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詩歌創(chuàng)作,開始時醉心于李賀那種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清倩流麗的詩體,并有意加以仿效而寫了許多歌詠愛情的詩篇,但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變”發(fā)生后,他目睹了朝官大量被殺、宦官擅權的血淋淋的黑暗政局,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都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寫下不少批判黑暗現(xiàn)實的憂國憂民的詩歌,留存下來的約有一百首,其中《韓碑》《隨師東》《有感二首》等是比較重要的作品,主要是借用歷史題材指陳時局,又含有對自我的期許,既反應他出當時的心態(tài),也反應出當時的社會狀態(tài)。李商隱的詩歌能在晚唐獨樹一幟,在于他心靈善感,一往情深,尤其是他的愛情詩,開創(chuàng)了詩歌的新風格、新境界,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可謂獨具特色,其代表作《夜雨寄北》構思新奇、風格秾麗,成為千古絕唱。李商隱的悼亡追憶之作也寫得極其感人,如《哭劉黃》《哭劉司戶黃》《正月崇讓宅》《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都是用血淚寫成的詩,令人不忍卒讀。除詩歌成就外,李商隱還是晚唐時期重要的駢體文作家之一。這種文體注重文辭的對偶,并使用大量典故,被廣泛應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李商隱在令狐楚的培養(yǎng)下,成了一位駢體文的專家,為許多官員代筆起草過奏折、書信等文書。《李商隱集/詩詞大家》秉承忠實原著的思想,在《原文》《注釋》《創(chuàng)作背景》板塊中力求詳實,對有爭議的原文、注解或創(chuàng)作年代,也在精心考證后做出綜合分析、研判,給出自認為比較符合史實及作品內容的說法,同時會附上爭議者的觀點,供大家考證時參考;在《譯文》《賞析》和《軼聞異物錄》板塊中,在力求詳實的基礎上,給出了編著者個人或集體的思想和看法,而且在賞析過程中,力求挖掘原著中的美學價值和其寶貴的藝術價值、思想價值,力求客觀地呈現(xiàn)給讀者一篇藝術再創(chuàng)作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