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漢魏六朝文學與文獻論稿

漢魏六朝文學與文獻論稿

漢魏六朝文學與文獻論稿

定 價:¥90.00

作 者: 傅剛 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0113601 出版時間: 2016-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51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三十六篇論文和兩篇附錄,共計三十八篇文章,分“總論”“漢魏六朝作家作品研究”“《文選》與《玉臺新詠》研究”三部分。作者從事古代文學研究三十余年,研究方向集中在漢魏六朝文學上,其對《文選》和《玉臺新詠》的研究,代表了當今學術界的zui新水平。本書所收文章,是作者在此領域中多年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其研究特點是以文獻清理和考訂為基礎,尊重學術傳統(tǒng),同時使用現(xiàn)代學術研究方法,傾向堂廡正大的研究;對文學現(xiàn)象形成的考察,注重探討內部規(guī)律和聯(lián)系,在尊重歷史事實基礎上討論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解釋重于評論,以同情的理解,考察歷史現(xiàn)象。因此在漢魏六朝文學相關研究中,能夠取得優(yōu)秀成績。如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和特征、文體在漢魏六朝文學寫作和批評中的作用、《文選》與《文選》學、《玉臺新詠》的編纂等,都得出了比較實事求是、符合歷史實際的結論。

作者簡介

  傅剛教授,1956年5月出生,江蘇省睢寧縣人。1982年1月畢業(yè)于江蘇省徐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6年7月畢業(yè)于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7月出站?,F(xiàn)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對漢魏兩朝的文學研究有著獨特的見解,獲得了學術界高度的認可。

圖書目錄

總 論
略說中國上古的史官傳統(tǒng)………………………………………… 3
論漢魏六朝文體辨析的學術淵源……………………………… 18
漢魏六朝文體辨析觀念的產生與發(fā)展………………………… 38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走向獨立的標志………………………… 58
賦的來源及其流變……………………………………………… 67
漢代辭賦與樂府………………………………………………… 74
吳蜀文學不興的社會原因探討………………………………… 81
鄴下文學論略…………………………………………………… 99
太康文學思想述評……………………………………………… 112
永明文學至宮體文學的嬗變及梁前期文學狀態(tài)……………… 124
以蕭統(tǒng)為中心論梁天監(jiān)、普通年間文學思想與創(chuàng)作………… 143
文史與詩文評———論文學批評的分類……………………… 172
漢魏六朝作家作品研究
《史記》與傳記文學傳統(tǒng)的確立……………………………… 189
時代思想的異端者———評王充《論衡》…………………… 205
東漢末年的曹操………………………………………………… 242
讀諸葛亮《出師表》…………………………………………… 258
《典論·論文》二題…………………………………………… 267
曹丕曹植文學價值觀的一致性及其歷史背景(合作)………… 272
曹植與甄妃的學術公案………………………………………… 286
文貴清省說的時代意義———論陸云《與兄平原書》……… 292
論陸機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色…………………………………… 307
關于陸機生平幾個問題的澄清………………………………… 319
陸機初次赴洛時間考辨………………………………………… 335
論《文選》所收陸機《挽歌》三首———兼論宋本《樂府詩集》、
《陸士衡集》的編輯與《文選》的關系……………………… 342
吳邁遠生平事跡考……………………………………………… 354
《文選》與《玉臺新詠》研究
《文選》與中古文學研究……………………………………………359
《文選》的流傳及影響……………………………………………… 367
二十世紀《文選》學研究…………………………………………… 374
論《文選》與《詩品》、《文心雕龍》及《文章緣起》間的關系…… 392
《文選》三十九類說考辨…………………………………………… 415
關于《文選》分類———屈守元先生《紹興建陽陳八郎本
五臣注跋》讀后…………………………………………… 423
論《文選》“難”體………………………………………………… 427
從《文選序》幾種寫鈔本推論其原貌…………………………… 445
《玉臺新詠》研究二題…………………………………………… 458
《玉臺新詠》及其編纂研究……………………………………… 466
《玉臺新詠》與《文選》………………………………………… 486
附錄一 略說《千家詩》………………………………………… 499
附錄二 略說壽普暄批正范文瀾《文心雕龍注》……………… 505
后 記…………………………………………………………… 51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