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論文集》,是中國第一部專門發(fā)表建筑史研究論文的學術叢書,由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于1964年,本書為第35輯,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主編。本輯共收入論文17篇,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建筑營造技術、中國城市史、古典園林、鄉(xiāng)土建筑、地域建筑文化、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護、現(xiàn)代建筑理論等領域。王貴祥先生的論文從“適度”和“節(jié)制”兩個方面剖析了中國古代建筑和園林的思想;沈嚦、周小棣、高婷的論文分析了晉水流域的兩大信仰及其與祠廟的關系;顧凱的論文對中國古代的圓形草廬做了系統(tǒng)探討;趙兵兵的論文分析了遼代佛塔背后的宗教淵源;曹春平的論文討論了閩南現(xiàn)存的5座殿堂型構架建筑;《虎丘云巖寺二山門實物年代與形制年代分析》一文探討了古建筑斷代的方法;《平遙慈相寺大殿三維激光掃描測繪述要》一文介紹了結合三維激光掃描和手工測量等方法展開的數(shù)據采集和分析工作;《明代北京武清侯李氏清華園考略》一文對明代清華園的歷史沿革和造園意匠做了全面考證;莊立新的論文討論了慈寧宮花園中的含清齋、延壽堂兩座建筑;李金宇的論文闡述了明清時期江南私家園林的開放性和公眾的游覽狀況;席田鹿、唐建的論文從構圖方法上探析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與建筑園林的同源同構關系;張力智的論文探討了浙西牌樓門的淵源并分析其作為“立面”的意義;周婷、單軍、張博的論文從布局、規(guī)模、形態(tài)和交通等方面探討了湘西雙鳳村的土家族村寨和民居;張濤的論文研究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重慶城市規(guī)劃及相關法規(guī)的制定和頒布;鄭紅彬的論文對1861年到1940年間在武漢從事建筑活動的外籍建筑師做了考證和梳理;徐蘇斌、李天的論文從法國建筑師門德爾松切人,探討了巴黎美術學院派在天津法租界的影響;徐桐的論文討論了日本“保護建筑”所有者參與保護管理的制度體系與機制。本書反映了近年來關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學術代表性的重要文獻,對于建筑歷史的進一步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同時對于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設計人員吸取歷史經驗、從事設計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本書既可作為建筑歷史專業(yè)工作者的研究資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學專業(yè)的歷史理論教材,又可作為讀者了解建筑演化與城市變遷的實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