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文化溯源與詩學探幽:2014十月學術論壇文萃

文化溯源與詩學探幽:2014十月學術論壇文萃

文化溯源與詩學探幽:2014十月學術論壇文萃

定 價:¥50.00

作 者: 王柯平,胡繼華 編
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0096306 出版時間: 2015-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7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文化溯源與詩學探幽 2014十月學術論壇文萃》為“2014十月學術論壇”論文精選,集中探索“世界文睨史視野下文學、詩學與文化的原創(chuàng)性”。所輯論文分四個角度論說:融合哲學、美學和認知科學透視中國文化的特質(zhì)及其現(xiàn)代意義;會通古今探索古代文字和文學的淵源與流變;整合媒介文化、性別文化和符號文化,重申20世紀中國文學新傳統(tǒng);在中國以及現(xiàn)代視野下探索西方文學的思想意象及其跨文化闡釋。在全球化和大數(shù)據(jù)時代審視國際漢語教育的態(tài)勢,現(xiàn)代語言學的跨學科趨勢。所輯論文的共同特點,在于注重會通,強化歷史意識,關切現(xiàn)實問題,特別凸顯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辯證關系。

作者簡介

  胡繼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后?,F(xiàn)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西方哲學、文藝美學和比較文學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專著《宗白華:文化幽懷與審美象征》《后現(xiàn)代語境中倫理文化轉(zhuǎn)向——論列維納斯、德里達和南?!?,譯著《為承認而斗爭》《友愛的政治學》《神話研究》等。王柯平,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跨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學術委員,美學研究室主任,北京市“長城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外古典詩學和美學,主要著作有《的詩學研究》、《中國人的思維》、《落日的余暉》等,譯著有《美學理論》、《藝術的真諦》等,編著《美學》、《跨文化視野》以及《國際美學年鑒》等大型學術雜志。

圖書目錄

保合太和
重思和諧論與當今中國語境
論漢字對于中華文化精神原創(chuàng)性的意義
哪種生態(tài),怎樣研究?——從“存在論”到“生活論”的審美生態(tài)知識譜系
探幽索源
從甲骨文看商代的散文
心體的時位關系——《文心雕龍》的“文”生成論
呂氏家族的家學傳統(tǒng)及其對呂祖謙文獻學的影響
回眸滄桑
媒介、體制與文化意義——以胡風的媒介化生存形式為例
蕭紅對東北鄉(xiāng)土的凄婉回眸——《呼蘭河傳》略論
象征的浪漫之維——馮至的詩學及其文體建構
遠懷近集
浮士德精神再思
柯勒律治的自我意識——兼論《風弦琴》、《理想目標之堅守》和《時間:真實的和想象的》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及其“愛爾蘭性”
論尼采“力”的實在性
解讀《荒原狼》中的自我觀念
魔法世界與帝國想象——政治闡釋學視野下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
阿甘本的動物問題
涵容中外
墨西哥漢語習得者的漢語單音節(jié)字調(diào)的習得
國別化漢語教材與跨文化交際
基于禮貌原則的國際漢語教師課堂跨文化交際特性研究
雋彥問學
大道之為——試析《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的哲學意蘊
美善之辯
論《變形記》中赫拉克勒斯變形的隱喻意義
斷裂的階梯——簡論康德的美善觀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