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屏與在場:公眾參與的媒介化空間001
一、在場: 口語傳播與行動空間限定004
二、在頻: 電子媒介與參與空間抽離007
三、在屏: 網絡行動主義與參與空間重構014
四、本章小結023
本章參考文獻025
第一章媒介化與中介化:移動互聯網與公眾參與的互動機制030
一、媒介化與中介化031
二、中介化的公眾參與038
三、賽爾媒體的隱喻: 研究問題與研究框架051
四、本章小結063
本章參考文獻065
第二章公益與慈善:溫和改良社會的公眾參與072
一、公益與慈善073
二、研究設計與變量測量088
三、本章小結116
本章參考文獻117
第三章群與圈子:媒介偏向與公眾參與的自組織模式122
一、移動社交媒體的信息偏向與社交偏向126
二、媒介偏向與公益行動的兩種自組織邏輯133
三、流動的群:“隨手拍”系列公益的案例分析142
四、本章小結145
本章參考文獻147
第四章 行動與表達:公眾參與空間的行動模式152
一、公眾參與的行動空間152
二、公益參與的行動模式158
三、行動與表達的扭合:“冰桶挑戰(zhàn)”案例分析168
四、本章小結174
本章參考文獻175
第五章 群落與家國:公眾參與的權力空間和社會語境177
一、公眾監(jiān)督的調節(jié)機制178
二、網絡化的熟識與認同191
三、群落的權力空間:以“雙閃車隊”為主,結合“微博打拐”
“免費午餐”的擴展案例分析200
四、本章小結209
本章參考文獻210
第六章 并置與閾限:公眾參與組織形態(tài)的多態(tài)結晶213
一、空間并置與重構在場214
二、行動閾限:序列組織與界面組織219
三、公眾參與行動組織的“多態(tài)結晶”228
本章參考文獻243
附錄A 文中所涉公益項目列表248
附錄B 調查問卷251
附錄C 訪談提綱(公益項目領導者
/
發(fā)起人)260
附錄D 半結構訪談提綱(參與者)262
附錄E 部分訪談名錄265
圖索引
圖1.1 全書的邏輯框架062
圖2.1 群體行動空間097
圖3.1 自組織模式的研究框架125
圖3.2 社交偏向與黏合型社會資本(圈子)相關關系散點圖135
圖3.3 信息偏向與聯結型社會資本(群)相關關系散點圖136
圖4.1 公眾參與空間的行動模式(N=556)
154
圖5.1 公益透明度感知的調節(jié)作用182
表索引
表1.1 媒介視角下公眾參與空間的四個層次020
表2.1 中國公益發(fā)展的大歷史079
表2.2 社交媒體近用的測量指標093
表2.3 傳統(tǒng)媒體、網絡媒體與移動媒體的相關矩陣表110
表2.4 傳統(tǒng)媒體、網絡媒體與移動媒體的配對樣本T 檢驗111
表3.1 賽爾媒體“信息—社交”偏向的因子分析127
表3.2 移動化與媒介偏向的相關矩陣130
表3.3 聯結型社會資本和黏合型社會資本的線性回歸總表133
表3.4 媒介偏向與社會資本相關關系134
表3.5 控制互聯網技能后媒介近用與社會資本的偏相關關系134
表4.1 賽爾媒體偏向與公眾參與二維度的標準化回歸系數157
表4.2 連接行動的STEPPS 六要素分析173
表5.1 透明度的調節(jié)作用矩陣表180
表5.2 透明度調節(jié)作用多元調節(jié)回歸分析181
表5.3 透明度感知分組調節(jié)作用的標準化系數及顯著性181
表5.4 有效性因子分析協方差矩陣表Correlation Matrix 187
表5.5 公益效度調節(jié)作用多元調節(jié)回歸分析188
表5.6 公益效度分組調節(jié)作用的標準化系數及顯著性188
表5.7 合法性與PES 二維度的相關關系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