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軍事軍事歷史/紀實結構與選擇:馬克思主義人的生命本體論新探索

結構與選擇:馬克思主義人的生命本體論新探索

結構與選擇:馬克思主義人的生命本體論新探索

定 價:¥98.00

作 者: 陳秉公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文庫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0244402 出版時間: 2017-06-01 包裝:
開本: 異16開 頁數(shù): 41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為主題,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發(fā)展的成果為基礎,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性、本質性、實踐性問題的研究為主線,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基礎理論問題,如為什么會產(chǎn)生、存在和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怎樣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根源、科學內(nèi)涵、現(xiàn)象本質、價值形態(tài)、主客體關系、矛盾規(guī)律、目標定位、內(nèi)容結構、原則方法、評估反饋、發(fā)展趨勢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探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的研究視閾,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國家核心價值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項目首席專家,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學術委員會顧問,三次被遴選為“當代中國杰出社會科學家”。兼任吉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多所學院名譽院長,以及20余所高??妥淌?。學術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人類學、思想政治教育學,教育學。出版專著21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等雜志發(fā)表論文150余篇。三部專著被審定為全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專著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二等獎)3項,其它省部級政府獎(一、二等獎)16項。連續(xù)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10余項。曾原創(chuàng)性提出“結構選擇論”人學理論、“馬魂、中根、西鑒,三化一脈,今中建構”文化發(fā)展道路、“國家核心價值‘高勢位’建構”理論、完整人格教育理論等。

圖書目錄

一、導論:怎樣破譯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
(一)人的生命本體論:從“二元論”到“二重性”
(二)中外學者對人的生命本體所做的探索
(三)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共時態(tài)存在
(四)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歷時態(tài)存在
(五)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交互關系態(tài)存在
(六)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屬人特性與功能
(七)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的前提性理論啟示
二、“結構選擇論”的理論基礎與思維方式
(一)“結構選擇論”的理論基礎
(二)“結構選擇論”的知識借鑒
(三)“結構選擇論”的思維方式
三、人的生命本質:實踐主體
(一)人的實踐生命
(二)人的現(xiàn)實生命
(三)人的主體生命
(四)人的“二重生命”
四、人的生命本體:“結構與選擇”
(一)人的生命本體理論的若干模式
(二)“結構與選擇”概念及其規(guī)定性
(三)“結構與選擇”的整體規(guī)定性
(四)“結構與選擇”的內(nèi)在關系
(五)“結構與選擇”的功能
(六)對兩種“生命本體論”的評析
五、人格結構
(一)人格概念
(二)人格結構理論的若干模式
(三)人格結構的概念、特點與功能
(四)人格的基本結構
六、人格需要力
(一)人格需要力概念
(二)人格需要力結構
(三)人格需要力的特性
(四)人格需要力的功能
七、人格判斷力
(一)人格判斷力概念
(二)人格判斷力結構
(三)人格判斷力的特性
(四)人格判斷力的功能
八、人格行為選擇
(一)人格環(huán)境力
(二)人格行為選擇
九、人格結構形成的歷程與成因
(一)人類人格結構的形成歷程
(二)個體人格結構的成長過程
(三)人格的年齡階段性特征
(四)人格結構形成的原因
十、類群結構與選擇
(一)普遍 “類群”概念的空缺及其危害
(二)類群的概念及種類
(三)類群結構理論的若干模式
(四)類群的基本結構
(五)類群主體力
(六)類群文化力
(七)類群行為選擇
十一、類群價值“高勢位”建設
(一)類群價值系統(tǒng)概念與內(nèi)涵
(二)類群價值系統(tǒng)的結構、特性與功能
(三)類群價值系統(tǒng)“高勢位”建設概念與依據(jù)
(四)類群價值系統(tǒng)“高勢位”建設的目標
(五)類群價值系統(tǒng)“高勢位”建設的“馬魂、中根、西鑒”方針
(六)類群價值系統(tǒng)引領多元價值觀的方式
十二、“完整人格”建構
(一)先秦時期的人格多樣化局面
(二)中國傳統(tǒng)儒家理想人格模式
(三)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格模式的演變
(四)當代中國理想人格模式與副現(xiàn)代人格
(五)當代中國人格的四個層次及其規(guī)定性
(六)對教育理念的反思與建構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