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本草》22卷本題為元代李杲編輯、明人李時珍參訂,但實為姚可成編輯增補的一部我國大型本草食療專著。該書匯集了明以前豐富的食療文獻,可為今后開展醫(yī)學保健事業(yè)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n全書22卷,分16部58類,載物品1704條(包括水部)。附錄《救荒野譜》王西樓60種,姚可成補遺60種,計120種。卷1~4為水部,基本包括全國的名水名泉,頗有特色。卷5~21為谷部、菜部、果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味部、草部、木部、火部、金部、玉石部、土部。卷22,攝生諸要:記載經典文獻對五味所補、所傷、所走、所忌、所宜;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對五臟補益及諸食物毒性、禁忌等原則。 \n該書集合了宋、金、元、明以來的食療研究的成果,尤其是明代醫(yī)家李時珍《本草綱目》所列食用性的物種、編寫體例乃至具體物種內容,在該書中得以直接的反映,可以認為是李時珍《本草綱目》食物成就的集中體現(xiàn)。 \n本次校點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精校精注,原文更加準確;書末附有校點后記,反映了校點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幫助讀者了解該書源流、學術價值及特點;為方便讀者閱讀檢索,本書末還附有食物名稱拼音索引。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