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以《莊子》內七篇為文本材料,以先秦時代的哲學突破為理論背景,以“心”為莊子哲學之“道樞”或“環(huán)中”,以天、道、德、命、形、知、情、志、物、世等概念的統(tǒng)合為“整體性存在境域”,而對莊子哲學進行了“心以貫之”的哲學詮釋與理論重建。本書將莊子在“軸心時代”的哲學貢獻稱為“心的突破”,并認為有三維內涵:“個體化心靈”之挺立、“本體化心靈”之呈現(xiàn)以及“心靈化生存”之創(chuàng)辟?!皞€體化心靈”之挺立意味著莊子關注的是個體生命如何獨立而逍遙的存在于世間的問題;“本體化心靈”的呈現(xiàn)是經由“心”與“道”的理論融合而實現(xiàn)的,莊子由之而營構出了蘊涵著“虛”、“通”、“真”、“和”等特征的“常心”;“心靈化生存”的創(chuàng)辟則意味著莊子哲學非僅止于“精神境界”,從“形-知-情-志-物-世”構成的“現(xiàn)實性生存境域”中跋涉而過,個體方能成就“游心”、“游世”的本真之存在方式。以“心的突破”為旨要,本書在論述過程中對莊子哲學中的“道”、“德”、“命”、“形”、“知”、“情”、“志”、“物”、“世”等概念進行了深入的闡釋與系統(tǒng)的建構,并對莊子哲學“乘物以游心”、“虛心以游世”的本真存在論進行了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