化凝聚力的形成316
五、當代中國國家安全凝聚力的形成317
六、這一時期國家凝聚力的作用分析317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強化發(fā)展時期(1957—1965 年)318
一、國家物質凝聚力的曲折發(fā)展 318
二、國家精神凝聚力的鞏固和發(fā)展319
三、國家政治凝聚力的進一步加強320
四、國家文化凝聚力的發(fā)展321
五、國家安全凝聚力的發(fā)展322
六、這一時期國家凝聚力的作用分析323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不平衡發(fā)展時期(1966—1976 年)324
一、國家物質凝聚力的維持和發(fā)展324
二、國家安全凝聚力的進一步增強325
三、這一時期國家凝聚力的作用分析 326
第四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調(diào)整發(fā)展時期(1977—1992 年)326
一、國家物質凝聚力的鞏固與增強327
二、國家精神凝聚力的調(diào)整與加強328
三、國家政治凝聚力的調(diào)整與加強329
四、國家文化凝聚力的恢復、調(diào)整和加強 330
五、國家安全凝聚力的發(fā)展與加強 331
六、這一時期國家凝聚力的作用分析 332
第五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全面發(fā)展時期(1993—2012 年)334
一、國家物質凝聚力的全面發(fā)展334
二、國家精神凝聚力的全面發(fā)展335
三、國家政治凝聚力的全面發(fā)展336
四、國家文化凝聚力在博弈與融合中得到發(fā)展 337
五、國家安全凝聚力的全面發(fā)展 338
六、這一時期國家凝聚力的作用分析 339
第六節(jié)?? 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全面增強時期(2013 年至今)340
一、我國進入國家凝聚力全面增強新時期的理論根據(jù) 340
二、國家物質凝聚力進入全面增強新時期340
三、國家精神凝聚力進入全面增強新時期341
四、國家政治凝聚力進入全面增強新時期342
五、國家文化凝聚力進入全面增強新時期343
六、國家安全凝聚力進入全面增強新時期344
七、這一時期國家凝聚力的作用分析 344
第七節(jié)?? 對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發(fā)展軌跡的綜合分析345
一、四點結論345
二、八條經(jīng)驗348
第十一章?? 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的重要措施與建議353
第一節(jié)?? 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必須重視國家凝聚力平衡建設 355
一、國家凝聚力平衡建設的意義 355
二、平衡發(fā)展凝聚力的方法 357
第二節(jié)?? 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建設必須過好周期關 359
一、過好周期關的意義 360
二、過好周期關的著力點 362
第三節(jié)?? 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必須實現(xiàn)與黨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
協(xié)同發(fā)展365
一、實現(xiàn)國家凝聚力與黨的凝聚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366
二、實現(xiàn)國家凝聚力與民族凝聚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367
第四節(jié)?? 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必須始終保持正能量369
一、要用正確的目標引導國家凝聚力建設的方向369
二、要批判和防止極端民族主義干擾國家凝聚力的正確方向 370
三、要防止帝國崇拜,建設和平崛起國家 370
四、要及時糾正人民中間出現(xiàn)的錯誤需求,防止出現(xiàn)錯誤的源泉和
動力導向 371
第五節(jié)?? 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必須增強國家的國際影響力 372
一、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要提升我國影響世界的綜合實力 372
二、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要不斷提升國家的外交能力 374
三、全面增強國家凝聚力,要增強國家的文化傳播力 375

附章一?? 中國歷史上的國家凝聚力傳承377
第一節(jié)?? 中國歷史上國家凝聚力傳承的研究意義 379
一、凝聚力的積淀性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延續(xù),凝聚力的周期性影響
著國家(朝代)的更迭 379
二、以史為鑒,盛世治國理念對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啟示 381
第二節(jié)?? 歷史盛世傳承的增強國家凝聚力的治國理念與實踐 382
一、增強國家物質凝聚力的治國理念與實踐382
二、增強國家精神凝聚力的治國理念與實踐391
三、增強國家政治凝聚力的治國理念與實踐 392
四、增強國家文化凝聚力的治國理念與實踐404
五、增強國家安全凝聚力的治國理念與實踐 407

附章二?? 中國共產(chǎn)黨凝聚力的歷史積淀413
第一節(jié)?? 研究中國共產(chǎn)黨凝聚力歷史積淀的意義 415
第二節(jié)??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凝聚力的發(fā)展軌跡 417

主要參考文獻442
后記44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