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和哲學史家。191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門,后考取公費留美資格,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學習,1924年博士論文出版后,獲博士學位。歸國后曾執(zhí)教于中州大學、廣東大學和燕京大學。1928年8月起,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并曾任校秘書長、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務委員會主席等職;抗戰(zhàn)期間隨清華大學南遷,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文學院院長。1952年院系調整后,轉入北京大學任哲學系教授。 馮友蘭先生提出的“釋古”理論對史學研究有方向性價值,“照著講”與“接著講”的方法論,則對中國哲學和哲學史的研究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指導意義。他本人的學術成果,更是在這兩個層面都做出了卓越貢獻?!叭丰尳窆牛鶗o貞元”是馮先生對其一生重要著作的總結:馮先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主要創(chuàng)作于抗戰(zhàn)時期的“貞元六書”則標志其“新理學”體系的確立;1946年至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由其英文講稿整理出版的《中國哲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及英譯兩卷本《中國哲學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中國哲學課程使用的教材和參考書籍;1978年后,馮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在“耳目失其聰明”的情況下,積十年之功,“不依傍別人”,重新撰寫了七卷本《中國哲學史新編》,更體現了他作為中國哲學的繼承者與發(fā)揚者自強不息的精神涵養(yǎng)。馮先生的著作,是了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的必讀作品,在全世界范圍內都享有崇高聲譽和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