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歷史人物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定 價:¥98.00

作 者: 林乾,遲云飛 著
出版社: 百花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30677407 出版時間: 201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80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才是真正的曾國藩! 在曾國藩的身上幾乎可以看到每一個平凡人的際遇。 他沒有顯赫的家世,才智在同時代人中也并不突出;他也曾懶惰、耽于玩樂、傲慢,有明顯的人性弱點;他一生處于“拂逆”之中,“困頓”二字幾乎成了他半生的腳注;他一肚子經(jīng)世學問,卻偏偏遇到了中國“五千年未有之新變局”。 即使才智平庸,“諸賢杰中zui鈍拙”,即使一生拂逆,這樣的曾國藩,最終還是完成了自我蛻變,就好像每一個平凡卻又不甘平凡的人的自我奮力與涅槃。 《曾國藩大傳》為清史專家林乾、遲云飛撰寫的曾國藩傳記。全書以曾國藩日記、家書、奏稿等扎實的一手史料為基礎,為讀者細致勾畫了一位富有人味兒、復雜、多面的曾國藩,為讀者完整呈現(xiàn)了曾國藩61年逆風飛揚的生命歷程。全書同時講述了曾國藩與李鴻章、左宗棠、恭親王奕等人的交往過程,為讀者呈現(xiàn)了晚清復雜的政治、社會格局。

作者簡介

  林乾,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典志組專家,曾國藩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F(xiàn)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雍正十三年》。著有《康熙懲抑朋黨與清代極權政治》《清通鑒·康熙朝》《中國司法制度史》《雍正十三年》《曾國藩大傳》(合著)等。遲云飛,歷史學者?,F(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攻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主要研究清末新政改革、民國初年政治變革。著有《宋教仁與中國民主憲政》、《宋教仁思想研究》、《曾國藩大傳》(合著),編著有《清通鑒》(合著)、《清史編年》(第12卷),發(fā)表學術論文約百篇。

圖書目錄

上冊
章一 業(yè)農(nóng)世家,艱巨付兒曹
但以箕裘承祖澤
孝聞鄉(xiāng)里的父親
性格剛毅的母親
曾門家法的傳人

章二 景仰鄉(xiāng)賢,躋身士林路
湖南與湖南人
陶澍與湖南經(jīng)世派的崛起
早年兩知己
曾門第一個進士

章三 銳意功名,閱經(jīng)世文章
圣賢英雄皆可為
砥礪人生的師友
改易品性的艱難歷程
得不到“炭敬”的窮翰林
理學之外的經(jīng)世學問

章四 走向高官,日進安民策
37歲的部級高官
關注巨變,厭惡官場
高位不失書生本色
署理部務,每日“自課八事”
陳民間疾苦,指皇帝缺失

章五 生死不棄,文人領山農(nóng)
不忍坐視桑梓之痛
別開生面,赤地立新
取法“戚家軍”
精神訓練與思想灌輸

章六 場面狹小,人事兩茫茫
越俎代庖,不避嫌怨
群疑眾謗,移師衡州
籌辦水師,意在長江
營壘內(nèi)部的矛盾
潛龍在淵,四拒旨令

章七 初試鋒芒,屢敗且屢戰(zhàn)
傳檄出師,“勝過百萬兵”
出師不利,首次自殺
咬牙立志,整軍妙高峰
左、胡相助,“引用一班正人”
攻取武漢,有功不賞
言辭激烈,重劾崇綸
調(diào)和諸將,胡林翼撫鄂
“東南大局,似有轉(zhuǎn)機”

章八 困頓江西,艱難受辱時
兵敗湖口,再次自殺
惶惶終日,塔齊布之死
“聞春風之怒號,寸心欲碎”
仰食他人,艱難經(jīng)營
同年反目,參奏陳啟邁
羅澤南援鄂
羅澤南之死
蓄勢待機,曾家軍入贛

章九 一生三變,大徹大悟
“家門有大故,游子心不安”
委曲心事,委軍守制
反躬自省,全無是處
身在純廬,心系軍旅
國需報銷,為部費發(fā)愁
追思先人,改葬父母
朝野奏起,重返軍營

下冊
章十 歷盡艱辛,方有立足地
援浙援閩,均未成行
三河慘敗,精銳盡失
磨礪人才,李鴻章入幕
不去四川當“作客”
兵分四路,“辦竊號之賊”
初戰(zhàn)太湖,進圍安慶
署理江督,“天意豈有轉(zhuǎn)乎”?

章十一 運籌帷幄,安慶為重心
欽差大臣走穩(wěn)著
總督立規(guī)矩,政事新氣象
曾國藩大開口,左宗棠出山
身困祁門,進退維谷
應否“勤王”,左右為難

章十二 攻取安慶,受命轄四省
旋轉(zhuǎn)之機,取勢千里之外
大戰(zhàn)敗英王
人琴并亡,為胡林翼請功
關注朝局,“虛望太隆”

章十三 天京城下,如臨淵履冰
謀取江浙,別立淮軍
“中華之難,中華當之”
態(tài)度強硬,解散“阿思本艦隊”
曾國荃孤軍逼金陵
驚心動魄的四十六天

章十四 東南無主,不問鼎輕重
緊縮包圍圈,圍死金陵城
凄風腥雨秦淮河
殺李秀成之迷
部屬“勸進”,撲朔迷離

章十五 持盈保泰,功高不震主
亂世功名,尤為難處
推權讓利,老莊學說最好
韜光養(yǎng)晦,留淮裁湘
曾、左齟齬,留下百年謎底
“重整河山”,勉力為之

章十六 剿捻失敗,黯然回兩江
僧王戰(zhàn)死,奉旨平捻
萬難迅速出征
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
降伏悍將,約法三章
防河不成,師老無功
疑謗叢集,求退圖保全
位高權重,難以息肩

章十七 倡辦洋務,“為中國自強之本”
近逼臥榻,數(shù)千年未有之變局
師夷長技以制夷!
設廠制造,“為中國自強之本”
中國第一批公派留學生
開歷史先河與不可克復的矛盾

章十八 勉為其難,任直隸總督
晉見慈禧,位列漢大臣之首
改造綠營,興辦練軍
清理積案,整肅吏治
興修水利,防杜河患

章十九 辦理教案,“論理”“論勢”兩為難
天津教案,震動朝野
不吝一死,再立遺囑
左右為難,委曲求全
謗議叢積,眾矢之的
曾國藩的外交方針
悵惘無限,三任江督

章二十 毀譽不計,憂江山傾圮
審定“刺馬奇案”
整軍經(jīng)武,致力自強
“日夜望死,憂見宗社之隕”
痛自刻責,期待“三不朽”
長逝金陵,生榮死亦哀

章二十一 功業(yè)文章,影響過百年
經(jīng)世求變,近代儒宗
兵為將有,外重內(nèi)輕
滿漢力量對比的變化
湖湘文化之傳承
青年毛澤東,“獨服曾文正”

章二十二 是非成敗,蓋棺不定論
說曾國藩的評價
中興以來,一人而已!
“讞之則為元兇”
成功的軍事家
精神楷模
毛澤東與蔣介石
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的劊子手
港臺學者的見解
馮友蘭先生的新觀點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