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如何看待傳統(tǒng)與當代
革命記憶下的當代表達
創(chuàng)作說明
專案 回看延安文藝政策與影響
延安時期的文藝政策
藝界暢談
“行人”學術研討會
宋偉光訪談李象群
當代藝術的實驗性與世界性
——李象群作品觀感
我的創(chuàng)作歷程
李象群藝術歷程年表
附:延安時期文藝政策大事記及綜述
權威與形象的重建
創(chuàng)作說明
這不是慈禧
傳統(tǒng)與體制的反思
創(chuàng)作說明
專案 建筑與體制
國家政權的構成、顯現與文化傳統(tǒng)
專題研究
李象群的城市模型《大紫禁城》:
接近、評論和三個圖解
藝術與政治的辯證關系
——從文藝復興人物胸像到李象群的作品
印度藝術中神意的表達
策展對話
策展對話—展覽的形成
前作者、不平衡的歷史感、文獻意識
—2012 年 4 月 4 日,李象群與朱青生的首次對話
呈現、刺激、感覺學
—2012 年 6 月 10 日雙方團隊在北大燕南園談話
細節(jié)、乾坤、行人
—2012 年 7 月 8 日李象群工作室討論
人性、政治理想、行到此處
—2012 年 8 月 12 日 798 李象群工作室談話
在展場
—2012 年 8 月 15 日中國美術館談話
當代性、歷史與個體、潛在權力與城市
—2012 年 9 月 2 日 798 李象群工作室溫成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