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學序 / 梁啟超 1
自敘 3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 6
仁學卷上 9
一 以太之體與用 11
二 腦與電 13
三 以一身而驗仁 14
四 通塞之本 15
五 天地間亦仁而已矣(一) 17
六 天地間亦仁而已矣(二) 18
七 人我分別 19
八 仁之亂于名 21
九 性善?性惡 23
十 無性 26
十一 原質——以太——性 30
十二 不生不滅 32
十三 好生惡死之惑 34
十四 靈魂與體魄 37
十五 不生不滅烏乎出? 41
十六 逝者而已矣 43
十七 真理為對待所瞞 46
十八 日新與好古 50
十九 非靜 52
二十 非儉 55
二一 毋言節(jié)流,開源而已 58
二十二 人人可奢,物物可貴 61
二三 仁于通商 63
二四 惜時 66
二五 心在外不在內 68
二六 《大學》與唯識學 70
二十七 佛、孔、耶之異同 73
二八 佛、孔、耶三教主之不幸 75
二九 大盜與鄉(xiāng)愿 77
三十 荀學之倫常 80
仁學卷下 83
三一 民貴君輕 85
三二 愚忠 87
三三 外患 89
三四 內不圖變法 91
三五 湘軍之罪 93
三六 自屠割其民 96
三七 三綱之為害 99
三八 五倫 102
三九 極純極廣之佛教 104
四十 以儒蔽孔教 106
四一 保國莫捷于學 109
四二 機心 111
四三 心力 113
四四 自強之策 115
四五 心力所由顯 122
四六 眾生之業(yè)力 125
四七 國治而后家齊 128
四八 貴知不貴行 130
四九 度人即度己 133
五十 無一眾生得滅度 135
附錄 137
譚嗣同傳 139
三十自紀 146
壯飛樓治事十篇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