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動力工程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

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

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

定 價:¥128.00

作 者: 丁建寧 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2349569 出版時間: 2019-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技術》介紹了幾種典型高效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結構、關鍵制造技術及發(fā)展趨勢,重點分析了電池效率損失因素,以及提高電池轉換效率的技術途徑。本書共分為6章,第1章緒論,介紹了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理論基礎、電池效率損失機制以及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關鍵工藝進展。第2章p型鈍化發(fā)射極及背面接觸(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介紹了PERC太陽能電池發(fā)展歷史,重點分析了p型PERC太陽能電池制造關鍵工藝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對化學返刻調(diào)控選擇性發(fā)射極摻雜濃度分布和背面反射及疊層鈍化層的制備與調(diào)控進行了詳盡分析。第3章n型鈍化發(fā)射極背面局部擴散(PERL)和鈍化發(fā)射極背面整面擴散(PERT)結構太陽能電池技術,介紹了n型PERL和PERT結構太陽能電池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了PERT結構n型太陽能電池器件模擬及結構設計,重點分析了n型太陽能電池復合模型和電池電阻分析模型,對PERT結構n型電池工藝開展了詳細的研究,包括絨面制備技術、關鍵金屬化工藝、p型及n型摻雜等,最后對電池的制備和性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討論。第4章硅基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技術,介紹了非晶硅/晶體硅異質結(SHJ)技術發(fā)展歷程、原理與結構及SHJ太陽能電池的制造工藝與關鍵技術,對SHJ太陽能電池發(fā)展進行了展望。第5章n型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OPCon)太陽能電池技術,介紹了TOPCon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歷程,詳細分析了隧穿氧化層和多晶硅薄膜層對電池性能的影響。第6章背結背接觸(IBC)太陽能電池技術,介紹了IBC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特征和IBC太陽能電池制造的關鍵工藝技術,介紹了IBC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展望。 本書可供光伏行業(yè)的科研人員和工藝人員參考學習,也可供各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學習。

作者簡介

  丁建寧,江蘇大學,副校長,教授,主持86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等課題30余項,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79篇,其中SCI收錄203篇,出版著作5部,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55件。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
1.1 引言 / 2
1.2 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理論基礎 / 6
1.2.1 工作原理 / 6
1.2.2 參數(shù)的測量及計算 / 12
1.3 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效率損失機制 / 15
1.3.1 光學損失 / 16
1.3.2 電學損失 / 17
1.4  界面鈍化結構 / 20
1.5 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關鍵工藝進展 / 24
1.5.1 拋光去損傷工藝 / 24
1.5.2 制絨工藝 / 25
1.5.3 擴散工藝 / 27
1.5.4 鈍化技術 / 28
1.5.5 介質膜開膜工藝 / 31
1.5.6 金屬化工藝 / 32
參考文獻 / 33

第2章p型鈍化發(fā)射極及背面接觸(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 40
2.1 PERC太陽能電池的發(fā)展歷程 / 41
2.2 p型PERC太陽能電池制造關鍵工藝 / 43
2.2.1 選擇性發(fā)射極的制備 / 43
2.2.2 背面鈍化膜的結構與制備 / 49
2.2.3 背面局域金屬接觸技術 / 53
2.3 化學返刻調(diào)控選擇性發(fā)射極摻雜濃度分布研究 / 55
2.4 背面反射及疊層鈍化層研究 / 68
2.4.1 背面反射結構研究 / 68
2.4.2 背面疊層鈍化膜的研究 / 73
2.5 背面局域接觸圖形研究 / 77
2.6 背面局部硼激光摻雜研究 / 86
2.7 p型多晶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 / 93
2.8 p型PERC雙面太陽能電池技術 / 100
2.9 p型PERC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展望 / 105
參考文獻 / 105

第3章n型鈍化發(fā)射極背面局部擴散(PERL)和鈍化發(fā)射極背面整面擴散(PERT)結構太陽能電池技術 111
3.1 n型PERL和PERT結構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歷程 / 112
3.2 PERT結構n型太陽能電池器件模擬及結構設計 / 118
3.2.1 前表面絨面形貌的影響和減反膜系的設計 / 118
3.2.2 太陽能電池復合模型研究 / 121
3.2.3 n型太陽能電池電阻分析模型研究 / 123
3.3 PERT結構n型太陽能電池工藝研究 / 129
3.3.1 絨面制備技術研究 / 129
3.3.2 關鍵金屬化工藝研究 / 138
3.3.3 p型及n型摻雜研究 / 140
3.4 太陽能電池制備及性能分析 / 143
3.4.1 太陽能電池制備與性能 / 143
3.4.2 太陽能電池復合損失分析 / 145
3.4.3 太陽能電池串聯(lián)電阻損失分析 / 146
3.4.4 太陽能電池光學損失分析 / 147
3.5 n型PERL和PERT結構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展望 / 150
參考文獻 / 151

第4章硅基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技術 154
4.1 SHJ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歷程 / 155
4.2 SHJ太陽能電池原理與結構 / 156
4.2.1 太陽能電池結構基礎 / 156
4.2.2 半導體異質結基礎 / 158
4.2.3 SHJ太陽能電池結構與原理 / 161
4.2.4 SHJ太陽能電池中載流子輸運機制 / 165
4.2.5 SHJ太陽能電池特點 / 167
4.3 SHJ太陽能電池制造工藝與關鍵技術 / 169
4.3.1 濕化學處理 / 169
4.3.2 非晶硅沉積 / 170
4.3.3  透明導電薄膜沉積 / 171
4.3.4 電極沉積 / 172
4.4 SHJ太陽能電池性能分析 / 173
4.4.1 載流子壽命 / 173
4.4.2 短路電流 / 174
4.4.3 開路電壓 / 175
4.4.4 填充因子 / 175
4.5 SHJ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展望 / 177
參考文獻 / 177

第5章n型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OPCon)太陽能電池技術 181
5.1 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歷程 / 182
5.2 隧穿氧化層的影響 / 185
5.2.1 SiO2層對鈍化及磷擴散過程的影響 / 187
5.2.2 SiO2層對接觸電阻率的影響 / 192
5.3 多晶硅薄膜層的影響 / 193
5.3.1 多晶硅薄膜的制備研究 / 193
5.3.2 多晶硅薄膜層厚度對鈍化的影響 / 195
5.3.3 多晶硅薄膜的摻雜對鈍化接觸結構的影響 / 197
5.4 鈍化接觸結構光學特性 / 201
5.5 n型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制備及性能研究 / 205
5.5.1 太陽能電池的制備 / 205
5.5.2 太陽能電池電性能分布與數(shù)據(jù)分析 / 214
5.5.3 太陽能電池FCA分析 / 215
5.5.4 太陽能電池復合電流分析 / 216
5.5.5 太陽能電池的衰減測試 / 217
5.6 n型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展望 / 219
參考文獻 / 222

第6章背結背接觸(IBC)太陽能電池技術 226
6.1 IBC太陽能電池的發(fā)展歷程 / 228
6.2 IBC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特征 / 233
6.3 IBC太陽能電池制造的關鍵工藝技術 / 234
6.3.1 前表面陷光和鈍化技術 / 235
6.3.2 背表面摻雜技術 / 237
6.3.3 金屬化接觸和柵線技術 / 239
6.4 IBC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展望 / 240
參考文獻 / 24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