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藝術(shù)藝術(shù)理論論畫精神:傳統(tǒng)繪畫批評的基本范疇研究

論畫精神:傳統(tǒng)繪畫批評的基本范疇研究

論畫精神:傳統(tǒng)繪畫批評的基本范疇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馮曉林 著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文化評述

ISBN: 9787511729811 出版時間: 201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58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傳統(tǒng)畫論(或批評)極其豐富,是中國思想史、中國藝術(shù)智慧的一份寶貴遺產(chǎn)。本書從中國傳統(tǒng)繪畫批評的形上依據(jù):道體與理路;意境論與傳統(tǒng)繪畫批評:入其境、會其意;氣韻論與傳統(tǒng)繪畫批評:望其氣、求其韻;古典形象論與繪畫批評:觀其形、察其象;趣味論與傳統(tǒng)繪畫批評:玩其味、識其趣;風格、方法與繪畫批評:明其格盡其法;品第—四品定位的品畫標準等幾個理論層次,對其中涉及到的一系列范疇、慨念,從繪畫美學的立場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釋和梳理,探究傳統(tǒng)繪畫理論研究方面的基礎(chǔ)性工作。作者以較深厚的文史根底和邏輯思辨能力,對傳統(tǒng)繪畫批評作出整體分析判斷,將畫論與中國哲學、中國文論書論聯(lián)系起來,將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器”相貫通,而不是泛泛而議,使該書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學理價值。

作者簡介

  馮曉林,男,1958年生于四川梁平。1993年獲得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研究生學位,師從毛禮銳、王炳照、郭齊家先生。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專業(yè)方向中國教育思想史。在從事教育思想史、理學史、文化史、哲學史研究工作的同時,專注于繪畫,并對中國繪畫批評史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2000—2003年博士后于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從郎紹君先生研究中國繪畫史學。多年來,受教于中國國家畫院程大利先生。現(xiàn)為中國學院音像出版社社長、教授、總編輯?!吨袊鴤鹘y(tǒng)繪畫批評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上下)《清代繪畫史》(上下)(《清代的繪畫》《鄭板橋款識書法》《歷代名家小楷精品》《芥子園畫傳全解》《畫譜集成》《研究》《論畫精神—傳統(tǒng)繪畫批評的基本范疇研究》《歷代書畫關(guān)系論導(dǎo)讀》《畫譜研究》《畫論經(jīng)典導(dǎo)讀》《“荊公新學”的教育哲學》《唐代的教育》《文藝復(fù)興的教育與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說古意》(《榮寶齋》月刊)等書畫理論著作及多篇論文和書畫作品集問世或付梓。

圖書目錄

第一章道體論 (一)道體論與傳統(tǒng)繪畫的本體論 1.傳統(tǒng)繪畫與儒釋道美學思想淵源 2.“道”與繪畫形上觀念的發(fā)展 3石濤“一畫”論與繪畫本體 4.道與美:本體與本質(zhì) (二)理畫論:傳統(tǒng)繪畫批評的形而上學 1.中國古代藝術(shù)批評的理性形態(tài) 2.物理與畫理 3.哲理與畫理 4.心理與畫理 5.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理情原則 第二章形象論 (一)象形之形:繪畫對客觀對象的外在描繪 1.中國傳統(tǒng)畫論中的“形”與“象” 2.文字象形與繪畫造型 3“應(yīng)物”以“象形” 4取象 (二)形象之象 1“象”與繪畫批評 2象內(nèi)與象外 3.意中之象:作為傳統(tǒng)美學范疇的“意象”概念與性質(zhì) 第三章意境論 (一)意境與美:藝術(shù)本質(zhì)的再理解 1.中國繪畫的意境原則 2.意境形態(tài)與美的本質(zhì) 3.意境的整體性 4.意境美的含蓄與模糊 (二)“意境”之“意” 1.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表意精神 2.意境之“意”與“立意” 3.意境之“意”與“寫意” (三)意境之“境” 1.景與境 2.意境與心“境” 3.意境之境的構(gòu)成和種類 第四章氣韻論 (一)以氣韻求畫 (二)氣韻觀念的發(fā)展 1.魏晉南北朝:氣韻觀念的提出及其意義 2.唐五代時期:“氣韻”論的初步運用 3.兩宋“氣韻”論:氣韻與傳神 4.元人“氣韻”論:氣韻與筆墨 5.明人“氣韻”論:士氣與筆墨 6.清人“氣韻”論:氣韻求畫 (三)以氣取韻:氣韻之“氣” 1.從哲學本體之“氣”到繪畫審美之“氣” 2.氣與勢 3.養(yǎng)吾靜氣 (四)以韻生氣:氣韻之韻 1.音→聲→韻:音韻與氣韻 2.品與神韻 3.意味與韻味 4.韻的其他 第五章趣味論 (一)“趣味”與審美 1.“趣味”審美的產(chǎn)生:明中葉從意境論到趣味論 2.“趣味”與情調(diào):在內(nèi)與在外 3.“趣味”與民族傳統(tǒng) (二)趣味之“味” 1.味之審美 2.從飲食口味到審美之“味”:味之審美的歷史 3.“味”與“韻” (三)趣味之“趣”與繪畫審美及批評 1.作為古典審美范疇的“趣”之審美的歷史發(fā)展 2.“趣”與“道”:離常合道曰“趣” 3.“趣”與“理”:理趣審美 4.作為批評鑒賞范疇的“趣”與“審美”、與“場” 5.“趣”與主體精神 6.“趣”與自然:天趣審美 7.“趣”與生活:生趣審美 8.“趣”與逸:逸趣審美 9.“趣”與情:情趣審美 10.“趣”與奇:奇趣審美 11.“趣”的構(gòu)思立意 第六章格法論 (一)藝術(shù)風格與繪畫鑒賞——批評 1.繪畫風格構(gòu)成因素的三層次:作品的視角 2.繪畫的內(nèi)容(要素)與風格 3.格法與批評 (二)法與技 1.“法”:作為古典繪畫美學的范疇 2.“法”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 (三)筆墨:法之形而下——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形式語言 1.筆與墨的辯證法與筆墨審美 2.筆法辯證與筆法審美 3.墨色審美與墨法 4.墨戲與技法的超越 第七章品第論 (一)繪畫品第標準的歷史發(fā)展 1.六法:從畫法到品法 2.三品:從書品到畫品 3.四品論畫標準的形成及其濫觴:十二品及二十四品 4.黃休復(fù)品畫四格中的理法關(guān)系 5.逸、神、妙、能四品的陰陽相推之理 6.歷來“四品定位”方法的形式和技巧要求 (二)逸品:審美理想 1.逸美思想的產(chǎn)生和作為美學范疇的“逸” 2.“逸”與自然 3.“逸”與“氣” 4.“逸”與性 5.“逸”與簡約 6.“逸”與靈空 7.“逸”與“沖淡” 8.“逸”與放 9.“逸”與狂 10.“逸”與清 11.逸概念的批評及其消極意義 (三)神品:本體升華 1“神”:作為文藝審美——批評的形上性 2.“神品”與“逸品”:繪畫批評中四品定位中的兩類主要的 風格類型 3.“神形兼?zhèn)洹迸c神品 4.“略形取神”與神品 5.傳神與“神品” 6.“以形寫神”、“以形傳神”與“神品” 7.“神似”與“神品” 8“神思”、“神志”、“神氣”與“神品” 9.神韻與神品 (四)妙品:妙造自然 1“妙”之本體 2“妙”之品評 3“妙造自然”:藝術(shù)與自然的關(guān)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