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脊椎動物部分
第一章 海洋無脊椎動物
第一節(jié) 海洋環(huán)境介紹
一、概述
二、海洋環(huán)境劃分
三、海水的性質
四、潮汐
五、潮間帶
第二節(jié) 常用工具、儀器和藥品
一、常用工具
二、常用儀器
三、常用藥品
第三節(jié) 不同海濱環(huán)境及采集與標本處理
一、巖岸環(huán)境
二、沙岸、泥沙岸環(huán)境
三、海港碼頭環(huán)境
第四節(jié) 常見動物的種群特征及識別
一、原生動物門(Protozoa)
二、海綿動物門(Spongia)
三、腔腸動物門(Coelenterata)
四、扁形動物門(Platyhelminthes)
五、組形動物門(Nemertinea)
六、環(huán)節(jié) 動物門(Annelida)
七、軟體動物門(Sipunculida)
八、節(jié) 肢動物門(Arthropoda)
九、腕足動物門(Brachiopoda)
十、棘皮動物門(Zchinodermata)
十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十二、軟體動物門(Sipunctllida)頭足綱(Cephalopocla)
第二章 陸生無脊椎動物
第一節(jié) 陸生環(huán)節(jié) 動物
一、采集及標本制作
二、常見種類的特征及識別
第二節(jié) 陸生軟體動物及蛛形綱
一、采集及標本制作
二、陸生軟體動物
三、蛛形綱動物
第三節(jié) 陸生昆蟲
一、采集及標本制作
二、常見種類的特征及識別
第三章 淡水無脊椎動物
第一節(jié) 淡水環(huán)境及其群落特征
一、湖泊無脊椎動物群落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
二、池塘無脊椎動物的群落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
三、山溪無脊椎動物的群落及其生活環(huán)境的觀察
第二節(jié) 常見種類的特征及識別
一、原生動物
二、海綿動物、腔腸動物、扁形動物
三、輪蟲動物
四、環(huán)節(jié) 動物
五、軟體動物
六、甲殼動物
七、水生昆蟲
第四章 寄生無脊椎動物
第一節(jié) 體外寄生蟲
一、采集及標本處理方法
二、常見種類的特征及識別
第二節(jié) 體內寄生蟲
一、采集及標本處理方法
二、常見種類的特征及識別
脊椎動物部分
第五章 魚類
第一節(jié) 魚類的采集、測量、記錄及保存
一、魚類的采集
二、魚類的測量和記錄
三、魚類標本的保存
第二節(jié) 常見魚類的特征及識別
一、軟骨魚類
二、硬骨魚類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學研究
一、年齡和生長
二、食性
三、繁殖
四、數(shù)量統(tǒng)計
第六章 兩棲類
第一節(jié) 采集及標本制作方法
一、兩棲類的生境與生態(tài)類群
二、兩棲類標本的采集與處理
第二節(jié) 常見兩棲類的特征及識別
一、兩棲動物分目檢索
二、無足目
三、有尾目
四、無尾目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學研究
一、活動規(guī)律
二、食性
三、繁殖
四、數(shù)量統(tǒng)計
第七章 爬行類
第一節(jié) 采集及標本制作方法
一、采集方法
二、標本制作
第二節(jié) 常見爬行類的特征及識別
一、龜鱉目(Chelonia)
二、有鱗目(Squamata)
三、鱷目(Crocodilia)
第三節(jié) 毒蛇的防治
一、毒蛇的特征
二、十種毒蛇的鑒別
三、蛇毒、蛇傷中毒癥狀和毒蛇咬傷的鑒別
四、毒蛇咬傷后的急救
第四節(jié) 生態(tài)學研究
一、活動規(guī)律
二、食性
三、繁殖
四、數(shù)量統(tǒng)計
第八章 鳥類
第一節(jié) 鳥類的采集及標本制作
一、鳥類的采集
二、鳥類的標本制作和保存
第二節(jié) 常見鳥類的特征及野外識別
一、鳥類的外部形態(tài)
二、中國鳥類目別檢索
三、野外識別鳥類的依據
四、不同環(huán)境中常見鳥類的識別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學研究
一、生活習性觀察
二、數(shù)量統(tǒng)計
三、食性
四、繁殖
五、鳥巢和鳥卵
第九章 哺乳類
第一節(jié) 哺乳類的采集及標本制作
一、采集方法
二、標本處理和制作
第二節(jié) 常見哺乳類的特征及野外識別
一、哺乳動物的外部形態(tài)
二、野外識別獸類的常見方法
三、哺乳類的分目檢索
四、常見動物的特征及識別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學研究
一、食性
二、繁殖
三、數(shù)量統(tǒng)計
第十章 野外實習的準備、組織和管理
一、準備
二、組織和管理
附錄一 繪圖基礎知識
附錄二 自然地理要素野外觀測
附錄三 實習論文撰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