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地理地理學理論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與應用

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與應用

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與應用

定 價:¥168.00

作 者: 曹升樂 等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639691 出版時間: 2020-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與應用》以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概念入手,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確定理論與方法、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技術方法、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效果評價,并結合案例進行了實踐應用?!端Y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與應用》分為四篇16章。主要為:緒論;第一篇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第二篇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應用;第三篇為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效果評價及應用;第四篇為結語。

作者簡介

暫缺《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與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義 1
1.2 國內外研究簡況 2
1.2.1 用水總量控制指標 2
1.2.2 納污總量控制指標 3
1.2.3 用水效率控制指標 4
1.2.4 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配置 5
1.2.5 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效果評價 8
1.3 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11
1.3.1 研究內容及方法 11
1.3.2 技術路線 13
第一篇 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確定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第2章 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確定方法及其應用 19
2.1 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確定方法 19
2.1.1 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確定的技術思路 19
2.1.2 狹義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的確定 19
2.1.3 嚴格意義的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計算方法 21
2.1.4 廣義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的計算方法 22
2.1.5 廣義地下水可開采量的確定 24
2.1.6 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25
2.2 膠南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26
2.2.1 膠南市基本概況 26
2.2.2 膠南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31
2.3 乳山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34
2.3.1 乳山市基本概況 34
2.3.2 多年平均情況下乳山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37
2.3.3 乳山市不同頻率、不同水平年用水總量控制指標 38
2.4 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確定方法及應用 42
2.4.1 地表水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確定方法 42
2.4.2 地下水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確定方法 44
2.4.3 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確定方法應用實例 45
2.5 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動態(tài)管理方法 56
2.5.1 年度用水控制指標動態(tài)管理的基本思路 56
2.5.2 年降水量的預測方法 56
2.5.3 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動態(tài)管理 59
2.5.4 年度用水控制指標的動態(tài)管理應用實例 60
第3章 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確定方法及其應用 65
3.1 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確定方法 65
3.1.1 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確定的技術思路 65
3.1.2 規(guī)劃年污染物排放量(處理前)預測 65
3.1.3 削減量預測 68
3.1.4 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71
3.2 膠南市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確定 74
3.2.1 膠南市規(guī)劃年污染物排放量(處理前)預測 74
3.2.2 膠南市水環(huán)境容量計算 76
3.2.3 膠南市污染物削減量預測 79
3.2.4 膠南市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84
3.3 乳山市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確定 88
3.3.1 乳山市規(guī)劃年污染物排放量(處理前)預測 88
3.3.2 乳山市水環(huán)境容量計算 90
3.3.3 乳山市污染物削減量預測 92
3.3.4 乳山市納污總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95
第4章 用水效率控制指標確定方法及其應用 99
4.1 用水效率控制指標確定方法 99
4.1.1 工業(yè)用水效率控制指標的確定 99
4.1.2 萬元GDP 取水量控制指標的確定 103
4.2 膠南市用水效率控制指標的確定 104
4.3 乳山市用水效率控制指標的確定 108
4.4 用水效率成果合理性分析 109
第二篇 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與應用
第5章 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 113
5.1 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 113
5.1.1 水資源配置的含義 113
5.1.2 水資源配置的目標任務 113
5.2 “三條紅線”與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關系 114
5.3 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 114
5.3.1 模型目標函數(shù) 114
5.3.2 模型約束條件 115
5.3.3 求解方法 118
第6章 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方案 119
6.1 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原則與思路 119
6.1.1 配置原則 119
6.1.2 配置思路 120
6.2 配置變量的確定 120
6.2.1 配置時段的選取 121
6.2.2 時段初可供水量 122
6.2.3 時段內來水量 122
6.2.4 時段內需水量 123
6.2.5 時段末可供水量 123
6.3 配置方案的確定 123
6.3.1 來水頻率與組合 123
6.3.2 需水量組合 123
第7章 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方法 124
7.1 供水水源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24
7.1.1 可供水量計算原則 124
7.1.2 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24
7.1.3 地下水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24
7.1.4 非常規(guī)水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25
7.2 需水量分析計算 125
7.2.1 需水量分類 125
7.2.2 需水量預測的理論與方法 126
第8章 膠南市城區(qū)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 131
8.1 供水水源和供水現(xiàn)狀 131
8.1.1 供水水源 131
8.1.2 城市輸水現(xiàn)狀 132
8.2 膠南市供水水源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32
8.2.1 膠南市城市水循環(huán)和水量平衡關系 132
8.2.2 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32
8.2.3 地下水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37
8.2.4 非常規(guī)水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39
8.3 膠南市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 139
8.3.1 模型目標函數(shù) 139
8.3.2 模型約束條件 139
8.3.3 求解方法 141
第9章 膠南市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方案 142
9.1 配置時段的選擇 142
9.2 配置時段初可供水量確定 142
9.3 配置時段內來水量確定 143
9.4 配置方案 143
9.4.1 轉移概率的分析 144
9.4.2 配置方案的確定 146
9.5 配置結果 146
9.5.1 方案一的配置結果 146
9.5.2 方案二的配置結果 147
9.5.3 方案三的配置結果 148
9.5.4 二次置配 150
第10章 乳山市城區(qū)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 153
10.1 供水現(xiàn)狀和供水水源 153
10.1.1 供水現(xiàn)狀 153
10.1.2 供水水源 153
10.2 龍角山水庫可供水量分析計算 154
10.2.1 入庫徑流計算 154
10.2.2 龍角山水庫時段初可供水量 163
10.2.3 蒸發(fā)計算 163
10.3 需水量分析計算 163
10.3.1 農(nóng)業(yè)灌溉用水量 163
10.3.2 水庫生態(tài)需水量 163
10.3.3 城市需水量 164
10.4 龍角山水庫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型 164
10.4.1 模型目標函數(shù) 164
10.4.2 模型約束條件 164
10.4.3 模型求解方法 165
第11章 乳山市(龍角山水庫)優(yōu)化配置方案 166
11.1 配置時段的確定 166
11.1.1 年內調節(jié)配置時段的確定 166
11.1.2 多年調節(jié)配置時段的確定 166
11.2 龍角山水庫優(yōu)化配置方案 167
11.2.1 年內調節(jié)的配置方案 167
11.2.2 多年調節(jié)的配置方案 167
11.3 龍角山水庫優(yōu)化配置結果 167
11.3.1 年內調節(jié)的配置結果 167
11.3.2 多年調節(jié)的配置結果 171
11.4 二次配置 176
11.4.1 年內調節(jié)二次配置 176
11.4.2 多年調節(jié)二次配置 177
第三篇 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效果評價及應用
第12章 水資源配置方案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83
12.1 水資源配置方案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礎 183
12.1.1 水資源配置方案效果評價的概念 183
12.1.2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183
12.1.3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方法(步驟) 184
12.2 水資源配置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84
12.2.1 確定初始評價指標體系 184
12.2.2 篩選評價指標 187
12.3 評價指標權重方法概述與選擇 189
12.3.1 主觀賦權法 189
12.3.2 客觀賦權法 190
12.3.3 組合賦權法 192
12.3.4 權重確定方法的選擇 192
第13章 水資源配置方案效果評價模型 193
13.1 評價方法概述與選擇 193
13.1.1 主成分分析法 193
13.1.2 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 193
13.1.3 模糊綜合評判法 193
13.1.4 評價方法的選擇 194
13.2 多層次模糊綜合優(yōu)選 194
13.2.1 確定方案集和指標集 194
13.2.2 確定第二層次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 194
13.2.3 對第二層次指標集方案模糊優(yōu)選 195
13.2.4 進行方案整體綜合優(yōu)選 198
13.3 山東省水資源配置方案效果評價 198
13.3.1 多層次模糊優(yōu)選計算 198
13.3.2 確定水資源配置效果最優(yōu)方案. 201
第14章 最優(yōu)方案實施效果協(xié)調性定量評估方法 202
14.1 系統(tǒng)協(xié)調性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202
14.2 水資源系統(tǒng)與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系統(tǒng)協(xié)調性定量評估方法 202
14.2.1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202
14.2.2 子系統(tǒng)綜合發(fā)展水平計算方法. 203
14.2.3 系統(tǒng)協(xié)調度計算模型 205
14.2.4 協(xié)調等級的確定 207
14.2.5 協(xié)調性定量評估計算舉例 208
14.3 供水系統(tǒng)與需水系統(tǒng)協(xié)調性定量評估方法 213
14.3.1 供水系統(tǒng)與需水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 213
14.3.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213
14.3.3 評價方法 214
14.3.4 協(xié)調性定量評估計算舉例 215
第15章 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效果評價應用實例 220
15.1 山東半島藍色經(jīng)濟區(qū)水資源系統(tǒng)與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系統(tǒng)協(xié)調性分析 220
15.2 膠南市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效果評價 224
15.2.1 水資源配置方案效果評價 224
15.2.2 水資源系統(tǒng)與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系統(tǒng)協(xié)調性分析 227
15.2.3 供水系統(tǒng)與需水系統(tǒng)協(xié)調性分析 231
15.3 乳山市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效果評價 234
15.3.1 水資源配置方案效果評價 234
15.3.2 水資源系統(tǒng)與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系統(tǒng)協(xié)調性分析 237
15.3.3 供水系統(tǒng)與需水系統(tǒng)協(xié)調性分析 241
15.4 綜合分析 244
15.4.1 水資源系統(tǒng)與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系統(tǒng) 244
15.4.2 供水系統(tǒng)與需水系統(tǒng) 245
第四篇 結語
第16章 結論與展望 251
16.1 結論 251
16.1.1 “三條紅線”確定 251
16.1.2 基于“三條紅線”的水資源優(yōu)化配置 251
16.1.3 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管理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