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是一種行為,是一種行動。所有的領導行為都是在領導過程中實現(xiàn)的。 所有的領導者都是在被領導者的認可和接受下成為領導者的,沒有無被領導者的領導者,也沒有無領導者或無被領導者的領導行為。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構成組織的主體,這種組織可能是正式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當領導者的判斷或決策被被領導者認可或接受從而影響被領導者行為時,領導行為形成。因此,有人認為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同時,領導者也受到被領導者影響。 領導力理論研究的是領導者的領導能力和領導效能,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或面向特定成員做出判斷或決策并能將決策執(zhí)行下去的能力,或者影響別人的能力。領導力理論討論的中心問題,是領導者如何通過實際行動,把自己的判斷或決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理念轉化為員工的行動,把愿景轉換為現(xiàn)實,把障礙轉化為革新,把分裂轉化為團結,把風險轉化為獎賞。轉化的核心是行動,是影響和影響力。 多年來,在教授管理學、行政學課程和從事管理實踐的過程中,我對領導行為產生了興趣,閱讀了大量的領導學著作,嘗試著用所學的理論去分析領導行為。 我發(fā)現(xiàn),成功的領導者都有自己的特殊的素質和能力,西方學者稱為領導特質論。人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能力,尤其是決策力和影響力,但具備了相應素質和能力的人不一定是好的領導者,甚至不一定是領導者。 不同的領導者有不同的偏好,有的擅長處理人際關系,有的偏重工作,有的擅長判斷分析,有的擅長決策決定,有的擅長執(zhí)行落實,有的擅長資源配置和調整。無論哪種情況,都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很多時候,起作用的似乎是領導團隊,有時候,起作用的似乎又是獨裁者。不一而足。 每一項領導行為,都是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形成的,都是領導者結合自己的能力,對形勢作出判斷和決策,進而組織實施和執(zhí)行的。領導行為是否成功,成功的效能是多少,既取決于領導者對客觀形勢的把握力、對客觀形勢的認知力、特定時期的決策力、對現(xiàn)狀的批判力,內部外部的協(xié)調力,也取決于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影響力、處理危機的能力等,這些能力在領導行為中缺一不可,一個不足就可能導致失敗。但有時又瑕不掩瑜。在領導行為中,判斷效能的永遠不是你哪個方面做得最好,而是你有哪方面的缺陷以及這個缺陷帶給整體的影響。 在分析某個人或某個團隊的領導行為時,我們擅長運用單個學科或跨學科的方法或知識體系,將其條分縷析,探討其行為的某個方面或某個動作,甚至將其認知為定理、真理,甚至天命永定。殊不知,無論你使用的方法多么先進,都是現(xiàn)有科學技術基礎上的認知,代表的是當前的認知水平。無論你對領導行為還原得多么細致,也只是還原了部分,你對當時人的心理、行為及其變化不可能回復原貌,你所做的分析永遠只能是部分,以部分妄圖概括全貌,無疑是不正確,或者是不完全正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基于學科或跨學科的分析與學習是片面的。只有超學科的問題導向的學習才有可能離事實更近,更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所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建議是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學習的能力,而非掌握知識。因此,讓同學們從單純的知識學習中擺脫出來,掌握學習的方法,把知識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主流。 邁克爾·波蘭尼將知識劃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通常被描述為知識的,即以書面文字、圖標和數(shù)學公式加以表述的,是顯性知識。我們知道未被描述的是隱性知識。領導學和領導力就是這樣的,一旦明明白白地描述出來,就是過時的無用的東西,只能重新組合。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劃分揭示了人的行為的復雜性與人的認知之間的距離,人的認知與人的行為的復雜性之間的距離是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呢?恐怕這也是領導力分析與領導行為事實之間的距離吧!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嘗試著做一些分析。哪怕是一些錯誤的甚至反向的分析,也是我們的認知!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撰寫了這部著作。 同時這本書將作為我們學校的青年領導力課程班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