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歷史知識讀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第二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第二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第二版)

定 價:¥65.00

作 者: 宋月紅,王愛云
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
叢編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5409689 出版時間: 2019-09-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簡稱國史研究),是以新中國的成立、建設和發(fā)展的歷史為主要研究對象,與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研究相銜接,與中共黨史研究相融合而又頗具特色的歷史學科,又是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建立在國史研究及其經驗與規(guī)律的基礎上,同時借鑒其他學科特別是中共黨史研究等相近、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是國史研究學科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史研究起著規(guī)范、引導和推動作用。本書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了國史研究的學術發(fā)展史、基本理論問題、研究范疇和方法,為本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提供了學理基礎。 \n

作者簡介

  宋月紅,河南淮陽人,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新中國歷史經驗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第5卷首席研究員;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西藏智庫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理事。曾任《政治學研究》編輯部副主任,政府白皮書《西藏和平解放60年》主要撰稿者。研究領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史、歷史理論,以及當代西藏史、臺灣問題研究。著有《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史論》《當代中國的西藏政策與治理》《中央駐藏代表張經武與西藏》。 王愛云,山東無棣人,武漢大學法學博士。當代中國研究所理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理論、中共黨史以及國外中國問題研究評析。2010—2013年獨立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次文字改革的歷史經驗研究”,2015年起獨立主持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外當代中國社會史研究評析”。著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字改革》。

圖書目錄

目 錄

\n


\n

 

\n

緒 言 1

\n


\n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 1

\n


\n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理論與國史研究理論 7

\n


\n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及意義 10

\n


\n

 

\n


\n

上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學術發(fā)展史

\n


\n

 

\n


\n

第一章 20世紀50年代國史研究的興起 14

\n


\n

第一節(jié) 中國史學中的“當代人寫當代史” 14

\n


\n

一、“當代人寫當代史”的形成與演化 15

\n


\n

二、晚清至中華民國時期關于當代史編撰問題的探討 19

\n


\n

第二節(jié) 唯物史觀對中國史學發(fā)展的影響與國史研究的起步 23

\n


\n

一、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及其對中國史學的影響 24

\n


\n

二、唯物史觀在新中國史學中指導地位的確立 26

\n


\n

三、國史研究的起步 29

\n


\n

第三節(jié) 20世紀50年代國史研究的開展 33

\n


\n

一、國史研究納入國家社會科學規(guī)劃 34

\n


\n

二、國史史料和國史編纂、研究成果的出現 34

\n


\n

 

\n


\n

第二章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恢復和發(fā)展 38

\n


\n

第一節(jié) 國史研究的恢復和展開 38

\n


\n

一、新中國成立30年歷史經驗的總結 38

\n


\n

二、國史研究工作的初步規(guī)劃 42

\n


\n

三、《當代中國》叢書的編寫 44

\n


\n

四、胡喬木對國史重大理論問題的探討 47

\n


\n

五、國史研究專門機構的設立 50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研究與編纂的代表性成果 53

\n


\n

一、當代中國研究所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 53

\n


\n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57

\n


\n

三、多卷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 58

\n


\n

四、國史基本問題研究進展 60

\n


\n

 

\n


\n

第三章 國史與中共黨史及其研究之間的關系 63

\n


\n

第一節(jié) 國史與中共黨史的統(tǒng)一關系 63

\n


\n

一、中共黨史與國史中的執(zhí)政黨史 63

\n


\n

二、中共黨史與國史發(fā)展的基本走向 68

\n


\n

三、中共黨史與國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 75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研究與中共黨史研究融通互鑒 80

\n


\n

一、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史研究 81

\n


\n

二、關于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史研究 83

\n


\n

三、關于當代中國社會形態(tài)研究 85

\n


\n

四、關于國史研究學科門類建設 86

\n


\n

第三節(jié) 國史研究與中共黨史研究的主要區(qū)別 88

\n


\n

一、關于研究對象與學科屬性 88

\n


\n

二、關于研究內容與重點 91

\n


\n

 

\n


\n

第四章 

\n

第二個《歷史決議》的認識論基礎及其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指導意義 105

\n


\n

第一節(jié) 遵循實事求是原則 105

\n


\n

一、兩個《歷史決議》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貫徹 106

\n


\n

二、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 109

\n


\n

三、科學揭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113

\n


\n

第二節(jié) 根據全部歷史來認識和處理歷史問題 119

\n


\n

一、第二個《歷史決議》的雛形 119

\n


\n

二、第二個《歷史決議》起草工作的根本原則 120

\n


\n

第三節(jié) 分清歷史的主流與支流 124

\n


\n

一、正確認識歷史功績與錯誤 124

\n


\n

二、正確對待歷史經驗與教訓 128

\n


\n

 

\n


\n

中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基本理論問題

\n


\n

 

\n


\n

第五章 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 132

\n


\n

第一節(jié) 歷史發(fā)展邏輯 132

\n


\n

一、關系問題緣起 132

\n


\n

二、連續(xù)性與階段性的統(tǒng)一 135

\n


\n

第二節(jié) 認識論基礎 145

\n


\n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歷史性飛躍”論 145

\n


\n

二、從兩次“偉大革命”到“三次歷史性巨變”論 146

\n


\n

三、從三個“永遠銘記”到“三件大事”論 148

\n


\n

四、“兩個不能否定”論 150

\n


\n

第三節(jié)?科學認識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的關系 152

\n


\n

一、認識和把握兩個歷史時期的本質特征 152

\n


\n

二、正確處理兩個歷史時期關系需要解決三個基本認識問題 154

\n


\n

三、從辯證統(tǒng)一關系中深化和拓展改革開放史研究 156

\n


\n

 

\n


\n

第六章 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人物的歷史作用 160

\n


\n

第一節(jié) 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 160

\n


\n

一、唯物史觀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與作用 160

\n


\n

二、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的認識 162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人物的產生及其歷史作用 165

\n


\n

一、國史人物產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65

\n


\n

二、國史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168

\n


\n

 

\n


\n

第七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發(fā)展中的正確與錯誤 176

\n


\n

第一節(jié) 正確與錯誤的辯證關系 176

\n


\n

一、正確與錯誤的對立統(tǒng)一 176

\n


\n

二、正確與錯誤的斗爭 178

\n


\n

第二節(jié) 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史上的錯誤 180

\n


\n

一、國史上錯誤產生的根源 180

\n


\n

二、中國共產黨對待國史上錯誤的基本態(tài)度 183

\n


\n

三、正確認識國史上錯誤的基本原則 189

\n


\n

第三節(jié)?在國史研究中增強實踐觀點和矛盾觀點 192

\n


\n

一、唯物辯證法的兩個基本點 192

\n


\n

二、實踐和矛盾意義上的國史內涵 193

\n


\n

三、增強國史研究的實踐觀點和矛盾觀點 194

\n


\n

 

\n


\n

第八章 歷史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 197

\n


\n

第一節(jié) 國史研究是史觀與史料的有機結合 197

\n


\n

一、歷史觀對史料運用的決定性作用 198

\n


\n

二、堅持唯物史觀與史料相結合 200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史料的分類與收集 202

\n


\n

一、國史史料的分類 202

\n


\n

二、國史史料的收集 209

\n


\n

第三節(jié) 國史史料的整理與辨別 214

\n


\n

一、史料辨?zhèn)?215

\n


\n

二、史料勘誤 219

\n


\n

 

\n


\n

 

\n


\n

第九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門史研究及與通史研究的關系 222

\n


\n

第一節(jié) 國史專門史研究的興起和發(fā)展 222

\n


\n

一、中外史學中的專門史 222

\n


\n

二、國史專門史研究的興起和發(fā)展 225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專門史與通史研究的關系 228

\n


\n

一、國史專門史研究與通史研究各有所長 228

\n


\n

二、國史專門史研究與通史研究互相促進 229

\n


\n

 

\n


\n

第十章 維護國家統(tǒng)一視域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史研究 232

\n


\n

第一節(jié)?維護國家歷史安全,加強國家歷史研究編纂工作 232

\n


\n

一、國家歷史安全界定 233

\n


\n

二、國家歷史安全在總體國家安全中的地位與作用 234

\n


\n

三、維護國家歷史安全 235

\n


\n

第二節(jié) 民族工作意識形態(tài)問題與民族區(qū)域自治史研究 237

\n


\n

一、民族工作意識形態(tài)問題的主要表現 237

\n


\n

二、關于民族工作意識形態(tài)建設 240

\n


\n

第三節(jié) 西藏和平解放對于新中國歷史意義的認識辨正 246

\n


\n

一、關于西藏和平解放的歷史意義與地位 246

\n


\n

二、關于西藏和平解放中的分裂與反分裂斗爭 249

\n


\n

第四節(jié) 從祖國觀認識和研究臺灣史 252

\n


\n

一、“臺獨”在歷史問題上的主要表現與危害 252

\n


\n

二、關于臺灣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255

\n


\n

 

\n


\n

第十一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中若干思潮辨析 258

\n


\n

第一節(jié) 歷史虛無主義在國史研究中的表現與實質 258

\n


\n

一、“轉換”歷史主題 259

\n


\n

二、偽造所謂“新史料” 260

\n


\n

三、偷換歷史范疇 261

\n


\n

第二節(jié) 歷史研究的“碎片化” 265

\n


\n

一、“碎片化”孤立、靜止地對待歷史 265

\n


\n

二、“碎片化”混淆歷史邏輯 266

\n


\n

三、“碎片化”為其所用地切換歷史場景 267

\n


\n

第三節(jié) 關于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關系的“否定說”與“統(tǒng)一論” 269

\n


\n

一、“否定說”的主要表現 269

\n


\n

二、“統(tǒng)一論”的基本內涵 270

\n


\n

 

\n


\n

下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基本方法

\n


\n

 

\n


\n

第十二章 國史研究的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分析方法 278

\n


\n

第一節(jié) 實事求是,全面地、辯證地看待歷史事件與人物 278

\n


\n

一、從事實出發(fā),實事求是地看待歷史 278

\n


\n

二、一分為二把握主流,全面地、辯證地看待歷史 280

\n


\n

第二節(jié) 把歷史事物放到具體歷史環(huán)境中認識 282

\n


\n

一、具體分析歷史事件及人物所處的歷史條件 283

\n


\n

二、不同歷史條件和環(huán)境下相似歷史事物作用的差異 285

\n


\n

第三節(jié) 以聯系的觀點認識歷史事物的產生和發(fā)展 286

\n


\n

一、從歷史事物內部的聯系出發(fā) 287

\n


\n

二、把握歷史事物發(fā)展的外部聯系 288

\n


\n

第四節(jié) 把歷史事物置于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認識 290

\n


\n

一、把歷史事物放到歷史的發(fā)展中考察 291

\n


\n

二、正確評判歷史事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292

\n


\n

 

\n


\n

第十三章 國史研究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 294

\n


\n

第一節(jié) 國史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 294

\n


\n

一、歸納和演繹法 295

\n


\n

二、綜合法 296

\n


\n

三、定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297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 298

\n


\n

一、定量分析方法的種類 299

\n


\n

二、定量分析方法的功用與局限性 299

\n


\n

第三節(jié) 國史研究堅持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301

\n


\n

一、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必要性 302

\n


\n

二、國史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 303

\n


\n

 

\n


\n

第十四章 國史研究的國情調研方法 305

\n


\n

第一節(jié) 國情調研對國史研究的意義與作用 305

\n


\n

一、正確認識國情的重要性 306

\n


\n

二、國史研究中國情調研方法的重要性 308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研究中國情調研的開展 310

\n


\n

一、國史研究對國情調研的需要 310

\n


\n

二、國情調研方法的實施 312

\n


\n

 

\n


\n

第十五章 國史研究的比較研究方法 317

\n


\n

第一節(jié) 比較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則 317

\n


\n

一、現代比較史學方法的產生 317

\n


\n

二、比較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原則 319

\n


\n

第二節(jié)?國史比較研究方法的運用 321

\n


\n

一、國史比較研究的類型及其特點 321

\n


\n

二、國史比較研究方法的功效與局限性 323

\n


\n

三、正確運用國史比較研究方法 325

\n


\n

 

\n


\n

第十六章 國史研究的跨學科方法 328

\n


\n

第一節(jié) 跨學科方法在國史研究中的運用 328

\n


\n

一、國史研究跨學科方法的可行性 328

\n


\n

二、國史研究中運用的跨學科方法 330

\n


\n

第二節(jié) 國史研究跨學科方法的功效與要求 332

\n


\n

一、跨學科方法的學術價值 333

\n


\n

二、正確運用跨學科方法的基本要求 334

\n


\n

 

\n


\n

第十七章 國史研究的口述史學方法 337

\n


\n

第一節(jié) 國史研究中口述史學方法的應用 337

\n


\n

一、五六十年代口述史學方法的初步運用 338

\n


\n

二、新時期以來口述史學方法的發(fā)展 339

\n


\n

第二節(jié) 口述史學方法的價值與功效 341

\n


\n

一、在國史史料領域發(fā)揮的作用 342

\n


\n

二、對國史學科發(fā)展的貢獻 344

\n


\n

第三節(jié) 口述史學方法的缺陷與對策 345

\n


\n

一、口述史學方法的缺陷 345

\n


\n

二、正確運用口述史學方法的基本原則 346

\n


\n

 

\n


\n

結?語?馬克思主義國史觀與國史理論建設 348

\n


\n

一、馬克思主義國史觀的理論基礎與范疇 348

\n


\n

二、馬克思主義國史理論建設 354

\n


\n

 

\n


\n

附?錄 358

\n


\n

繼承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治學精神與優(yōu)良學風 358

\n


\n

歷史是理論的重要源泉 363

\n


\n

推動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研究和建設,促進中國史學繁榮發(fā)展 366

\n


\n

 

\n


\n

主要參考文獻 373

\n


\n

 

\n


\n

后 記 377

\n


\n


\n

 

\n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