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布爾克的“問責三角”理論與漢納謝克的“問責四要素”理論所構建起來的認識論框架,按照以國家取向、專業(yè)取向、市場取向為經,以問責的總體目標、基本標準、評估工具、結果獎懲為緯的整體框架,對美國教師質量問責理論與實踐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分析。本書對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師質量問責體系有積極的借鑒意義。第一,就政府主體和政策領域而言,有助于以更為系統(tǒng)和綜合的視野來審視和反思我國的教師質量問題,進一步規(guī)范我們在教師質量及其相關領域的政策設計和實踐,如教師教育標準體系、教師教育認證與評估、教師質量評估與監(jiān)測等相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等等,并強化不同教師政策之間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第二,就教師教育者和教師教育領域而言,有益于教師教育院校及教師教育者接納質量話語,形成質量意識,圍繞提高教師質量的主題和問題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創(chuàng)新性地設計教師教育項目,探索構建高質量的教師教育模式,最終以高質量的教師教育來支撐教師培養(yǎng)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