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人物總傳轉型時期的澳門政治精英

轉型時期的澳門政治精英

轉型時期的澳門政治精英

定 價:¥79.00

作 者: 蔡永君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澳門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9771846 出版時間: 2016-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11 字數:  

內容簡介

  《轉型時期的澳門政治精英》選取自1976年澳門一屆立法會至2013年當選的澳門特區(qū)第五屆立法會的議員作為澳門政治精英的研究對象,剖析了由歷史背景塑造而成的政治精英的結構組成、精英間的網絡關系以及與大眾之間的聯系。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澳門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層面均經歷了顯的變化,這構成了社會變遷的動力。《轉型時期的澳門政治精英》借用布迪厄在社會學中運用的“資本”概念,指出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精英擁有的資本價值和組合也相應有所調整;同時,成為政治精英的一員需要透過制度建設的路徑才能實現,在進入立法會的不同路徑上(直選、間選和委任),精英的資本在價值和組合上也有區(qū)別。故此,《轉型時期的澳門政治精英》提出在轉型社會中,精英生成是社會變遷與制度變遷的共同結果?!掇D型時期的澳門政治精英》的研究有利于讀者詳細了解澳門的政治體制,以及澳門的政治精英組成和發(fā)展情況。

作者簡介

  蔡永君,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中外政治制度),澳門大學歐洲事務碩士、社會科學學士,曾在《澳門研究》、《“一國兩制”研究》、《行政》、《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港澳研究》、《當代港澳研究》、《湖北行政學院學報》、Macao Monetary Research Bulletin等發(fā)表多篇論文,另合著有《微型經濟與微型經濟學》、《引入軌道捷運系統(tǒng)──改善城市交通的可行選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 論/001
  一 研究意義/002
  二 研究現狀與回顧/010
  三 主要內容和理論框架/023
  四 研究方法與本書結構/033
第二章 澳門政治精英的生成:歷史的考察/036
  一 早期的澳門政治精英(16世紀中期至20世紀70年代)/036
  二 政治現代化與澳門政治精英的組成/045
  三 過渡期澳門政治精英結構的蛻變/048
  四 二元分治下澳門的政治精英之路/050
  五 回歸前政治精英與大眾的聯系/056
第三章 回歸后澳門政治精英的生成/061
  一 回歸后政治精英的來源與結構/061
  二 基于網絡分析的政治精英互動與聯系/066
  三 回歸后政治精英的特征:延續(xù)與嬗變/073
  四 “澳人治澳”下澳門的政治精英之路/078
  五 回歸后政治精英與大眾的聯系/079
第四章 轉型時期政治精英生成的橫斷面研究:1996年、2005年和2009年的立法會選舉/083
  一 三屆立法會選舉的政治背景與意義/083
  二 三屆立法會議員的基本情況/088
  三 精英生成與各種資本因素的關系分析/094
  四 小結:各種資本對精英生成之重要性分析/119
第五章 社會變遷與制度變遷:政治精英的生成模式/123
  一 社會變遷與資本的關系/124
  二 制度變遷與資本的關系/157
  三 政治精英的循環(huán)與再生產/162
  四 小結:轉型時期澳門政治精英的生成模式——混合的精英維持與循環(huán)/172
第六章 轉型時期政治精英的利益代表/176
  一 政治精英的利益代表/176
  二 精英的利益取向:基于議程前發(fā)言和書面質詢的分析/179
  三 精英的利益代表:基于熱點議題與法案取態(tài)的分析/195
  四 精英生成與利益代表的關系/236
  五 小結:均衡利益代表的缺位/252
第七章 結論:精英生成與社會穩(wěn)定/255
  一 精英生成的滯后性/255
  二 轉型時期精英與大眾的關系/261
  三 澳門政治精英的前景:新共識型精英的構建/268
參考文獻/282
附 錄/294
  附表1 2005年和2009年立法會直選各組別之政綱重點/294
  附表2 政治力量與議題范疇關注的關聯度驗證(1996~1999年屆別之議程前發(fā)言)/297
  附表3 政治力量與議題范疇關注的關聯度驗證(1996~1999年屆別之議員表態(tài))/299
  附表4 政治力量與議題范疇關注的關聯度驗證(2005~2009年屆別之書面質詢)/301
  附表5 政治力量與議題范疇關注的關聯度驗證(2009~2013年屆別之書面質詢)/304
后 記/308
表目錄
表1-1 不同代表模式的分類/022
表1-2 本書的政治精英樣本概況/024
表1-3 政治精英類型與相關政體分類/032
表2-1 1917~1974年澳門政治精英的主要構成(除總督外)/041
表2-2 1896年與1910年澳門商業(yè)場所結構/044
表2-3 第一屆(1976~1980年)和第二屆(1980~1984年) 澳門立法會的議席分布/048
表2-4 第三屆(1984~1988年)澳門立法會的議席分布/049
表2-5 過渡時期(第四~六屆)澳門立法會的議席分布/050
表2-6 回歸前澳門立法會葡裔議員的職業(yè)與學歷統(tǒng)計/052
表2-7 回歸前澳門立法會華人議員的社團背景(屬領導或管理層)/053
表2-8 回歸前澳門立法會華人議員的職業(yè)界別組成/055
表2-9 回歸前澳門立法會華人議員的學歷和年齡/056
表2-10 回歸前澳門人對政治參與的態(tài)度/058
表2-11 回歸前澳門人的政治效能感/058
表2-12 對政府錯誤政策可能采取的行動/059
表3-1 回歸后(第一屆至第五屆)澳門立法會議席中的族群分布/062
表3-2 回歸前后各屆立法會的連任與再任比例/063
表3-3 回歸前后依選舉途徑劃分的各屆立法會議員連任比例/063
表3-4 回歸后立法會議員的年齡分布/064
表3-5 回歸后按選舉途徑劃分的立法會議員平均年齡/065
表3-6 回歸后澳門各屆立法會議員的學歷背景/065
表3-7 回歸后澳門各屆立法會議員的職業(yè)界別/066
表3-8 為中總會長、副會長、理事、會董、監(jiān)事等領導之各屆立法會議員/068
表3-9 鏡湖醫(yī)院慈善會會董、理監(jiān)事等領導之各屆立法會議員/071
表3-10 曾任澳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之各屆立法會議員/072
表3-11 按獲選途徑劃分各屆立法會議員的主要職業(yè)類別/077
表3-12 澳門市民對政治參與的態(tài)度取向 /081
表4-1 1996年澳門立法會的直選候選組別/084
表4-2 2005年和2009年澳門立法會的直選候選組別/086
表4-3 1996~1999年、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屆別立法會議員的基本資料/089
表4-4 1996~1999年、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立法會屆別直選議員的政治力量/091
表4-5 1996~1999年、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立法會屆別間選和委任議員的政治力量/092
表4-6 1996~1999年、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屆別立法會各政治力量的分布/094
表4-7 1996~1999年、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屆別立法會中具有家族背景之議員分布/098
表4-8 1996年、2005年和2009年立法會直選候選組別中具鄉(xiāng)族性社團背景的分布/100
表4-9 1996~1999年、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屆別立法會議員的社團背景 (屬領導或管理層)/102
表4-10 1996年、2005年和2009年立法會直選中各競選團隊的主要支持社團/106
表4-11 1996年、2005年和2009年立法會直選中具商界背景之候選組別/110
表4-12 2005年和2009年立法會間選議員的商界背景(非雇主和勞工利益/非工商金融和勞工界)/116
表4-13 1996年、2005年和2009年立法會直選具大?;蛞陨蠈W歷之候選組別/117
表4-14 1996年、2005年和2009年立法會選舉中各種資本因素價值的變化/121
表5-1 2002~2013年各行業(yè)占就業(yè)人口之比重/133
表5-2 1996~2013年各屆立法會直選中具博彩業(yè)背景的組別/135
表5-3 1999~2013年澳門政府總收入和博彩稅收入/139
表5-4 1999~2013年澳門就業(yè)人口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和年人均本地居民總收入/139
表5-5 澳門市民對身為澳門人的認同/146
表5-6 澳門市民對政治體系的評價和情感取向/146
表5-7 澳門市民對民主的認知/152
表5-8 澳門市民對政府角色的看法/153
表5-9 澳門市民的政治效能感/154
表5-10 4種轉型經濟中的精英機會/165
表5-11 轉型經濟中的精英生成/166
表5-12 以時段劃分的各種資本比例變化之標準差/169
表5-13 以時段劃分回歸前后立法會議員之連任和具議會經驗者之比例/171
表5-14 澳門政治精英的生成模式/174
表6-1 1996~1999年立法會議員的議程前發(fā)言統(tǒng)計/180
表6-2 1996~1999年立法會議員的表態(tài)統(tǒng)計 (僅以議員身份)/181
表6-3 1996~1999年立法會議員的表態(tài)統(tǒng)計 (以其他身份)/181
表6-4 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立法會議員的書面質詢統(tǒng)計/182
表6-5 按選舉途徑劃分的立法會議員議程前發(fā)言統(tǒng)計(1996~1999年)/183
表6-6 按選舉途徑劃分的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統(tǒng)計(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183
表6-7 議題表達的分布程度/185
表6-8 立法會議員對部分議題關注程度的變化/186
表6-9 以政治力量劃分的立法會議員基本背景/187
表6-10 按政治力量劃分1996~1999年立法會議員的關注范疇(議程前發(fā)言)/188
表6-11 按政治力量劃分1996~1999年立法會議員的關注范疇(議員表態(tài))/188
表6-12 按政治力量劃分2005~2009年立法會議員的關注范疇(書面質詢)/189
表6-13 按政治力量劃分2009~2013年立法會議員的關注范疇(書面質詢)/190
表6-14 兩屆立法會各施政范疇中以書面質詢數量計算的最為關注者/194
表6-15 議程前發(fā)言和書面質詢數量(平均每人計算)/237
表6-16 2005~2009年和2009~2013年屆別以進入途徑和職業(yè)界別劃分的議員會議出席比例/238
表6-17 政治精英的利益代表/254
圖目錄
圖1-1 回歸后澳門利益表達機制出現梗阻的可能原因/005
圖1-2 社會變遷、制度變遷與澳門的政治精英生成/029
圖1-3 精英生成模式與精英的利益代表關系/029
圖3-1 各屆立法會議員中屬中總骨干成員所構成之“執(zhí)事關聯網絡”/070
圖3-2 各屆立法會華人議員的比例/073
圖3-3 各屆立法會議員之平均年齡和年齡結構分布/074
圖3-4 1984~2013年各屆立法會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的立法會議員的比例/075
圖3-5 1984~2013年按獲選途徑劃分擁有大?;蛞陨蠈W歷的立法會議員比例/075
圖3-6 各屆立法會議員的主要職業(yè)類別/077
圖3-7 各屆立法會議員的性別比例/078
圖4-1 1986~2013年澳門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及變化/088
圖5-1 1999~2013年旅游博彩業(yè)、金融保險業(yè)、制造業(yè)、建筑地產業(yè)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132
圖5-2 澳門博彩稅收占政府總收入的變化/134
圖5-3 2004~2013年澳門各主要行業(yè)之本地員工平均薪酬(不包括雙糧、年終賞金、花紅及其他同類獎金)/141
圖5-4 回歸后各屆立法會直選中各種背景之候選組別所獲得的有效票數比例/156
圖5-5 澳門立法會的主要制度變遷/161
圖5-6 各屆立法會議員具有之各種資本比例/167
圖5-7 1984~2013年各屆立法會議員擁有之資本類型數目/169
圖5-8 回歸前后政治精英的維持比例/170
圖5-9 歷屆立法會各種議席之連任議員比例/172
圖6-1 1999~2013年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的書面質詢統(tǒng)計/184
圖6-2 以2004年為基準的住宅單位價值與人均本地居民收入變化(累計)/234
圖6-3 回歸前立法會內各政治力量的利益代表/240
圖6-4 回歸后立法會內各政治力量的利益代表/245
圖6-5 回歸前各政治力量之間的關系/249
圖6-6 回歸后各政治力量之間的關系/252
圖7-1 社會變遷與制度變遷的差異導致的均衡利益代表的缺位/260
圖7-2 回歸前后澳門的社會變遷與制度變遷的步伐/261
圖7-3 市民反映意見的不同途徑的比例(%)/267
圖7-4 精英生成、利益代表與其社會后果的關系/268
圖7-5 構建共識型精英的路徑/273
圖7-6 回歸后各屆立法會直選議席分布/27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