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沈從文誕辰118周年,中國國家地理組織采風團隊重走大師1934年的回鄉(xiāng)路線,用光影見證沈從文筆下湘西的百年變遷。并邀請數(shù)位知名作家以1934年沈從文回鄉(xiāng)路線為線索,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再現(xiàn)了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并用新老照片對照,反映湘西在百年時光中的發(fā)展與變遷。填補了市場上關于沈從文的作品只有文字沒有圖片佐證的空白。這是一本從文學到現(xiàn)實,從歷史到當代,從地理到民族,從文化到生活,多角度梳理“沈從文筆下湘西”的發(fā)展變遷的可視化百科。沈從文終其一生都喜歡在水上觀察、思考、書寫這個世界。沅水的水性與苗族人的堅韌在他的身上得到充分體現(xiàn)。他參悟了水的習性,明白了生命的脆弱,追求著理想的社會格局,同時也想讓更多的人對生命有一種覺悟,這使他只能宿命般地走在夢中的道路上“向人類遠景凝眸”。 1988年,他走了,家人根據(jù)他的遺愿,把他的骨灰撒入故鄉(xiāng)的沱江,過河溪,入峒河,匯沅水,進洞庭,融入到滾滾長江,終入大海。他的生命與靈魂完完全全與水相融了!一滴水融入到另一滴水,終成大海,極好地印證了上善若水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