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緒論
1.1高壓架空輸電線路與電暈放電
1.2輸電線路電暈放電的電磁環(huán)境效應和限值
1.2.1交流輸電線路地面電場
1.2.2直流輸電線路離子流場
1.2.3交、直流輸電線路相互接近時的離子流場
1.2.4無線電干擾
1.2.5可聽噪聲
1.3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效應的影響因素
1.4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效應研究的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第2章輸電線路電暈特性及環(huán)境效應的測試
2.1電暈放電環(huán)境效應的測試
2.1.1電暈放電的觀測裝置
2.1.2電暈電流測量系統(tǒng)
2.1.3可聽噪聲測試
2.1.4無線電干擾測試
2.1.5地面電場測試
2.1.6地面離子流密度測試
2.1.7平行平板離子流發(fā)生器及其應用
2.1.8直流線路離子流場的空間電位測試
2.2電暈放電環(huán)境效應研究的試驗線段
2.2.1實驗室縮尺線段模型
2.2.2戶外真型試驗線段組成
2.2.3試驗場測試設備布置
2.2.4戶外真型試驗線段與輸電線路的等效關系
2.2.5我國的特高壓交流試驗線段
2.2.6我國的特高壓直流試驗線段
2.3電暈放電環(huán)境效應研究的電暈籠
2.3.1電暈籠原理與基本結構
2.3.2電暈籠設計
2.3.3我國特高壓交流電暈籠基本參數(shù)
2.3.4我國特高壓直流電暈籠基本參數(shù)
2.4直流電暈籠與直流輸電線路的等效
2.4.1直流等效原理
2.4.2直流等效原理的理論證明
參考文獻
第3章電暈放電的條件和離子的遷移特性
3.1工程常用的電暈放電的條件
3.1.1導線電暈放電的伏安關系
3.1.2工程上使用的電暈放電起始條件
3.1.3工程上使用的電暈放電邊界條件
3.2電暈起始和自持的機理
3.2.1導線電暈放電的起始判據(jù)
3.2.2正電暈的起始和自持
3.2.3負電暈的起始和自持
3.2.4電暈起始判據(jù)表達式中的面積因子
3.2.5考慮光子吸收函數(shù)的電暈起始判據(jù)
3.3電暈的起始條件計算
3.3.1計算參數(shù)取值
3.3.2計算流程
3.3.3計算結果
3.3.4起始條件討論
3.4離子流場的邊界條件
3.4.1全空間電暈模型
3.4.2電離區(qū)的作用
3.4.3電離區(qū)與離子流區(qū)的關系
3.4.4大電暈電流下導線表面場強的作用
3.5空氣離子遷移率
3.5.1常用離子遷移率和預測公式
3.5.2不同濕度、溫度、氣壓下空氣離子遷移率的測試結果
3.5.3考慮濕度、溫度、氣壓影響的空氣離子遷移率公式
參考文獻
第4章直流輸電線路離子流場的計算
4.1離子流場方程和計算方法分類
4.2交、直流輸電線路標稱電場的計算
4.3直流線路離子流場計算的解析法
4.4數(shù)值計算的前提假設、邊界條件和計算流程
4.4.1前提假設
4.4.2邊界條件
4.4.3計算流程
4.4.4電荷密度方程的化簡
4.5直流線路離子流場計算的有限元迎風差分法
4.5.1電場計算
4.5.2電荷密度計算
4.5.3電荷密度邊界的初始值和更新方法
4.5.4人工邊界上的電荷密度連續(xù)條件
4.5.5計算驗證
4.5.6應用實例: 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離子流場計算
4.6直流線路離子流場計算的有限元特征線法
4.6.1特征線法原理
4.6.2求解流程
4.6.3合成電場計算和特征線繪制
4.6.4空間電荷密度的初始化
4.6.5應用和驗證: 單回雙極直流線路離子流場計算
4.7三維離子流場計算的特征線法
4.7.1三維特征線法
4.7.2應用實例1:直流輸電線路交叉跨越時的離子流場
4.7.3應用實例2:直流輸電線路附近房屋周圍的
離子流場
4.7.4應用實例3:直流輸電線路附近大棚周圍的
離子流場
4.8直流輸電線路電暈損失計算方法
4.8.1ShockleyRamo法則
4.8.2沿導線閉合曲線積分
4.8.3沿計算邊界積分
4.8.4高壓直流線路電暈損失計算驗證
參考文獻
第5章交直流輸電線路離子流場的時域計算
5.1交直流混合離子流場的計算
5.1.1交直流輸電線路混合離子流場研究現(xiàn)狀
5.1.2時變離子流場的基本方程
5.1.3計算方法實現(xiàn)
5.1.4算法的驗證
5.2交流電場對直流離子流場的影響
5.2.1交流電場對直流離子流場影響的兩個機理
5.2.2直流導線表面電場交變分量對離子流場的影響
5.2.3交流線路對直流離子流場影響因素的計算分析
5.3特高壓交、直流線路共走廊或同塔時混合場計算
5.3.1特高壓交、直流線路共走廊時混合場計算
5.3.2特高壓交、直流線路同塔時混合場的計算
5.3.3特高壓交直流線路并行或同塔時混合場的比較
5.4交流線路電暈放電空間電場的計算
5.4.1交流電場作用下的空間電荷運動特性
5.4.2交流輸電線路電暈放電對地面電場影響的計算
5.5超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電暈對地面電場的影響
5.5.1不同電壓等級線路電暈放電對地面電場的影響
5.5.2考慮電暈放電時線路參數(shù)對地面電場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6章輸電線路電暈放電與無線電干擾和可聽噪聲的關系
6.1導線電暈放電脈沖電流特征
6.1.1電暈放電脈沖電流的測試平臺
6.1.2負極性電暈脈沖電流特征及統(tǒng)計分布特性
6.1.3正極性電暈脈沖電流特征及統(tǒng)計分布特性
6.1.4正、負極性電暈脈沖電流特征對比
6.1.5濕度對正、負極性電暈脈沖電流的影響
6.1.6工頻交流導線電暈放電脈沖電流特性
6.2電暈放電脈沖電流與無線電干擾的關系
6.2.1電暈放電脈沖電流產生機理
6.2.2無線電干擾激發(fā)電流
6.2.3無線電干擾激發(fā)函數(shù)
6.2.4激發(fā)電流的傳輸過程
6.3電暈放電脈沖電流的數(shù)值仿真
6.3.1物理模型及控制方程
6.3.2算法基本流程
6.3.3電荷遷移方程求解
6.3.4電暈放電中的二次電子發(fā)射模型
6.3.5計算的變時間步長技術
6.3.6負電暈放電的分析結果
6.3.7正電暈放電的分析結果
6.4電暈放電脈沖電流與可聽噪聲的關系
6.4.1電暈放電可聽噪聲產生機理
6.4.2實驗測量平臺和測試方法
6.4.3單點電暈放電電流脈沖與聲波脈沖的時域
關聯(lián)特性
6.4.4單點電暈放電電流脈沖與聲波脈沖的頻域
關聯(lián)特性
6.4.5縮尺模型導線電暈電流與聲波的關聯(lián)特性
參考文獻第7章交流輸電線路的無線電干擾和可聽噪聲
7.1交流輸電線路無線電干擾預測的經驗公式法
7.2無線電干擾激發(fā)函數(shù)的試驗方法
7.2.1基本測試方法
7.2.2高壓側測量系統(tǒng)
7.2.3低壓側測量系統(tǒng)
7.2.4阻波器特性及修正
7.2.5電流修正系數(shù)的獲取
7.3交流輸電線路無線電干擾激發(fā)函數(shù)
7.3.1天氣條件的影響
7.3.2導線表面場強的影響
7.3.3子導線直徑的影響
7.3.4分裂間距的影響
7.3.5分裂數(shù)的影響
7.3.6我國特高壓輸電線路的無線電干擾激發(fā)函數(shù)
7.4交流線路無線電干擾的海拔修正
7.5各國交流線路無線電干擾激發(fā)函數(shù)和工程應用比較
7.5.1基于激發(fā)函數(shù)的交流輸電線路無線電干擾
預測方法
7.5.2各國無線電干擾激發(fā)函數(shù)的特高壓交流線路
計算比較
7.6基于電暈籠的交流線路可聽噪聲測試方法
7.6.1可聽噪聲的電暈籠測試方法
7.6.2可聽噪聲產生功率
7.7交流輸電線路可聽噪聲的預測
7.7.1天氣條件的影響
7.7.2導線表面場強的影響
7.7.3子導線線徑的影響
7.7.4分裂間距的影響
7.7.5分裂數(shù)的影響
7.7.6特高壓輸電線路可聽噪聲的預測公式
7.8交流線路可聽噪聲的海拔修正
7.9各國交流輸電線路可聽噪聲預測公式和工程應用比較
參考文獻
第8章直流輸電線路的無線電干擾和可聽噪聲
8.1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預測的常見方法
8.1.1經驗公式法
8.1.2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的激發(fā)電流法
8.2直流電暈電流與無線電干擾激發(fā)電流的轉換
8.2.1隨機高頻電暈電流脈沖的構建
8.2.2電暈電流與接收機測量結果的轉換
8.2.3隨機高頻電暈電流與無線電干擾激發(fā)電流的
轉換關系
8.2.4正、負極性電流脈沖的無線電干擾激發(fā)電流比較
8.2.5轉換關系的縮尺模型實驗驗證
8.2.6直流電暈籠中無線電干擾激發(fā)電流的轉換方法
8.3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激發(fā)電流的傳輸過程
8.3.1空間電荷對傳輸線參數(shù)的影響
8.3.2單極直流線路的激發(fā)電流傳輸過程
8.3.3雙極直流線路的激發(fā)電流傳輸過程
8.4特高壓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的預測
8.4.1特高壓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測試
8.4.2特高壓直流電暈籠無線電干擾測試
8.4.3基于電暈籠的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預測效果
8.4.4特高壓直流線路結構對無線電干擾的影響
8.5直流線路可聽噪聲預測的公式法
8.6直流電暈可聽噪聲數(shù)值仿真模型
8.6.1噪聲源的組成
8.6.2電離區(qū)的聲源模型
8.6.3離子漂移區(qū)的聲源模型
8.6.4電暈放電產生的聲波在空間中的傳播
8.7直流電暈可聽噪聲數(shù)值計算及應用
8.7.1縮尺模型單點電暈源可聽噪聲計算
8.7.2單點單脈沖模型到多點多脈沖模型的擴展
8.7.3不同參數(shù)對聲壓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9章交直流輸電線路雨天電暈機理及其電磁環(huán)境特性
9.1實驗平臺及測試方法
9.1.1電暈脈沖電流高速攝像同步測量平臺
9.1.2真型導線電暈實驗平臺
9.2降雨條件下的直流電暈特性
9.2.1降雨對直流電暈的作用機理
9.2.2真型導線模擬降雨的直流電暈測試結果
9.3降雨條件下的交流電暈特性
9.3.1降雨對交流電暈的作用機理
9.3.2真型導線模擬降雨的交流電暈測試
9.4交、直流輸電線路雨天電暈特性差異產生機理及應用
9.4.1水滴滴落放電的產生機理及影響因素
9.4.2雨天交、直流不同電暈類型的電流和可聽噪聲聲波
脈沖對比
9.4.3聲波脈沖特征參數(shù)對A計權聲壓級的影響
9.4.4預測結果與傳統(tǒng)經驗公式的對比和修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