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與方法論研究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與方法論研究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與方法論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胡阿祥,顏岸青 著,葉繼元 編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學術規(guī)范與學科方法論研究和教育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5199400 出版時間: 2018-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與方法論研究)/“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學術規(guī)范與學科方法論研究和教育叢書》圍繞歷史學科本質和學科基本問題,梳理具體學科的學術史,以便完整清晰的梳理學科發(fā)展的脈絡,呈現(xiàn)學科發(fā)展過程中不同學派和流派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及其影響。介紹了“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概述”、“歷史學基本研究規(guī)范”、“歷史學研究程序規(guī)范”、“歷史學寫作規(guī)范”、“歷史學引文規(guī)范”、“歷史學成果發(fā)表規(guī)范”、“歷史學學術批評與學術評價規(guī)范”、“”歷史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等。

作者簡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所長。六朝博物館館長,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講壇”主講人,書香江蘇形象大使。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榮譽副會長,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會長。主要學術領域為中國中古文史、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地名學。顏岸青,1990年生,安徽合肥人。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法規(guī)室工作人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歷史地理學。葉繼元,南京大學特聘教授,信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圖書檔案系主任、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國家創(chuàng)新基地副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索引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圖情工委期刊會副會長兼首席專家,美國《歷史文摘》(Historical Abstracts)編輯顧問(1991-1997),美國Kansas大學訪問學者(1999-2000),美國Drexel大學講座教授和高級訪問學者(2006)。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主要著作有《核心期刊概論》、《學術規(guī)范概論》、《期刊信息資源建設研究》、《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布局研究》、《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探討》等。多次獲教育部、江蘇省優(yōu)秀成果獎和指導博士、碩士、學士論文獎?!缎畔z索導論》、《信息組織》曾獲“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研究領域為期刊與信息資源建設、圖書館學理論、引文分析、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評價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概述
1.1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的界定
1.1.1 學術
1.1.2 規(guī)范
1.1.3 學術規(guī)范
1.1.4 學術共同體
1.1.5 研究范式
1.2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的內容
1.3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的目的
1.3.1 保障學術傳承
1.3.2 促進學術交流
1.3.3 推動學術創(chuàng)新
1.4 歷史學學術規(guī)范的作用
1.4.1 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學術生態(tài)圈
1.4.2 有利于提升學術研究水平
1.4.3 有利于提升中國歷史學科的國際認可度
第2章 歷史學基本研究規(guī)范
2.1 歷史學科的基本概念
2.1.1 歷史
2.1.2 歷史學
2.1.3 歷史觀
2.2 歷史學科的基礎理論與優(yōu)良傳統(tǒng)
2.2.1 歷史學的基礎理論
2.2.2 歷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2.3 歷史學科的基本內容
2.3.1 歷史學學科體系
2.3.2 歷史學科的核心要素
2.3.3 歷史學的學科性質
2.4 歷史學科的基本建制
2.4.1 歷史學學術發(fā)展簡史
2.4.2 歷史學教育
2.4.3 歷史學學術團體
2.4.4 歷史學學術刊物
2.5 歷史學科的基本研究操守
2.5.1 學術道德
2.5.2 學術自由
2.5.3 學術交流
2.5.4 學術平等
2.5.5 學術傳承
2.5.6 學術創(chuàng)新
第3章 歷史學研究程序規(guī)范
3.1 基本概念
3.1.1 研究程序
3.1.2 歷史學的研究程序
3.2 選題的基本要求
3.2.1 選題的常見問題
3.2.2 問題成因分析
3.2.3 選題的程序規(guī)范
3.3 文獻調研與資料收集的基本要求
3.3.1 歷史學科所包含的文獻資料種類
3.3.2 文獻資料調研的方法
3.3.3 文獻資料檢索的途徑
3.4 研究設計的基本要求
3.4.1 歷史學研究設計的基本格式
3.4.2 開題報告設計規(guī)范
3.4.3 開題報告舉例
3.4.4 項目申報書設計規(guī)范
3.4.5 項目申報書《課題論證》舉例
第4章 歷史學寫作規(guī)范
4.1 標題的撰寫要求
4.1.1 主標題撰寫要求
4.1.2 副標題撰寫要求
4.1.3 層次標題撰寫要求
4.2 摘要的撰寫標準
4.2.1 中文摘要的撰寫標準
4.2.2 英文摘要撰寫的一般要求
4.3 關鍵詞的選用
4.4 責任者署名的要求
4.4.1 基本概念
4.4.2 歷史學科責任者署名的基本規(guī)范
4.5 致謝注意事項
4.5.1 致謝的對象
4.5.2 致謝的內容
4.6 文獻綜述的寫法要點
4.6.1 歷史學文獻綜述的寫作要點
4.6.2 撰寫歷史學文獻綜述的注意事項
4.7 學術觀點表達的要求
4.7.1 恰當性:理解與同情
4.7.2 簡明性:切忌長篇大論
4.7.3 規(guī)范性:用“歷史語言”闡釋史學觀點
4.7.4 準確性:用文獻資料說話
4.7.5 完整性:論證要首尾兼顧
4.8 論證的基本要求
4.8.1 歷史學科論證的一般規(guī)范
4.8.2 歷史學科論證的注意事項
4.9 結語的寫法要點
4.9.1 歷史學科結語的類型
4.9.2 歷史學科結語的寫作規(guī)范
4.9.3 結語撰寫的注意事項
4.10 章節(jié)的安排和格式要求
4.10.1 漢字數(shù)字標注要求
4.10.2 阿拉伯數(shù)字標注要求
4.11 行文的基本規(guī)范
4.11.1 文字表達規(guī)范
4.11.2 圖表表達規(guī)范
4.11.3 數(shù)字表達規(guī)范
第5章 歷史學引文規(guī)范
5.1 基本概念
5.1.1 引文
5.1.2 注釋
5.1.3 抄襲
5.2 引文的使用原則
5.2.1 引文常見誤區(qū)
5.2.2 歷史學科引文的使用原則
5.3 引文的著錄與格式規(guī)范
5.3.1 基本信息的著錄規(guī)范
5.3.2 注釋的格式與著錄規(guī)范
5.3.3 參考文獻目錄的著錄規(guī)范
5.3.4 引文著錄的注意事項
第6章 歷史學成果發(fā)表規(guī)范
6.1 期刊投稿的基本規(guī)范
6.1.1 歷史學科涉及期刊的種類
6.1.2 投稿流程
6.1.3 期刊投稿注意事項
6.2 出版社投稿的基本規(guī)范
6.2.1 歷史學常見專著類別
6.2.2 出版社種類與出版規(guī)范
6.2.3 作者投稿程序
6.2.4 出版社投稿的注意事項
6.3 網(wǎng)絡發(fā)表的注意事項
6.4 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基本規(guī)范
6.4.1 歷史學學術交流的形式
6.4.2 歷史學學術合作的模式
6.4.3 歷史學學術交流與合作的注意事項
第7章 歷史學學術批評與學術評價規(guī)范
7.1 基本概念
7.1.1 學術批評的概念
7.1.2 學術評價的概念
7.1.3 學術批評與學術評價概念的異同
7.1.4 歷史批評與史學批評的概念
7.2 有關原則
7.2.1 尊重歷史研究的時代性與傳承性
7.2.2 突出史學評價(批評)的學術性
7.2.3 確立評價(批評)主體之間的平等性
7.2.4 堅持史學評價(批評)的客觀性
7.2.5 推進史學批評(評價)的規(guī)范性
7.3 歷史學學術評價的基本規(guī)范
7.3.1 歷史學學術評價的類型
7.3.2 歷史學學術成果評價的規(guī)范
7.3.3 同行評價專家的素質要求
7.4 歷史學學術批評的基本規(guī)范
7.4.1 歷史學學術批評的主要方式
7.4.2 歷史學學術批評的要求
7.5 歷史學書評的基本規(guī)范
7.5.1 歷史學書評的分類
7.5.2 建立歷史學書評制度的措施與要求
第8章 歷史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8.1 基本概念
8.1.1 方法與方法論的概念
8.1.2 歷史理論與史學理論的概念
8.1.3 史學理論的內容體系
8.2 歷史學的研究方法
8.2.1 傳統(tǒng)史學的研究方法:著史、考史、評史、補史
8.2.2 新史學的理論方法:新歷史考證學
8.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十七年史學的研究方法:歷史主義、階級觀點、史論關系
8.2.4 新時期史學的研究方法:新視野、新史料、新方法的融合
8.2.5 新時期史學研究方法體系
8.3 歷史學研究方法的運用
8.3.1 史料學方法運用示例
8.3.2 分析方法運用示例
8.3.3 交叉學科方法運用示例
第9章 歷史學研究規(guī)范和學術創(chuàng)新
9.1 歷史學學術創(chuàng)新的內涵
9.1.1 研究視角創(chuàng)新
9.1.2 理論方法創(chuàng)新
9.1.3 學科體系創(chuàng)新
9.1.4 學術觀點創(chuàng)新
9.2 歷史學學術創(chuàng)新與學術規(guī)范的關系
9.2.1 學術規(guī)范是學術創(chuàng)新的前提與基礎
9.2.2 學術規(guī)范是學術創(chuàng)新預測的工具
9.2.3 學術創(chuàng)新是學術規(guī)范進一步完善的動力
9.3 歷史學學術創(chuàng)新的原則
9.3.1 傳承性原則
9.3.2 學術性原則
9.3.3 整體性原則
第10章 延伸閱讀:史料與史識、理論與方法
10.1 中國歷史:品味式的思考
10.2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導引
10.3 隋唐五代史研究導引
10.4 理解與重視“老生常談”的理論與學說
10.5 讀常見書與用新資料:以六朝研究為例
10.6 用好傳統(tǒng)史料,提高點校水平
第11章 延伸閱讀:學術批評與學術評價
11.1 華林甫著《中國地名學源流》評介
11.2 周振鶴撰《東晉南朝僑州郡縣與僑流人口研究·序》
11.3 《東晉南朝墓志研究·序》
11.4 《民國行政區(qū)劃研究(1912-1949)》審讀意見
11.5 《江蘇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審讀意見
11.6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六朝研究”專欄主持人語
附錄 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guī)范(試行)
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關于引文注釋的規(guī)定
主要引用文獻
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