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人口學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套裝上中下冊 第9卷)

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套裝上中下冊 第9卷)

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套裝上中下冊 第9卷)

定 價:¥180.00

作 者: 和少英 著
出版社: 云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社會文化人類學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8222071 出版時間: 201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14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套裝上中下冊)/社會文化人類學叢書(第9卷)》主要收錄了作者從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30多年來發(fā)表在國內(nèi)外學術(shù)期刊的學術(shù)論文以及近年來撰寫、還未公開發(fā)表的論文。這些論文既有關(guān)于人類學、民族學理論與方法的探討,也有通過長期深入田野調(diào)查撰寫的關(guān)于西南少數(shù)民族社會文化的實證研究,對人類學、民族學的教學、科研具有重要的啟示與借鑒作用。《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套裝上中下冊)/社會文化人類學叢書(第9卷)》內(nèi)容涵蓋了西方人類學、民族學現(xiàn)狀、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的本土化以及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文化等。

作者簡介

  和少英,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任云南民族大學副校長,現(xiàn)任云南民族大學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評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哲學社會科學專家、云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省委聯(lián)系專家、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長、《云南民族大學學報》主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常務副會長。自20世紀80年代末起,曾多次負笈歐美擔任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福爾曼大學,意大利洛克菲勒中心和挪威卑爾根大學等名校和研究機構(gòu)的學者或客座教授;并赴俄羅斯、意大利、日本、韓國、泰國、越南、印度、老撾、緬甸、玻利維亞、斯里蘭卡、土耳其、摩爾多瓦諸國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從事學術(shù)交流活動,多次擔任國際學術(shù)會議的主持人或主旨發(fā)言人。公開出版《生存在全球化世界》(英文版)、《云南研究》(英文版)、《社會文化人類學初探》、《逝者的慶典——云南民族喪葬》、《納西族文化史》、《重新把握人類學》、《人類學一百年》、《云南特有族群社會文化調(diào)查》、《云南跨境民族文化初探》、《人類學/民族學簡明教程》等著、譯作十余部。主持完成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大自然協(xié)會、日本文部省等資助的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十余項。

圖書目錄

《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上)》
也談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關(guān)于俄國農(nóng)村公社的論述——與黃萬綸先生商榷
從何處突破?——“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問題研究的回顧與瞻望
政治人類學淺論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人類學系的“象征人類學”教學與研究
納西文化研究的拓荒者與奠基者——李霖燦
金平傣族的喪葬習俗及其靈魂觀述論
“文化人類學”“社會人類學”“民族學”辨析
中甸白地納西族的喪葬禮儀
淺論藏文化與納西文化之交匯
美國文化人類學現(xiàn)狀
人類學.社會一文化人類學·民族志分析模式的變遷
從納西族的喪葬禮儀看人觀
從比較的視角前瞻“世紀之交的中國民族學”
建設民族文化大?。汉M饽J降膯⑹?br />東巴教圣地納西族的家庭結(jié)構(gòu)與社會生活——中甸縣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調(diào)查報告
全球化與海外民族文化多元發(fā)展的啟示
旅游開發(fā)進程中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以西雙版納傣族園為例
金平傣族的民間信仰探析
“化賩”:麗江古城納西人社會整合中的文化自覺
從民族學/人類學的視角看文化建設
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本體論”問題
天主教與滇南苗族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嬗變
金平傣族的泛靈信仰與心理健康
云南的民族學與人類學:歷史與現(xiàn)狀
金平傣族的巫文化與心理治療
橋頭堡建設與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歸族識別”后克木人的認同與發(fā)展
納西族的水文化與水智慧
社會變遷背景下的族群邊界演變
直苴彝族倮倮頗祭“尼”儀式研究——兼與埃里克·繆格勒商榷
《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中)》
《象征的來歷:葉青村納西族東巴教儀式研究》序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社會主義道路及其歷史經(jīng)驗
一份有參考價值的云南地方史資料——《龍繩武先生訪問紀錄》簡介
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初次實踐——兼論列寧關(guān)于落后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
原汁原味才是真——訪美考察民族文化旅游景點構(gòu)建的啟示
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社會變遷述論
取道香港
李霖燦與納西文化的不了情
拓寬專業(yè)口徑搞好田野調(diào)查
看美國人觀賞“世界杯”
《蘇菲的世界》——一部別開生面的哲學史小說
“多元一體”格局題中應有之義
從麗江重建看文化建設
鄧小平民族發(fā)展理論探析
多元文化熔鑄成民族精魂
拓展民族研究和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的新空間——教育部第四屆社會文化人類學高級研討班暨國際會議綜述
徜徉在安第斯文明腹地
民族文化生態(tài)建設的若干思考
《傣族文化史》序——傣族研究的又一碩果
加快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構(gòu)建云南民族地區(qū)和諧社會
金平傣族社會文化調(diào)查
增強主體意識是民族地區(qū)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的關(guān)鍵——以臨滄市雙江縣布朗族為例
大力開發(fā)盈江田園生態(tài)游,推動德宏州旅游文化發(fā)展
促進盈江跨境民族及其民族地區(qū)又好又快發(fā)展的若干思考
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社會改革及其“跨越式”發(fā)展
金平傣族的泛靈信仰與巫文化
“云南與中國民族學/人類學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
《官純——變遷中的土司屬官寨》序
大理州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若干思考
政治人類學/民族政治學的又一力作——評《民族地區(qū)家族政治研究》
深化改革,提高質(zhì)量,建設高水平民族大學
在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lián)合會第16屆世界大會組委會
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休閑游是麗江旅游“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必然選擇
從民問信仰看金平傣族“人與自然”的和諧理念——以云南金平金水河村為例
身居名城辦出名刊
金平傣族的靈魂觀與心理健康
山東大學人類學系成立暨學術(shù)研討會上代表全體與會專家
學者的致辭
《儀式、信仰與村落生活——邦協(xié)布朗族的民間信仰研究》序
云南省社會科學志·民族學(1993-2007)
構(gòu)建現(xiàn)代教育邏輯體系的又一新成果——讀羅崇敏的新著《教育的邏輯》
邊疆民族關(guān)系與和諧社會構(gòu)建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白族甲馬——藝術(shù)化的祭祀符號》序
苦聰人社會文化變遷的真實記錄——《云南省金平縣苦聰人社會文化調(diào)查》序
《人類學\\民族學與中國西南民族研究(下)》
回憶:越南——1950年
馬克思主義者如何看待人類未來
歐洲共產(chǎn)主義:他們的術(shù)語還是我們的術(shù)語
政治人類學導言
區(qū)域體系模式的研究與庫拉交易圈
中國南方民族史——泰人遷徙之分析
The Family Structure and Everyday Life of Puer Dai People in Jinping County
The Evolve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Kaxie System of Lahu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
Preservation of Lijiang Ancient Town and Inheritance of Naxi Culture
Globalization, Nationalism, Regionalism, and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Naxi Businessmen and Their “Entrepreneurship”
Inheritance of Dai Culture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Dai Park in Xishuangbanna
An Exposition on the Funeral Rite and View of Soul of the Dai Nationality in Jinping
A Study of Folk Beliefs Among the Dai People of Jinping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tudies in Yunnan: Retrospect and Prospec!
Catholicism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Miao Ethnic Group in South Yunnan
The Jinping Dai Ethnic Group's Notion of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 in Their Local Belief: Take Jinshuihe Village of Jinping as An Example
Kemu People's Identity and Their Development after the “Returning Recognition”
The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Wisdom of Naxi People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