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先通過概覽中國法上違約金制度在規(guī)范、學說與實踐三個層面的現況,提取形成違約金構造圖的四個主題,即:違約金的功能定位、類型構造、給付效力、司法調整,再依據主題間的邏輯關聯(lián),從宏觀、中觀到微觀分別探討,最后就中國法上較具特色的法定違約金制度作補充專論。此外,考慮到本書關注中國現行法規(guī)范適用的立場,特設“附章”收錄作者針對《合同法》第114條的條文評注。回顧本書探討的諸項主題,不難發(fā)現,從雙重功能的定位到法定模范類型與意定類型的區(qū)分,從違約金與相關制度的體系互動到司法權介入調整的問題,甚至約定違約金和法定違約金在規(guī)范思路上的差異,無一不圍繞著一個永恒的追問:民法究竟應該如何到位而又妥當地落實私法自治?本書的整體性研究所力圖呈現的,正是這一追問照射進違約金制度板塊內的斑斕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