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世界各國法律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研究

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研究

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研究

定 價:¥31.00

作 者: 楊曉秋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法律溯源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077138 出版時間: 2017-08-01 包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7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研究/法律溯源叢書》的研究路徑是從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相關規(guī)定及各類判例判牘入手,展現(xiàn)該時期刑事證據制度和司法實踐實際狀況,并分析這一時期證據特點,尤其是證據屬性所呈現(xiàn)出的特點。并將制度本然與司法實然進行比對、印證,以揭示明清刑事證據制度法律規(guī)定與司法實踐相背離,即證據合法性受到沖擊之現(xiàn)象。并主要采用了三種研究方法:其一,歷史學與法學相結合之分析方法。本課題在論證過程中采納歷史學與法學相結合之分析方法,試圖還原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的歷史真實與法律真實。首先,秉承“論從史出”觀點,以歷史事實為考察根據。就明清證據制度而言,對于條文引述、具體訴訟案件解析及司法官吏經驗總結,均以歷史資料為依據。其次,使用法學,尤其是證據法學分析方法,架構、整合相關歷史資料,厘清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特點及其遞進演化關系,摒棄以往研究中的一些偏見。其二,社會學研究方法。法律是社會產物,法律制度為一種社會制度,法律規(guī)范為一種社會規(guī)范,其與政治制度、思想道德、風俗習慣均有密切關系。因而,要運用社會學分析方法,在研究證據制度時,著力挖掘其運行背后政治、思想、道德、風俗、習慣、文化、心理等影響因素,從而好地反映制度背后社會和生活實景,為把握證據制度及其實際運行狀況提供理論支撐。其三,比較研究方法。比較研究是學術創(chuàng)作基本方法之一。《明清刑事證據制度研究/法律溯源叢書》以古代刑事訴訟程序為線索,不僅將明清刑事證據理念、證據種類及具體運用進行橫向比較,而且與唐宋相關制度規(guī)定進行縱向比較,以突出各自特點,并體現(xiàn)明清刑事證據制度與前朝相比發(fā)生的變化,揭示中國古代刑事證據制度演化軌跡。另外,將該時期內刑事證據制度層面之條文與實踐層面之刑事證據運用相比較,意在展現(xiàn)“實然”的司法場景。

作者簡介

  楊曉秋,女,法學博士,蚌埠學院法學副教授。1995年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專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2001—2004年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攻讀研究生,并于2004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民商法。2014年于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獲得法學博士學位?,F(xiàn)任蚌埠學院經濟與管理系黨總支書記。曾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發(fā)表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總序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基本概念釋義
第一節(jié) 證據
第二節(jié) 刑事證據
第二章 刑事司法基本理念
第一節(jié) 慎
第二節(jié) 中
第三節(jié) 平
第四節(jié) 權
第三章 中國傳統(tǒng)刑事證據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jié) 先秦刑事證據制度
第二節(jié) 秦漢刑事證據制度
第三節(jié) 唐宋刑事證據制度
第四章 明清刑事證據類型
第一節(jié) 口供
第二節(jié) 實物證據
第三節(jié) 勘驗結論
小結
第五章 刑事證據采集
第一節(jié) 口供采集
第二節(jié) 實物證據采集
第三節(jié) 勘驗結論采集
小結
第六章 以證據為核心之刑事審判
第一節(jié) 證據為案件準理依據
第二節(jié) 證據為案件定性依據
第三節(jié) 證據為定罪依據
第四節(jié) 證據狀態(tài)與案件審理結果關系
第五節(jié) 影響法官運用證據之因素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