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科學技術哲學探新·學科篇

科學技術哲學探新·學科篇

科學技術哲學探新·學科篇

定 價:¥88.00

作 者: 肖峰 著
出版社: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2364757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學科是對人類知識體系的一種劃分,是在知識的總量增長到一定程度后進行的一種“分科知識”的區(qū)分。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可以進行不同的劃分,如“文科”和“理(工)科”就是一種劃分,這也是一種非常大的學科劃分;當作為學科的知識和科學聯(lián)系在一起時(科學本身就是“分科之學”),還形成了以科學為表述中心的五大門類學科:自然科學、農(nóng)業(yè)科學、醫(yī)藥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由于知識是在傳播中得以存續(xù)的,而教育是知識傳播(傳授)的非常重要方式,為了便于知識的傳授和“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學校教育也設置了各種學科,如我國高等教育就在高校劃分了13個學科門類(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各個門類下還設了若干“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等。由于知識是探索和研究的結晶,所以學科也存在于知識形成的活動之中,在這個意義上,學科就是研究領域,所以“跨學科”就是跨領域的知識形態(tài)或研究活動。學科在人類知識的發(fā)展中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形成研究范圍的聚焦,使問題得以匯聚;形成知識內(nèi)容上的相對清晰的劃界,從而既便于傳播,也有利于形成學術共同體,繼續(xù)推進相關知識的擴展。對于個體來說,無論是學習知識還是從事研究,在不可能成為“知識全才”的背景下,學科可以使其確立自己的“主攻方向”,在人類智力分工的體系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合適位置。

作者簡介

  肖峰,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技術哲學。主持和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省部級項目,先后獲得中國教育部、北京市和廣東省的多項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出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技術發(fā)展的社會形成》《信息主義:從社會觀到世界觀》《信息技術哲學》等專著2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和理論文章300余篇,其中有80余篇次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轉(zhuǎn)載或摘轉(zhuǎn)。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兩種文化——科學與人文的學科交叉探新
第一節(jié) 論科學視界與人文視界
一、科學視野中的世界
二、人文視野中的世界
三、兩種視界的相互感應
第二節(jié) 論科學方法與人文方法
一、“排我”與“融我”之分
二、情感中立與情感偏向之別
三、理性推算與感性體悟之異
四、抽象與形象之間
五、從智力到智慧
第三節(jié) 論科學與人文之間的觀念互啟與方法互用
一、觀念互啟
二、方法互用
第四節(jié) 科學精神的三種形態(tài)
第五節(jié) 哲學探究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一、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兩相對照
二、兩種精神在哲學中的會聚
第六節(jié) 兩種精神與人的認識
一、兩種精神的簡要含義
二、人的認識中兩種精神的會聚
三、現(xiàn)代認識活動的主旋律
第七節(jié) 人生體驗與兩種精神
一、人生體驗的多樣性
二、善與惡的科學與人性根源
三、人生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四、從“有己”“有待”到“無己”“無待”
五、幸福的兩種境界
第八節(jié) 從科學走向人文:三種模式的比較
第九節(jié) 科學與人文劃界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一、區(qū)分的確定性
二、界限的不確定性
三、科學與人文的融合
第十節(jié) 社會科學:科學還是人文?
一、四種看法
二、前三種看法的理由
三、為什么要走向第四種觀點?
四、幾點認識
第十一節(jié) 超越劃界:社會科學的若干當代特征
一、超越科學與人文
二、超越建構論與實在論
三、超越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性
……
第二章 科學技術人學探新
第三章 科學技術倫理學探新
第四章 信息技術哲學探新
第五章 人工智能哲學探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