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依據(jù)
1.1.1 沙冬青成為學術界研究熱點
1.1.2 植物非接觸式無損傷診斷技術的急需
1.1.3 土壤真菌和內生真菌研究作為突破點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現(xiàn)實意義
1.2.2 理論意義
1.3 外研究現(xiàn)狀
1.3.1 沙冬青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1.3.2 沙冬青根瘤菌的研究現(xiàn)狀
1.3.3 沙冬青真菌的研究現(xiàn)狀
2 研究區(qū)概況
2.1 地理位置
2.2 地質地貌
2.3 氣候
2.3.1 年降雨量
2.3.2 年平均氣溫
2.3.3 年日照時數(shù)
2.3.4 年平均風速
2.4 水文
2.4.1 地表水
2.4.2 地下水
2.5 植被特征
2.6 土壤
2.7 社會經濟概況
2.8 本章小結
3 研究內容與設計方案
3.1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試驗設計和方法
3.1.1 研究方法
3.1.2 試驗設計
3.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3.2 真菌多樣性研究的實驗材料與實驗方法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方法
4 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沙冬青衰退等級劃分
4.1 結果與分析
4.1.1 沙冬青群落特征
4.1.2 不同衰退等級的沙冬青灌叢葉片溫度的變化
4.1.3 不同衰退等級的沙冬青灌叢植被蒸騰
擴散系數(shù)的變化
4.1.4 不同衰退等級的沙冬青灌叢葉片
蒸騰速率的變化
4.1.5 不同衰退等級的沙冬青灌叢葉片
氣孔導度的變化
4.1.6 不同衰退等級的沙冬青灌叢葉片
凈光合速率的變化
4.1.7 沙冬青蒸騰擴散系數(shù)hat與光合參數(shù)Pn、Gs和Tr的
相關分析及回歸模型
4.2 本章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