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道教漢晉道教儀式與古靈寶經研究

漢晉道教儀式與古靈寶經研究

漢晉道教儀式與古靈寶經研究

定 價:¥198.00

作 者: 王承文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300919 出版時間: 2017-06-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漢晉道教儀式”和“古靈寶經”是兩個各有其 獨立性然而又具有深刻內在關聯(lián)的課題。由王承文* 的《漢晉道教儀式與古靈寶經研究》上編圍繞齋戒制 度和定期齋戒制度,對漢晉道教儀式的起源、發(fā)展脈 絡及其與古代國家祭祀和印度佛教的關系等重要問題 作了新的探討。下編圍繞敦煌本《靈實經目》,對古 靈寶經出世時間、版本、分類、教義思想以及經典之 間的內在關系等重要問題進行了新的研究。作者在大 量實證研究和專題研究的基礎上,亦力求對漢晉道教 的基本問題進行新的闡釋和推進。

作者簡介

暫缺《漢晉道教儀式與古靈寶經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上編第一章 漠晉道教齋戒制度和神圣空間構建論考 第一節(jié) 論漢晉道教齋戒制度和神圣空間的來源——以道教“靜室”淵源和性質為中心的考察 一 引言 二 早期天師道“靜室”與漢代“請室”和“靜室令”的差別 三 先秦至魏晉祭祀齋戒制度與“齋宮齋室”和“靜室”的來源 四 漢晉道教“靜室”和“齋室”與齋戒制度的關系 五 漢晉道經所見“靜室”其他名稱及其與齋戒制度的關系 六 對漢晉道教“靜室”兩個相關問題的再討論 七 結語 第二節(jié) 漢晉道教神圣空間與齋戒儀式的起源和展開——以道教“靜室”和“齋堂”為例 一 引言 二 古代國家祭祀中的“齋宮”和“齋室”與漢晉道教“靜室”在交通神靈功能上的相通 三 古代國家祭祀齋戒和早期道教齋戒中的“守靜”與“靜室”名稱的來源 四 從“靜室”看漢晉道教“齋儀”的起源和展開 五 古代國家祭祀與古靈寶經集體性齋戒儀式的來源 六 從早期天師道“治堂”到古靈寶經“齋堂”:道教集體性“神圣空間”的重要轉變 七 結語 第三節(jié) 從齋戒規(guī)范論古代國家祭祀對漢晉道教的影響 一 古代祭祀齋戒類型和“沐浴”規(guī)定對早期道教的影響 二 古代祭祀齋戒禁酒肉和“葷辛”等規(guī)定對早期道教的影響 三 古代祭祀齋戒對男女性關系的規(guī)定及其對早期道教的影響 四 古代祭祀齋戒遠離“穢惡”的規(guī)定對早期道教的影響 五 后論第二章 漢晉道教定期齋戒制度淵源及其與佛教關系論考 第一節(jié) 古代國家祭祀與漢晉道教定期齋戒制度的淵源——以“八節(jié)齋”來源為中心的考察 一 引言 二 《禮記·月令》等所見祭祀齋戒與“八節(jié)齋”最早的淵源 三 古代國家“八節(jié)之日”祭祀和齋戒的社會影響 第二節(jié) 《太平經》與早期道教定期齋戒制度來源論考——以道教“八節(jié)齋”為起點的考察 一 《太平經》與古代國家“八節(jié)之日”祭祀和齋戒的關系 二 《太平經》與道教“八節(jié)之日”修齋的早期形態(tài) 三 《太平經》與道教神靈的定期考校及其思想來源 四 《太平經》與神靈定期考校內容以及齋戒悔過的應對方式 五 《太平經》與“晦朔弦望”作為道教定期齋戒日期的淵源 六 結論 第三節(jié) 從“八節(jié)齋”論漢唐道教定期齋戒制度演變 一 漢代《老子中經》與“八節(jié)齋”等定期齋戒制度 二 束晉南朝上清派的“八節(jié)齋”以及定期齋戒制度 三 古靈寶經對漢晉道教“八節(jié)齋”的繼承和發(fā)展以及影響 四 結語 第四節(jié) 漢晉道教定期齋戒與佛教“布薩”制度關系論考 一 早期印度佛教“半月半月布薩”制度及其內涵 二 六朝漢譯佛經所見每月“布薩”次數(shù)差異及其原因辨析 三 中國本士定期齋戒與佛教“布薩”制度根本性差別辨析 四 中國佛教在家信徒“月六齋”與本土齋戒制度的關系 五 《增壹阿含經》等漢譯佛經“月六齋”神靈考校與道教的關系 六 后論下編第三章 敦煌本《露寶經目》輿古露寶經分類及其內在關系考釋(上) 第一節(jié) 古靈寶經中《靈寶赤書五篇真文》與《道德經》的關系論考 一 引言 二 敦煌本《靈寶經目》與古靈寶經兩種分類法的由來 三 古靈寶經中《靈寶赤書五篇真文》與《道德經》的關系 四 余論 第二節(jié) 論古靈寶經“元始舊經”和“新經”的主神觀念 一 “元始舊經”中的主神“元始天尊”及其表現(xiàn)方式 二 古靈寶經“新經”中的“元始天尊”以及主神觀念 三 古靈寶經“新經”中的“天尊元始元始天王”和“太上虛皇”等與主神的關系 四 研究古靈寶經主神觀念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jié) 論“元始舊經新經”與“三洞經書”思想的關系 一 “元始舊經”與道教“三洞經書”觀念的創(chuàng)立 二 古靈寶經“新經”對“三洞經書”觀念的繼承和發(fā)展 三 對中古道教“三洞經書”思想研究中幾種主要觀點的辨析 四 結語第四章 敦煌本《露寶經目》與古露寶經分類及其內在關系考釋(下) 第一節(jié) 靈寅“步虛”儀的起源與古靈實經分類論考——以《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為中心的考察 一 引言 二 從靈寶“步虛”儀的起源看《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的分類歸屬 三 《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最尊崇的經典辨析 四 《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所尊崇的最高神靈辨析 五 對《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中大量內容來自“仙公新經”觀點的辨析 六 余論 第二節(jié) 敦煌本《靈實經目》與古靈實經分類時間邏輯問題以及相關經典歸屬論考 一 引言:古靈寶經分類“時間邏輯”問題的由來 二 古靈寶經“仙公新經”中的“時間邏輯”問題辨析 三 古靈寶經“元始舊經”的“時間邏輯”問題辨析 四 古靈寶經中的大乘佛教“本行”觀念與“元始舊經”出現(xiàn)“葛玄張道陵”和“徐來勒”的原因 五 “元始舊經”和“新經”之“時間邏輯”問題的本質 六 陸修靜在《靈寶經目》中是否“變更”了有關古靈寶經的歸屬 七 敦煌本《靈寶經目》中相關古靈寶經歸屬問題的具體考察 八 余論 第三節(jié) 古靈寶經“元始舊經”和“新經”出世先后考釋 一 以《太上洞玄靈寶真文要解上經》和《太極左仙公請問經》為例 一 引言 二 《太上洞玄靈寶真文要解上經》與“元始舊經”關系的重新考察 三 《太極左仙公請問經》上、下卷與“元始舊經”關系的重新考察 四 后論第五章 陸修靜對古露寅經的整理及其道教信仰轉變論考 第一節(jié) 敦煌本《靈實經目》與古靈寶經出世論考——兼對古靈寶經出世時間下限的考定 一 引言 二 《元始舊經紫微金格目》的性質和來源 三 《元始舊經紫微金格目》與“元始舊經”的神圣來源 四 《元始舊經紫微金格目》之“十部妙經”結構及其與《太平經》的關系 五 敦煌本《靈寶經目》所見“元始舊經”和“新經”出世狀況 六 陸修靜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