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自我實現/勵志社會與交往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

定 價:¥36.00

作 者: 高原
出版社: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成功/勵志 人生哲學 生活哲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8500251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暫缺《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簡介

作者簡介

  高原 學貫中西的潛能開發(fā)大師,中國圖書“潛意識”類題材暢銷作家,他繼承了全球著名的勵志大師、潛意識專家如詹姆士•艾倫(James Allen)、戴爾•卡耐基(Dale Carnegie)、拿破侖•希爾(Napoleon Hill)、托尼•羅賓斯(Tony Robbins)、齊格•齊格勒(Zig Ziglar)和厄爾•南丁格爾(Earl Nightingale)等人的思想理論與實際經驗,在潛能引導、自我認識、自我提升、自我改變上受到了百萬讀者的認可。著有暢銷書《潛意識》系列、《氣場修成手冊》、《當世界無法改變時改變自己》、《你為何總焦慮》、《自制力》及《遇見我的前世今生》等書。他的每一本書都斬獲“當當網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榮譽。【目錄】序言正是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1第一章我們?yōu)槭裁春ε率ヅ笥选?功利心態(tài):多個朋友多條路//003◎ 害怕孤獨:我這樣是不是不合群//010◎ 依賴心理:我需要你幫我做決定//016◎ 缺乏存在感:我渴望他們肯定我//020◎ 不懂拒絕:這是朋友看得起我//024◎ 虛榮和炫耀:他是我的朋友//028第二章誰才是應該被請進生命里的人◎ 必須遠離的5種人—交到他們你就“死定了”//035◎ 一定要結交的4種朋友—把主要精力放到他們身上//052◎ 你會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068第三章過猶不及:劃清交往的界限◎ 刺猬法則:越親密的關系越容易崩塌//073◎ 身體界限:不是誰都能與你親密接觸//076◎ 心靈領地:思想和見解的自由不容侵犯//078◎ 情緒界限:避免自己的情緒受到別人的操控//082◎ 原則界限:保留底線,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逾越//088◎ 測試:你和朋友的界限有多大//090第四章高質量的相處:相處之道在于質量,而不是數量◎ 優(yōu)質的朋友就像沙發(fā)—安全、放松和舒適//099◎ 構建相互享受的“親密關系”//128第五章管理你的社交時間◎ 第一步:為通訊錄做“減法”//151◎ 第二步:區(qū)分“工作關系”和“生活中的朋友”//156◎ 第三步:列出可以隨時聯系的人//166◎ 第四步:規(guī)劃你的社交時間//175◎ 第五步:想一想,你的電話有多久沒關機了?//181◎ 第六步:減少社交曝光,適度保持神秘感//187第六章學會獨處:正是孤獨讓你更出眾◎ 正視龐大的人際需求:嘗試“獨立思考”和“理智思考”//197◎ 克服對孤獨的恐懼:在孤獨的“失落感”中體驗未曾發(fā)覺的生活//202◎ 逐漸擅長獨處:暫時遠離朋友,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209◎ 在獨處中提升自己:豐富和完善對于生活和友情的認知//219第七章精進: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 隨時保持自信:你不需要以別人的名義抬高自己//233◎ 告別“情緒社交”:別再被他人的情緒牽著鼻子走//240◎ 不要“病急亂投醫(yī)”:學會承受知音難覓的痛苦//245◎ 精簡社交:根據自己的需求建立積極節(jié)制的社交//251TOP目錄 序言正是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1第一章我們?yōu)槭裁春ε率ヅ笥选?功利心態(tài):多個朋友多條路//003◎ 害怕孤獨:我這樣是不是不合群//010◎ 依賴心理:我需要你幫我做決定//016◎ 缺乏存在感:我渴望他們肯定我//020◎ 不懂拒絕:這是朋友看得起我//024◎ 虛榮和炫耀:他是我的朋友//028第二章誰才是應該被請進生命里的人◎ 必須遠離的5種人—交到他們你就“死定了”//035◎ 一定要結交的4種朋友—把主要精力放到他們身上//052◎ 你會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068第三章過猶不及:劃清交往的界限◎ 刺猬法則:越親密的關系越容易崩塌//073◎ 身體界限:不是誰都能與你親密接觸//076◎ 心靈領地:思想和見解的自由不容侵犯//078◎ 情緒界限:避免自己的情緒受到別人的操控//082◎ 原則界限:保留底線,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逾越//088◎ 測試:你和朋友的界限有多大//090第四章高質量的相處:相處之道在于質量,而不是數量◎ 優(yōu)質的朋友就像沙發(fā)—安全、放松和舒適//099◎ 構建相互享受的“親密關系”//128第五章管理你的社交時間◎ 第一步:為通訊錄做“減法”//151◎ 第二步:區(qū)分“工作關系”和“生活中的朋友”//156◎ 第三步:列出可以隨時聯系的人//166◎ 第四步:規(guī)劃你的社交時間//175◎ 第五步:想一想,你的電話有多久沒關機了//181◎ 第六步:減少社交曝光,適度保持神秘感//187第六章學會獨處:正是孤獨讓你更出眾◎ 正視龐大的人際需求:嘗試“獨立思考”和“理智思考”//197◎ 克服對孤獨的恐懼:在孤獨的“失落感”中體驗未曾發(fā)覺的生活//202◎ 逐漸擅長獨處:暫時遠離朋友,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209◎ 在獨處中提升自己:豐富和完善對于生活和友情的認知//219第七章精進: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 隨時保持自信:你不需要以別人的名義抬高自己//233◎ 告別“情緒社交”:別再被他人的情緒牽著鼻子走//240◎ 不要“病急亂投醫(yī)”:學會承受知音難覓的痛苦//245◎ 精簡社交:根據自己的需求建立積極節(jié)制的社交//251 TOP書摘高質量的相處:相處之道在于質量,而不是數量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就等于選擇了什么樣的未來。猶太經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話:“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選擇與優(yōu)秀的人接觸,你才會受到良好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優(yōu)質的朋友就像沙發(fā)—安全、放松和舒適交心的朋友不必多,幾個就好我們經常會聽到別人的感嘆:“能交到幾個不離不棄的好朋友真是不容易,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成了一生的陌路人。”很少有朋友是真正能交心的,大多都是幾個月或幾年的“短期伙伴”。的確,我們從小到大和成百上千的人說過話、見過面、上過學、共過事,手機里存著彼此的電話號碼,社交軟件上關注著對方的信息,可真正能稱為朋友的又有幾個?多數人只是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某個階段,并在利益交叉的時候成為朋友,利益沒了,關系隨即終止。就像坐公交車一樣,到站下車,下一站又有新的人上來,人人都是過客。最后你會發(fā)現,一起走了這么多年還沒散伙的,也就那么幾個人。而在這有限的幾個人里,能交心的好朋友就更加屈指可數了。在十年前熱播的國產電影《手機》中,嚴守一對朋友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可以毫無顧慮地向對方借錢;二,可隨時打電話騷擾,哪怕是半夜三更。我們排除掉那些精神層次上的要求,按照這個標準,人人都可以自問:我的朋友符合這個條件的有幾個?我敢保證,很多人一個都沒有,他們翻完通訊錄后的表情是一臉茫然。朋友貴在質量,不在數量生活中經常有人為自己廣交人緣的豪邁作風而沾沾自喜,他們當然有許多的朋友,但這沒什么可驕傲的,因為朋友貴在質量,不在數量。你可以與十個人喝酒唱歌,卻很難與十個人交心。同在一張桌上的十個人中,也許除了一兩個,其他人都不真誠,起碼對你是這樣的。對此有人感嘆說:“熟人越來越多,朋友反而越來越少了。”在北京一家外企做高管的楊先生說:“工作日幾乎天天有飯局,甚至連周末都被應酬占滿了,所以很少有時間思考朋友質量的問題,等到獨處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如此孤單,根本沒什么真正意義上的好朋友。”楊先生今年35歲,一個人租住在北京二環(huán)的高檔公寓,平時接觸的都是高端客戶,公司里的同事也都是競爭關系,生活中能和自己在經濟、精神層次達成一致的朋友少之又少。“上個周末我過生日,想約幾個人吃飯慶祝一下,畢竟一個人過生日太可憐了,結果翻遍了通訊錄,卻不知該打給誰。大部分人是我的客戶,只有生意關系,平時一起吃過工作餐,但私下從無往來;在可聯系的朋友中,一些人已經是孩子的父親,周末肯定要陪孩子陪老婆,不會陪我這個光棍打發(fā)時間;有一些倒是單身,以前的關系也還不錯,但許久沒聯系了;還有的人估計會上趕著來赴約,但我總覺得對方的目的不單純……”說到這里,他只有苦笑。我們每個人都有渴望知己陪伴的時候,特別是在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節(jié)日,一個人感覺孤苦伶仃,無聊郁悶,如果有人能夠陪自己聊聊天、吃吃飯,互相傾訴一下生活和工作中的苦惱,彼此提一些建議,就不會感覺那么孤單。但是現實很殘酷,在過濾掉那些不合適的人名以后,你會發(fā)現自己根本沒有一個可以聯絡的對象。為了避免無效社交所帶來的麻煩,甚至是尷尬,最終也只能是選擇一個人度過了。這種情感上的顧忌會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而變得越來越深刻,對于社交的各種考慮也會越來越多。在熟人越來越多時,我們就越發(fā)感覺自己根本沒有朋友,特別是能互相說些真話的朋友。塞勒爾在總結這種現象時說:“不僅出于關系上的考慮,一些客觀因素也在左右社交的發(fā)展。比如工作地點的變化、財富等級的區(qū)分,一個經常出差的人很少有時間維護他的友情,一個富翁也很難和一個窮人成為朋友。這些都讓社交的范圍越來越小,同時競爭的加劇也讓人們難以交心了。”有三到五個能交心的朋友,享受輕松的社交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就發(fā)現了社交的功利本質,并有了君子和小人的辯證。因此你會發(fā)現,在社交時,人人都遵循著“我要留一個心眼”的潛規(guī)則,警惕那些意圖利用和欺騙自己的人。我們不會對任何人說實話,哪怕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這與傳統(tǒng)的教育也不無關系,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被灌輸“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等功利觀念,這些都會導致人們對社交活動的提防,客觀上使得能夠交心的朋友越來越少。現在,互聯網拉近了世界的溝通距離,加快了溝通的速度,但同時也推遠了人們的心理距離,在人們的地位、身份、背景的不同環(huán)境下,我們再也難回到那個樸素純粹的年代。人們在做著不同的工作、拿著不同的薪水、過著不同層次的生活,階層利益使人們不再發(fā)出一樣的聲音,而是人人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權益,為自己的利益發(fā)聲。同時,我們還要“留個心眼”,防范著別人的不良居心。每個人都變成了仙人掌和刺猬,甚至恨不得在對方的腦袋里裝一個竊聽器。這樣的關系模式,怎么會發(fā)展出真正的友誼?很多時候,人們甚至都分不清哪些人才是自己的朋友。因為諸多的關系糾纏在了一起,朋友、同事、上下級、客戶、搭檔……社交關系因此變得復雜而又無限地牽扯精力。你稍不留神,就可能因自己的警惕或麻木而失去一份真正的友誼。機會空間在擴大,生存空間卻在變小。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大特征,人人都變成了重壓之下的烏龜,身上背著重重的大山,交友時間被擠壓得所剩無幾。每個人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夢想著“升官發(fā)財”,卻又不愿意多走出一步,不愿多花幾分鐘和自己的鄰居打一個招呼。因此有人說,小孩和老人才有時間交朋友,而年輕人都在抱怨。年齡越大,對朋友數量的要求就越少,對朋友質量的要求就越高。在社交中你總是能感到一條真理:人并不需要太多的朋友,只要有三到五個可以交心的就夠了。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會發(fā)現獨處和清靜是多么珍貴。在一種平靜的氛圍中,我們要縮小社交的范圍,去結交真正可以在心靈層面溝通的朋友,享受輕松的社交生活。安全感來源于信任你對于自己朋友的安全感來自于哪些方面?在美國,人際關系學家們將“人際關系網”的模型比作金字塔:處在第一層也就是塔尖的人最少、最珍貴,是我們真正的朋友。處在第二層的是伙伴型朋友,你們經常一起聊天、吃喝、游玩,有共同的興趣,但你們只限于普通的交往,達不到可以交心的程度。第三層是合作型朋友,這種朋友偏重于工作上的交往,也許你們的性格未必合拍,但在工作上卻可以默契地合作。第四層是功利型朋友,即為了利益才走到一起的朋友,這一層的人數是最多的,有利則來,無利則去,他們也是最不值得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對于好朋友的定義,我們曾經在洛杉磯的街頭發(fā)起一次隨機調查。多數受訪者認為,所謂的好朋友,首先要滿足“值得信賴”這一條標準。如果一個人不值得信賴,那他就不會被劃分到好朋友的領域。排在第二位的是“關鍵時刻能夠幫得上忙”,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表示自己非??粗剡@一條,如果一個朋友關鍵時刻總在躲避,需要幫忙時找不到他了,說明這個朋友根本不值得結交。最后,被廣泛認同的條件還有“互相坦誠”“了解對方”“不牽扯利益”等。這些所有的因素綜合起來,都指向了一個關鍵詞:信任。人們?yōu)槭裁慈绱酥匾暸笥阎g的信任?一位叫泰勒的受訪者對我說:“你如果借錢給朋友,首先得相信他會還,否則你根本不會借給他,沒有信任就等同于冒險,那就不是借錢,而是有借無還的送錢。”也就是說,信任才能給他安全感。信任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拿“互相坦誠”這一條來說,如果你認為對方是一個不能保守秘密的人,你會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訴對方嗎?如果你感覺對方對你總是有所隱瞞,你還會對其知無不言嗎?再假如,對方曾經騙過你,你還會像以前那樣信賴對方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人和人缺乏信任是致命的:沒有信任,也就沒有關系溫明娜上星期和男朋友分手了,原因是她對于這份感情太缺乏安全感。溫明娜的男朋友長得很帥,身材高大,人也非常幽默和熱情,特別討女孩子的喜歡。她當初和所有喜歡他的女孩一樣,正是被他的這些優(yōu)點所吸引。然而在成為情侶后,這些引人注目的優(yōu)點卻成了溫明娜心中的一根刺。“他是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對于自己的優(yōu)點一清二楚,而且常常拿來炫耀。”溫明娜不無嘲諷地說,“不知道他是真不在乎我的感受,還是故意為之,他常常向我炫耀自己多么受女孩的歡迎,今天又有哪個女孩主動跟他搭訕,哪個女孩想要約他吃飯,甚至他還會把自己跟別的女孩的合照給我看。為了自己的顏面,我只能一邊假裝不在乎,一邊提醒他不要做得太過分。盡管他向我保證自己不會對別人感興趣,只愛我一個人之類的,但這并不能讓我安心。他非常喜歡玩手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他也會不停地玩,然后就一個人發(fā)笑,有時還會避開我去一旁小聲接電話。他的臉書(Face book)有幾萬粉絲,但絕大多數都是女孩,她們每天都在他隨便發(fā)出的一條心情下評論,很多都是露骨的示愛,但他并不避諱,還經常和她們曖昧地互動。我從沒發(fā)現自己對一段關系充滿如此強烈的不安,我們因此常常吵架,他覺得我不信任他,還覺得我是在無理取鬧。當我告訴他我缺乏安全感時,他卻讓我不要想得太多??墒牵娴氖俏蚁氲锰嗔藛??”從溫明娜的故事中,我們足以看出缺乏信任對于人和人關系的殺傷力。比如情侶之間如果缺乏信任,安全感會第一時間拉響警報。這個問題不解決,他們的關系將無法維持下去。其實并非是溫明娜想得太多了,而是她的男朋友做得不夠好—如果這個男人能夠“安分守己”,收斂自己的言行,讓溫明娜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做一個合格的男朋友,我們相信她是不會無端生出諸多猜疑的。在很多人際關系包括戀愛關系中,一方帶來的不安全感,都是導致另一方出現不信任問題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而那些能提供給另一個人足夠信任的戀人或朋友,通常都會保持長久的關系,他們的情感體驗也會更好。對于戀人或朋友來說,道理都是如此。信任也決定了我們對一個人的“人格評判”信任除了涉及到人和人關系的深淺以及未來,還關系到我們對一個人的人格評判。我們對一個人的信任度很低,對他的人格評價勢必也不會高,反之亦然。一個人的“先天性格”加上“后天學習的做人哲學”就構成了“人格”,與生俱來的東西我們是無法控制的,我們卻可以在“做人哲學”上苦下功夫,來彌補和重塑我們內在的精神品格,提升自己的“被信任感”。信任,作為完美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我們必須要學會的人生哲學。這關乎一個人的做人準則—你會用什么樣的道德標準去為人處世,為了這條準則愿意放棄什么、付出什么。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愿意與正直的人交朋友,這是因為正直的人不屑于使用心機,他們的城府淺,有話直說,不搞彎彎繞,所以在交往中令人信任。與這樣的人交往,就像在照一面鏡子,你可以從對方的處事方式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自己的缺點。反之,那些富有心機和城府頗深的人是我們敬而遠之的,他們擅長陰謀詭計,那些手段通常是我們不擅長或者說對之感到不齒的。和這樣的人交往,一方面你會覺得非常不安全,畢竟不知什么時候,他們就會把這些騙人的經驗用到你身上;另一方面又會覺得不體面,因為你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就等于在婉轉地告訴眾人:我們是同樣的人。因此,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考察一個人的“可信任度”。1.從一言一行中判斷對方的“可信任度”你可以觀察對方的言行,看他對于諾言的履行能力,看他如何評價另外的人。從這些小細節(jié)中,我們通常能夠發(fā)現有力的“證據”。如果發(fā)現這個人不值得信任,無論對方多么擅長花言巧語,你都不要輕易地相信,還是那句老話:聽其言,觀其行。不要看一個人說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2.時刻記得“回報信任”,因為信任是相互的人際交往是一來二往的活動,不能靠單方的熱情交到朋友。如果一個人對你展示出信任,作為回報,你也應該給予足夠的信任。就像往一個情感賬戶中存錢一樣,你們互相存的信任多了,關系自然就好了,也就有了堅不可摧的安全感。等到你遇到麻煩的時候,信任度的多少,決定了你會獲得多大的幫助。TOP 其它信息 裝幀:平裝-膠訂開本:32開紙張:膠版紙

圖書目錄

◎ 害怕孤獨:我這樣是不是不合群//010◎ 依賴心理:我需要你幫我做決定//016
◎ 缺乏存在感:我渴望他們肯定我//020
◎ 不懂拒絕:這是朋友看得起我//024
◎ 虛榮和炫耀:他是我的朋友//028
第二章誰才是應該被請進生命里的人
◎ 必須遠離的5種人—交到他們你就“死定了”//035
◎ 一定要結交的4種朋友—把主要精力放到他們身上//052
◎ 你會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068
第三章過猶不及:劃清交往的界限
◎ 刺猬法則:越親密的關系越容易崩塌//073
◎ 身體界限:不是誰都能與你親密接觸//076
◎ 心靈領地:思想和見解的自由不容侵犯//078
◎ 情緒界限:避免自己的情緒受到別人的操控//082
◎ 原則界限:保留底線,再好的朋友也不能逾越//088
◎ 測試:你和朋友的界限有多大//090
第四章高質量的相處:相處之道在于質量,而不是數量
◎ 優(yōu)質的朋友就像沙發(fā)—安全、放松和舒適//099
◎ 構建相互享受的“親密關系”//128
第五章管理你的社交時間
◎ 第一步:為通訊錄做“減法”//151
◎ 第二步:區(qū)分“工作關系”和“生活中的朋友”//156
◎ 第三步:列出可以隨時聯系的人//166
◎ 第四步:規(guī)劃你的社交時間//175
◎ 第五步:想一想,你的電話有多久沒關機了//181
◎ 第六步:減少社交曝光,適度保持神秘感//187
第六章學會獨處:正是孤獨讓你更出眾
◎ 正視龐大的人際需求:嘗試“獨立思考”和“理智思考”//197
◎ 克服對孤獨的恐懼:在孤獨的“失落感”中體驗未曾發(fā)覺的生活//202
◎ 逐漸擅長獨處:暫時遠離朋友,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209
◎ 在獨處中提升自己:豐富和完善對于生活和友情的認知//219
第七章精進: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
◎ 隨時保持自信:你不需要以別人的名義抬高自己//233
◎ 告別“情緒社交”:別再被他人的情緒牽著鼻子走//240
◎ 不要“病急亂投醫(yī)”:學會承受知音難覓的痛苦//245
◎ 精簡社交:根據自己的需求建立積極節(jié)制的社交//25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