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導 論…………………………………………………………………… 1
章 教化(Bildung)的詞源、譯名及其核心理念 ……………… 6
節(jié) Bildung 的詞源探析 …………………………………… 6
第二節(jié) Bildung 的譯名辨析 ……………………………………11
一、教化 ………………………………………………………13
二、教育 ………………………………………………………16
三、文化 ………………………………………………………22
四、教養(yǎng)、修養(yǎng) ………………………………………………24
五、培養(yǎng)、培育、培訓 ………………………………………27
六、熏陶、陶冶 ………………………………………………29
七、構形、造形、成形、完形 …………………………………32
第三節(jié) Bildung 的核心理念 ……………………………………36
第二章 西方教化觀念隱喻模式的來源和變遷………………………41
節(jié) 古猶太教化觀:馴養(yǎng)與訓育 ……………………………42
第二節(jié) 古希臘教化觀:生長與技藝 ……………………………46
第三節(jié) 基督教教化觀:神性與種子 ……………………………51
第四節(jié) 理性主義教化觀:工匠與機械 …………………………57
第五節(jié) 浪漫主義教化觀:精神與生命 …………………………67
第三章 教化觀念的早期神學根源……………………………………73
節(jié) 人是神的肖像……………………………………………73
第二節(jié) 普羅米修斯造人…………………………………………80
第四章 教化觀念與基督教神秘主義…………………………………90
節(jié) 愛克哈特大師:靈魂之火花 ……………………………92
第二節(jié) 帕拉塞爾蘇斯:構形的力量 ………………………… 107
第三節(jié) 波墨:曙光與深淵 …………………………………… 113
第五章 教化觀念向普遍精神意義的過渡………………………… 122
節(jié) 沙夫茨伯里:普遍的人 ……………………………… 125
一、內在的形式 …………………………………………… 126
二、情感的陶冶 …………………………………………… 133
第二節(jié) 萊布尼茨:宇宙之鏡 ………………………………… 140
一、個體的基石 …………………………………………… 142
二、自我的教化 …………………………………………… 144
第三節(jié) 德意志運動…………………………………………… 147
一、溫克爾曼:模范的藝術 ……………………………… 149
二、萊辛:人類的教育 …………………………………… 153
三、維蘭德:性靈的陶冶 ………………………………… 154
第六章 教化觀念的美學、教育學與歷史哲學維度 ……………… 158
節(jié) 赫爾德:成長之鏈 …………………………………… 161
一、教化哲學的形成 ……………………………………… 163
二、達到人性的崇高教化 ………………………………… 172
三、類比:人類的真理 …………………………………… 178
四、個體與民族的統(tǒng)一 …………………………………… 186
第二節(jié) 歌德:狂飆之風 ……………………………………… 198
一、個體的無限性 ………………………………………… 200
二、原始形式 ……………………………………………… 204
三、教化的力量 …………………………………………… 210
第三節(jié) 席勒:審美教育 ……………………………………… 214
第四節(jié) 裴斯泰洛奇:大眾教化 ……………………………… 220
第五節(jié) 威廉·馮·洪堡:普遍教化 ………………………… 224
一、自我塑造與和諧整體 ………………………………… 225
二、個人與世界 …………………………………………… 229
三、異化與復歸 …………………………………………… 232
四、人類的教化 …………………………………………… 236
結語:教化觀念在現代世界的回響 ………………………………… 241
參考文獻……………………………………………………………… 245
后記……………………………………………………………………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