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引論:境界形而上學
一、一個哲學命題的分析:實事求是
(一)實事求是與真善美
(二)實事求是與人的主體性
(三)實事求是與工夫
二、真善美信及其境界
(一)真的境界
(二)善的境界
(三)美的境界
(四)信仰的境界
三、中西思維方式之差異及其影響
(一)學與覺
(二)對象思維與非對象思維
(三)上帝與性理
四、儒家工夫、境界、本體的同一
(一)學在工夫
(二)孔顏境界
(三)性理本體
五、儒家的“性”與“天道”說
(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二)“天”“命”的超越性
(三)“天道”的價值性
(四)“道不遠人”
(五)“性即天道也”
六、郭店楚簡中的儒家道德“性”“命”
(一)“凡人情為可悅也”
(二)“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三)“窮達以時”
七、道家之“道”
(一)“道”不可道
(二)“道”是“上善”
(三)“道”是“自然”
(四)“道”是“玄德”
(五)“道”是“在”
八、“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一)人間即世
(二)狂狷在此
(三)齊物所在
(四)逍遙自在
(五)真人真知
九、論魏晉玄學中的“自然”境界
(一)“道”之“自然”
(二)“自然”之“無妄然”
(三)“自然”之“超然”
(四)“自然”之“必然”
(五)“自然”之“道”
十、《肇論》的境界哲學
(一)不真故空
(二)物本不遷動靜亦空
(三)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十一、“應無所住生其心”
(一)佛陀機緣
(二)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三)無念無相無住
(四)頓悟頓修與漸悟漸修
十二、“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
(一)“無意為善”
(二)“性即天道也”
(三)“誠明”之境
(四)“兼體不累”
(五)“變化氣質”
十三、“窮神知化”
(一)“神化”的意義
(二)“神化”的境界
(三)“化”與“成性”
(四)何以“化”成
十四、“太虛即氣”
(一)“太虛即氣”的緣起
(二)“太虛即氣”的意蘊
(三)“太虛即氣”的不同詮釋
十五、“天人本只一理”
(一)對朱子的評價
(二)“理”是實在亦是境界
(三)“心統(tǒng)性情”
(四)“為仁由己”
(五)“天即人,人即天”
十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一)“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
(二)“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
(三)“切己自反”
(四)道外無事事外無道
十七、“天地我立,萬化我出”
(一)境界形而上學
(二)“自得”之學
(三)“主靜”工夫
(四)“自然”之境
十八、“隨處體認天理”
(一)學承白沙融冶諸家
(二)“隨處體認天理”
(三)“勿忘勿助長”
(四)“宇宙間一我與天地也”
十九、“重功夫而不重效驗”
(一)生命之學
(二)工夫之學
(三)本體、境界與工夫
二十、“六經責我開生面”
(一)上承橫渠之學
(二)“無有一極也,無有不極也”
(三)“性日生日成”
(四)“由仁義行”
二十一、“極高明而道中庸”
(一)崇尚理性
(二)覺解人生
(三)天地境界
(四)修辭立誠
二十二、生命的學問
(一)“形而上學”釋義
(二)中西形而上學之異
(三)道家境界形而上學
(四)儒家境界形而上學
(五)佛家境界形而上學
(六)智的直覺
二十三、“直道而行”
(一)學品即人品
(二)學兼賅知行
(三)唯物、理想與解析
(四)批評唯心主義
(五)天人合一境界
二十四、智慧之學與自由個性本體
(一)學問緣起
(二)實踐唯物之路
(三)理性直覺
(四)化理論為德性
(五)平民化的自由人格
二十五、死亡是一種境界
(一)儒家的生死觀
(二)佛家的生死觀
(三)道家的生死觀
(四)存在主義的生死觀
結語:生命的根基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