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的誕生曾使物質條件大為改善,推動經濟增長理所當然被視為一種正確的途徑。但在發(fā)展過程中,增長危機也相伴出現(xiàn):在國家層面導致經濟危機、貧富差距、生態(tài)災難……在社會層面,短期逐利、“經濟上的不知足”成為普遍心理。這些問題折射出更深層次的矛盾所在,也讓我們看到現(xiàn)代經濟學的掙扎之處:為什么經濟越發(fā)展,我們似乎越過不好這一生? “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曾在1930年做過一個推斷,他認為100年后,隨著經濟增長達到某種高度,人們將能過上每天工作3小時就能滿足日常需求的好的生活。這個預言幾乎是失敗的。100年快到了,我們雖然已經從短缺走向物質充裕,但卻似乎對賺錢樂此不疲,閑暇成為奢侈品,通過工作積累財富,才能帶來真實的安全感。 我們究竟擁有多少錢,才會覺得足夠過好這一生呢?答案或許取決于我們用哪種經濟學觀念看待金錢與好的生活的關系。 《金錢與好的生活》從凱恩斯時代的經濟思想追溯至古代東西方世界,對亞里士多德財富觀至現(xiàn)代經濟學各流派的觀點做了梳理。它讓我們看到,回到經濟學源頭,財富不是目的,而是實現(xiàn)和維持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勞作是為了賺錢,享受閑暇人生則出于個體的自由選擇。經濟學理應順應這一事實——讓經濟增長服務于創(chuàng)造更好的文明,不再盲目逐利造富。書中給出來“美好生活”的7個元素:健康、閑暇、生態(tài)和諧等,通過這種有道德價值的框架,來抵制我們對財富增長欲求的過度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