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 概論
1.1 土壤有機氮組分的研究
1.2 土壤有機氮礦化的研究
1.2.1 土壤有機氮礦化過程的模擬
1.2.2 土壤有機氮礦化特征
1.3 土壤有機氮組分對礦化氮貢獻的研究
1.4 土壤有機碳(氮)在團聚體中賦存與分配的研究
第二章 黑龍江地區(qū)不同類型水稻土有機氮礦化的特征
2.1 概述
2.1.1 概況
2.1.2 供試水稻土樣本采集
2.1.3 有機氮礦化培養(yǎng)試驗
2.1.4 有機氮礦化模型建立
2.2 不同類型水稻土有機碳、全氮含量及其密度
2.2.1 土壤容重的統(tǒng)計特征
2.2.2 土壤有機碳、全氮含量的統(tǒng)計特征
2.2.3 土壤有機碳、全氮密度的統(tǒng)計特征
2.2.4 土壤有機質、全氮的等級劃分
2.3 不同類型水稻土初始可溶性氮的差異
2.3.1 土壤初始礦質氮(Nmin)的差異
2.3.2 土壤初始可溶性有機氮(SON)的差異
2.3.3 土壤初始礦質氮(Nmin)、可溶性有機氮(SON)與可溶性總氮(TSN)、全氮、有機碳的相關性
2.4 不同類型水稻土有機氮礦化累積量-時間曲線
2.4.1 礦化銨態(tài)氮(NH4 -N)累積量一時間曲線
2.4.2 礦化可溶性總氮(TSN)累積量一時間曲線
2.4.3 可溶性有機氮(SON)在有機氮礦化過程中的作用
2.5 土壤有機氮礦化過程一級反應動力學模型擬合
2.6 不同類型水稻土有機氮礦化特征的差異
2.6.1 氮礦化勢(N0)和礦化速率常數(k)差異
2.6.2 氮礦化勢(N0)半衰期(t1/2)的差異
2.6.3 氮礦化勢(N0)與有機碳、全氮比率的差異
2.7 小結
第三章 黑土區(qū)水稻土有機氮礦化過程及其模擬
3.1 概述
3.1.1 供試水稻土樣本采集
3.1.2 土壤有機氮礦化培養(yǎng)試驗
3.1.3 土壤有機氮礦化過程擬合模型
3.2 礦化氮累積量
3.2.1 礦化銨態(tài)氮(NH4 -N)累積量
3.2.2 礦化可溶性總氮(TSN)累積量
3.2.3 礦化可溶性有機氮(SON)累積量
3.3 土壤性質對有機氮礦化的影響
3.4 有機氮礦化過程模型擬合的比較
3.4.1 one-poal模型
3.4.2 Two-pool模型
3.4.3 Special模型
3.5 小結
第四章 黑土區(qū)水稻土團聚體有機氮組分及其對礦化氮的貢獻
4.1 概述
4.1.1 概況
4.1.2 供試水稻土樣本采集
4.1.3 土壤團聚體分級
4.1.4 土壤及各粒級團聚體有機氮的分組
4.1.5 土壤及各粒級團聚體有機氮礦化培養(yǎng)試驗
4.2 土壤團聚體組成及其有機碳、全氮分布
4.2.1 土壤團聚體組成及其穩(wěn)定性
4.2.2 土壤及團聚體中有機碳、全氮含量
4.3 土壤團聚體有機氮組分的分布特征
4.3.1 土壤有機氮組分
4.3.2 土壤團聚體中有機氮組分
4.4 土壤團聚體有機氮礦化特征
4.4.1 土壤中氮礦化勢(N0)及礦化速率常數(k)
4.4.2 土壤團聚體中氮礦化勢(N0)及礦化速率常數(k)
4.4.3 土壤團聚體中氮礦化勢及礦化速率常數與其有機碳、全氮的關系
4.5 土壤團聚體中有機氮組分對礦化氮的貢獻
4.5.1 土壤中有機氮組分對礦化氮的貢獻
4.5.2 土壤團聚體中有機氮組分對礦化氮的貢獻
4.6 小結
第五章 黑土旱地改稻田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全氮的變化特征
5.1 概述
5.1.1 供試土壤樣本采集
5.1.2 土壤團聚體的分離
5.1.3 土壤及團聚體中有機碳、全氮含量及其?13C、?15N的測定
5.2 旱地改稻田土壤有機碳和全氮的變化
5.2.1 土壤有機碳和全氮含量的變化
5.2.2 土壤有機碳、全氮密度的變化
5.2.3 土壤中?13C和?15N的變化
5.2.4 土壤全氮與有機碳之間的相關性
5.3 旱地改稻田土壤團聚體組成的變化
5.3.1 土壤團聚體組成
5.3.2 土壤團聚體平均重量直徑
5.4 旱地改稻田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全氮及其穩(wěn)定性的變化
5.4.1 土壤團聚體有機碳、全氮含量
5.4.2 土壤團聚體中?13C、?15N的變化
5.5 小結
第六章 下遼河平原水稻土有機氮組分變化及其對礦化氮的貢獻
6.1 概述
6.1.1 概況
6.1.2 供試水稻土樣本采集
6.1.3 土壤有機氮組分測定
6.1.4 土壤有機氮礦化培養(yǎng)試驗
6.2 兩種類型水稻土初始可溶性氮的差異
6.2.1 土壤初始礦質氮(Nmin)
6.2.2 土壤初始可溶性有機氮(SON)
6.3 兩種類型水稻土有機氮的礦化特征
6.3.1 土壤有機氮的礦化過程曲線
6.3.2 兩種類型水稻土淋洗態(tài)氮的差異
6.3.3 兩種類型水稻土有機氮的礦化特征
6.4 兩種類型水稻土有機氮礦化過程中有機氮組分的變化
6.4.1 淹水培養(yǎng)前土壤有機氮組分含量及其分配比例
6.4.2 淹水培養(yǎng)后土壤有機氮組分的變化
6.4.3 淹水培養(yǎng)過程中土壤有機氮組分變化對礦化氮的影響
6.5 不同年限濱海鹽漬土型稻田土壤供氮的特征
6.5.1 土壤有機氮組分
6.5.2 土壤供氮能力
6.5.3 可礦化氮與各組分有機氮的關系
6.6 小結
第七章 長期不同施肥措施對遼河平原水稻土供氮能力影響的研究
7.1 概述
7.1.1 概況
7.1.2 供試水稻土采集
7.1.3 土壤有機氮組分測定
7.1.4 土壤有機氮礦化培養(yǎng)試驗
7.2 長期不同施肥措施對水稻土有機氮礦化特性的影響
7.2.1 土壤礦化氮累積量一時間曲線
7.2.2 一級反應動力學模型擬合
7.2.3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素礦化勢(N0)
7.2.4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氮礦化速率常數(k)
7.2.5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氮礦化勢的半衰期(t1/2)
7.2.6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氮礦化勢與氮、有機質比率
7.3 土壤有機質(氮)的數量與水稻土供氮能力的關系
7.3.1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有機質、全氮含量
7.3.2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堿解氮含量
7.3.3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
7.3.4 土壤有機質及各形態(tài)氮與氮礦化參數的相關關系
7.4 長期不同施肥措施對土壤有機氮組分的影響
7.4.1 土壤酸解氮、非酸解氮含量
7.4.2 土壤酸解各組分有機氮含量
7.4.3 土壤各組分有機氮的分配比例
7.5 土壤各組分有機氮與氮礦化參數的相關關系
7.5.1 土壤酸解氮、非酸解氮與氮礦化參數的相關關系
7.5.2 土壤酸解各組分有機氮與氮礦化參數的相關關系
7.6 土壤酸解各組分有機氮對土壤氮礦化勢的貢獻
7.6.1 多元回歸分析
7.6.2 通徑分析
7.7 小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