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文(1975-),男,漢族,出生于山西省柳林縣金家莊鄉(xiāng)明家墕村;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博士,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民俗學研究所訪問學者,現(xiàn)為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民間文化與大眾傳媒的研究工作。對于華北民間文藝表演活動、社區(qū)民眾的日常生活、民間文化的大眾傳媒化等課題,做過長期的調查研究與理論闡釋;已經出版專著《儀式、歌舞與文化展演——陜北·晉西的傘頭秧歌》、《中國社火》、《媒介景觀與社會戲劇》等。 中國民主促進會成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周星,男,1957年8月28日出生,漢族。黨員。現(xiàn)為日本愛知大學靠前交流學部教授、中國民俗學會顧問。專業(yè)特長: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1978年2月-1982年2月,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本科;1982年2月-1985年2月,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研究生;1985年3月-1985年9月,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任教;1985年9月-1989年7月,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民族系,博士課程;1989年9月-1991年9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后;1991年9月-1994年9月,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所,副教授;1992年3月-1993年3月,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理事人類學系,博士后;1994年9月-現(xiàn)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1995年9月-現(xiàn)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導;2000年4月-現(xiàn)在,日本愛知大學靠前交流學部,教授。尹虎彬,男,1960年5月生,遼寧寬甸人,朝鮮族。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神話學會秘書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當代少數(shù)民族學會會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學中心理事,中國歐美同學會會員;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與社會發(fā)展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劉鐵梁,男,1946年1月生,遼寧省綏中縣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中文系民俗學教研室主任,文學院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文聯(lián)全委會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類學學會理事,靠前民間敘事文學學會會員。近年來,注重在城鄉(xiāng)社會中開展對于民俗傳統(tǒng)的深入調查,為理解近現(xiàn)代地方社會和文化建構的歷史,提出并進行了“標志性文化統(tǒng)領式民俗志”的調查研究和寫作實驗。編著有《北京民俗文化普查與研究手冊》、《中國民俗文化志北京門頭溝區(qū)卷》、《中國民俗文化志北京宣武區(qū)卷》、《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經典》等,發(fā)表有“村落廟會的傳統(tǒng)及其調整——范莊“龍牌會”與其他幾個廟會的比較”、“廟號類型與民間宗教的實踐模式——以安國藥王廟會為例”、“村落生活與文化體系中的鄉(xiāng)民藝術”等論文。曾獲重量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呂微,山東萊蕪人,1952年生,1982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民間文學研究室主任(1997年12月至2011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合作承擔、參與主持多項國家、院級研究項目,已出版《中華民間文學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合著)、《隱喻世界的來訪者──中國民間財神信仰》、《神話何為──神圣敘事的傳承與闡釋》等專著,目前正在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中國民間文學史》(多卷本)的研究與寫作;發(fā)表民間文學、神話學、學術史研究論文數(shù)十篇,近期主要代表作:“現(xiàn)代性論爭中的民間文學”(《文學評論》2000年第2期)、“‘內在的’和‘外在的’民間文學”(《文學評論》2003年第3期) 、“從‘我們和他們’到‘我與你’”(《民間文化論壇》2004 年第4 期)、“ 反思民俗學、民間文學的學術倫理”(《民間文化論壇》2004年第5期”,以及“民間文學—民俗學研究中的‘性質世界’、‘意義世界’與‘生活世界’”(《民間文化論壇》2006 年第3 期)等。戶曉輝高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