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釋教錄》,二十卷,分“總錄”和“別錄”兩個部分。一、總錄,即總括群經錄,以譯人為主,先后記錄了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至唐代開元十八年(730)六百六十四年間十九個朝代的一百七十六名譯經僧翻譯的經籍,共十九錄。每錄都先記朝代、都城、帝系、年號、譯家(兼及作家)人數、所譯(兼及所撰集)典籍部數卷數、存缺,然后再按譯人(及撰人)詳細記載所譯(和所撰集)的典籍、名題、卷數、譯時、譯地、筆受潤文者、單重譯等,及各人小傳。每錄之末還附有失譯的經。此外,總錄末卷即第十卷,載歷代佛經目錄,分兩類:一為古目錄,從《古經錄》至《眾經都錄》共二十五家,依費長房、《大唐內典錄》兩錄僅列各古錄名目;二為新目錄,從《眾經別錄》至《大唐內典錄》共十六家,詳述內容,重要的還略加批評,指出它的缺點??備浌仓浗浀?278部,7046卷。二、別錄,即分別乘藏錄,以經典為主,分七類:(一)《有譯有本錄》(附失譯有本),共三錄:第1是《菩薩三藏錄》,包括菩薩契經藏(即大乘經藏)、菩薩調伏藏(即大乘律藏)和菩薩對法藏(即大乘論藏);第二是《聲聞三藏錄》,包括聲聞契經藏(即小乘經藏)、聲聞調伏藏(即小乘律藏)和聲聞對法藏(即小乘論藏);第三是《圣賢傳記錄》,包括贊佛、明法、僧行、護法、外宗五類的撰集,而以梵本翻譯的放在前面,中國撰述的放在后面。經典著錄共計1124部,5048卷。(二)《有譯無本錄》(附失譯缺本),是大小乘三藏經典及圣賢集傳名存本闕的目錄。此錄的分類法和前一錄相同。經典著錄共計1148部,1980卷。(三)《支派別行錄》,是從大部中抄出的一向單獨流行的大小乘三藏經典及圣賢集傳的目錄。經典著錄共計682部,812卷。(四)《刪略繁重錄》,是各經錄里同本異名或廣中略出誤為別種,而實際應該刪去的各書目錄,分為四類:從大部譯典中抄出而舊錄誤為獨立翻譯的、異名同本的經典而舊錄誤為別本的、同一本經而舊錄數處重出的、合為一部而零本重出的。經典著錄共計147部,408卷。(五)《補闕拾遺錄》,凡舊錄(主要是《大周錄》)闕載或新譯未及入藏的,都另編為本錄,依次為舊譯大乘經律論、小乘經律、賢圣集傳,新譯大乘經律論、小乘經律、賢圣集傳,戒律羯磨,此方撰集傳記。經典著錄共計306部,1111卷。(六)《疑惑再詳錄》,記載真?zhèn)慰梢缮写级ǖ慕浀?,?4部,19卷。(七)《偽妄亂真錄》,記錄后人隨意編造偽撰的經典,共392部,1055卷,分為十三類:第1,以前諸錄均未記載,智升新加搜集的偽經;第二,苻秦《道安錄》中的偽經;第三,梁《僧祐錄》中的偽經;第四,蕭齊道備偽撰經;第五,蕭齊僧法尼誦出經;第六,元魏孫敬德的夢授經;第七,梁沙門妙光的偽造經;第八,隋《開皇眾經錄》中的偽經;第九,隋《仁壽眾經錄》中的偽經;第十,《大唐內典錄》中的偽經;第十一,《大周刊定錄》中的偽經;第十二,隋沙門信行的《三階集錄》;第十三,各種名濫真經或雜揉異義的偽抄經。以上各錄屬全書前十八卷。Z后的卷十九為大乘經律論入藏錄,卷二十為小乘經律論及賢圣集傳入藏錄。入藏經典總計1076部,5048卷(這和《有譯有本錄》相同,但部數有異),480帙。本次點校,以《磧砂藏》本為底本,校之以《趙城金藏》(據《中華大藏經》)、《高麗藏》、《資福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嘉興藏》、《清藏》和《四庫全書》本,并吸收了《中華大藏經》、《大正藏》本校勘記中《普寧藏》本的校記。本書版本屬于兩個系統(tǒng),其中,卷一九和卷二〇的兩個系統(tǒng)差異較大,所以,這兩卷的《高麗藏》本(校之以《金藏》本)被收作附錄。日本有大治二年法隆寺本,僅存第十五卷一卷,本次整理亦酌情采校。另有作者傳記和有關本書的歷代評論等資料附于書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