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通史·第二卷:多元共生(1928—1937)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通史·第二卷:多元共生(1928—1937)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通史·第二卷:多元共生(1928—1937)

定 價:¥98.00

作 者: 姚玳玫 著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8142357 出版時間: 2020-05-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 頁數: 451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通史·第二卷(1928—1937)·多元共生》從1928—1937年這一時段文學批評/研究的基本形態(tài)、“作家論”的作家歷史定位、文學文體研究的規(guī)則構建、新文學史的歷史編排等角度來展開,勾勒出了該十年文學批評/研究發(fā)展的主體脈絡和線索,呈現了新文學批評/研究實踐的豐富復雜面貌。作者不對各種批評研究成果做褒貶評價,而是讓各方批評/研究的聲音都有一席之地,強調該時期多元的文學批評研究的共生性。書稿勾勒此階段新文學批評研究的基本格局,以“作家論”為線索考察這個時期關于作家的研究,縷析了這一時期新文學問題形式的批評,探究了這一時期的新文學史寫作等問題,具有較高的史料和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通史》主編黃修己,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現為該會名譽理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組中國文學組成員,教育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學術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史和學術史。主要著作《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獲教育部優(yōu)秀社科成果二等獎)《中國現代文學發(fā)展史》《中國現代文學簡史》《20世紀中國文學史》等。其不斷思考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發(fā)展中的問題,發(fā)表大量論文,并于2017年結集成《黃修己自選集》。 姚玳玫,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民國時期海派文化/文學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新文學評價體系建構實踐研究(1928—1937)”。代表論著:《想象女性:海派小說(1892—1949)的敘事》《1933—1935:新文學史料匯編熱中的“阿英框架”》等。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重建地基:新文學理論批評的多元格局
第一節(jié)扭轉與堅持:1928年之后的新文學生態(tài)
一、強勢扭轉:以清算五四作家起步
二、重新定義“文學”:革命文學理論的提出
三、自我反省:《地泉》五序言的調整
四、時代潮流裹挾下的各方堅持
五、文藝自由論辯背景下多元局面的確立
第二節(jié)確立新坐標:社會/歷史批評引領主流
一、階級論的登臺:錢杏邨與革命文學批評
二、“為人生”傳統(tǒng)的延伸:茅盾的社會/歷史批評
三、“左翼”文藝批評路線的形成:從瞿秋白到馮雪峰
四、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落實:從胡風到周揚
第三節(jié)站在自由的角度:新文學理論批評的另一面
一、呼吁文學紀律:梁實秋的文藝理論
二、建構詩學理論:從朱光潛到梁宗岱
三、以個人的方式介入現實:沈從文的文學批評
四、我說我話:李健吾、李長之的體驗式批評
五、新文學學理研究的開端:朱自清的《綱要》

第二章“作家論”熱潮中的作家經典化實踐
第一節(jié)“魯迅”熱點、“魯迅”定位及其經典化實踐
一、 眾聲交匯中的“魯迅”熱點和“魯迅”定位
二、走進深層:魯迅作品的文本細讀與藝術評論
三、小品文熱中的“魯迅”筆法和“魯迅”象征
四、進入文學史:關于魯迅的史學定位
五、蓋棺之論與魯迅學的起步
第二節(jié)自我闡釋與他人論述:“周作人”的經典化構建
一、 唱和、生成:苦雨齋文化圈的自我彰顯
二、論辯的效應:兩種“周作人論”的交鋒及協(xié)調
三、“一座孤傲的山峰”:小品文標桿形象的確立
第三節(jié)“作家論”熱潮中的作家等級化實踐
一、時代性思想性價值優(yōu)先的“作家論”主流
二、“作家論”寫作中的幾個典型個案
三、以“女”為群的“女作家論”
第四節(jié)為歷史留“傳”
一、記人敘事之風的流行
二、亦評亦傳:關于作家的多重敘述
三、社會熱點與傳記寫作:以“丁玲事件”為例
四、自傳的史學意識和多樣化實踐

第三章新文學文體形式批評的美學規(guī)則構建
第一節(jié)小說文體批評的規(guī)則化實踐
一、“現實主義”筆法在小說美學等級中的優(yōu)勢地位
二、從形式著眼:抒情小說批評的“藝術至上”取向
三、構建小說學:以“巴金”“老舍”“新感覺派”研究為例
第二節(jié)散文新秩序的確立
一、為現代散文溯源:散文秩序化的前期工作
二、文體包含思想:雜文與小品文的價值論辯
三、散文個案研究與個人的“散文史”
第三節(jié)新詩價值再衡定與20世紀30年代的新詩批評
一、詩論詩學的多元交匯和詩群的理論表達
二、 詩評的參與:詩的觀念開拓和規(guī)則確立
三、中國詩歌會理論批評的另辟路徑
第四節(jié)戲劇批評和研究的起步
一、超越或推進:戲劇運動的理論探討
二、新劇批評的多元形態(tài)
三、規(guī)范與反規(guī)范:“曹禺”現象討論及戲劇范式重建

第四章“史”的構建與新文學的知識圖譜確立
第一節(jié)撰史:新文學的秩序設計
一、初期新文學撰史的兩種框架:運動史與創(chuàng)作史
二、新文學運動史的率先引領
三、 梳理細節(jié):新文學創(chuàng)作史的藝術倚重
四、 大學課堂上的“新文學史”
五、保守主義者的另建規(guī)則:錢基博的撰史
第二節(jié)專題研究:新文學歷史化、制度化的初期實踐
一、 專題史研究的立場和角度
二、 社團、地域研究的歷史構想
三、年度研究:編結歷史時間之網
第三節(jié)《中國新文學大系》:繪制新文學的歷史圖景
一、搭建歷史框架:理論、史料集《導論》的鋪排
二、從不同角度切入:三卷小說集《導論》的各有說法
三、構筑新文學多個側面:散文、詩、戲劇諸集《導論》的敘述
四、“選本”的歷史考慮與個人角度

余論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