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9.00
作 者: | 左玉河 編 |
出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 |
叢編項: |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標(biāo) 簽: | 傳記 學(xué)者 |
ISBN: | 9787300207438 | 出版時間: | 2015-04-01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472 | 字?jǐn)?shù): |
楊度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憲政專家、政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提出了金鐵主義和君憲救國論,闡發(fā)了系統(tǒng)的君主立憲思想。本卷主要收錄1902年到1931年間楊度發(fā)表的有關(guān)政治、社會、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文章。這些文章對清末的鐵路國有、立憲運動、國會請愿、五族共和等問題進行了嚴(yán)肅思考,對民國初年的政體與國體進行了認(rèn)真反思,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
楊度(1875—1931),近代中國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風(fēng)云人物。他稟賦極高,而又狂放不羈,時而意氣飛揚,獨立潮頭;時而獨持己意,淪入茫茫俗世。他以熱情豪邁的氣概,創(chuàng)作了《湖南少年歌》,發(fā)出了“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的時代強音,真可謂豪氣沖天。他為立憲運動鼓吹奔走,為速開國會呼吁吶喊,受到了時人的尊敬和稱贊。但他將做“帝師”及實現(xiàn)“君憲”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凱,發(fā)起成立籌安會,為復(fù)辟帝制效力,又受到時人的指責(zé)和痛罵。伴隨著洪憲帝制的失敗,其孜孜追求的憲政理想也徹底破滅。然而,為了愛國救民,他晚年知過就改,毀家紓難,不畏風(fēng)險,終于找到了真理,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確認(rèn)馬克思主義是挽救中國的唯一指針,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zhuǎn)身。
左玉河,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dǎo)師、文化史研究室主任,河南大學(xué)黃河學(xué)者,兼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思想史及社會文化史研究。出版專著《從四部之學(xué)到七科之學(xué)》《中國近代學(xué)術(shù)體制之創(chuàng)建》《中國近代文明通論》《張東蓀文化思想研究》《張東蓀傳》《楊度》等10多部,主編《當(dāng)代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史》《中華口述歷史叢書》等,并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學(xué)術(shù)論文70余篇。
導(dǎo)言
支那教育問題(1902年10月21日—11月5日)
《日本學(xué)制大綱》后序(1902年10月31日)
《游學(xué)譯編》敘(1902年10月)
在歡送湖南赴日留學(xué)生宴會上的演說(1903年2月21日)
湖南少年歌(1903年10月4日)
寄梁啟超函(1903年10月4日)
《黃河》歌詞(1904年2月14日)
致張之洞電(1904年11月9日)
粵漢鐵路議(1905年3月)
致黃昌年函(1905年3月)
與孫中山的談話(1905年7月)
與留日學(xué)生總會各干事上楊樞稟(1905年11月27日)
于中國厘金稅之可否(1905年12月21日)
《中國新報》敘(1907年1月20日)
金鐵主義說(1907年1月20日—5月20日)
《中國今世最宜之政體論》附識(1907年3月20日)
致《新民叢報》記者(1907年4月上旬)
復(fù)梁啟超函(1907年4月中旬)
《大同報》題詞(1907年6月25日)
國會與旗人(1907年10月15日—1908年1月12日)
湖南全體人民民選議院請愿書(1907年12月24日稍后)
論國民程度(1908年6月8日)
在天津法政學(xué)堂的演說(1908年6月下旬)
九年預(yù)備立憲清單(1908年8月27日)
布告憲政公會文(1908年9月上旬或中旬)
與各地憲政公會會員書(1908年12月15日)
與郵傳部書(1910年2月20日)
致湖南鐵路拒款代表函(1910年4月10日)
速開國會折(1910年11月4日)
關(guān)于修改刑律的演講(1910年12月2日)
論國家主義與家族主義之區(qū)別(1910年12月5日)
奏請赦用梁啟超折(1911年1月初)
國事共濟會宣言書附簡章(1911年11月15日)
致資政院陳情書(1911年11月17日)
呈請內(nèi)閣代表書(1911年11月23日)
國事共濟會解散宣言書(1911年12月5日)
與薛大可等發(fā)起共和促進會宣言書(1912年1月26日稍前)
復(fù)黃光焯陸廉欽書(1912年2月4日)
與某報記者的談話(1912年9月15日)
與吳仲遙談?wù)h問題(1912年10月29日)
致黃興電(1912年11月14日)
致黃興電(1912年11月15—18日間)
與《中國日報》記者的談話(1912年11月19日)
君憲救國論(1915年4月)
謝袁世凱贈匾額折(1915年6月1日)
發(fā)起籌安會宣言書(1915年8月14日)
籌安會成立啟事(1915年8月20日)
籌安會通電(1915年8月20日)
籌安會通電(1915年8月24日)
談籌安會(1915年8月)
在北京與某人談話(1915年9月7日)
籌安會請愿書(1915年9月26—28日間)
籌安會第二次宣言(1915年9月29日)
參政院代行立法院第二次推戴書(1915年12月11日)
與孫毓筠等促袁世凱登極折(1915年12月19日)
辭參政院參政呈文(1916年4月10日)
致《亞細(xì)亞報》等報館公電(1916年4月20日)
答《京津太晤士報》記者(1916年5月1日)
挽袁世凱聯(lián)(1916年6月上旬)
挽王湘綺師聯(lián)(1916年10月20日稍后)
挽黃興聯(lián)(1916年11月初)
挽蔡鍔聯(lián)(1916年11月8日稍后)
復(fù)張勛函(1917年3月13日)
反對張勛復(fù)辟公電(1917年7月3日)
與王舒的談話(1917年)
致南北公電(1918年9月29日)
與劉成禺等人的談話(1922年6月)
致國務(wù)院、參眾兩院等公電(1922年9月3日)
致曹錕電(1923年7月14日)
《系統(tǒng)進化哲學(xué)》序(1924年10月15日)
致吳佩孚函(1924年12月10日)
挽孫中山聯(lián)(1925年3月12日稍后)
吊梁啟超聯(lián)(1929年2月17日)
論圣賢同志(1929年)
自挽聯(lián)(1931年9月)
虎禪師論佛雜文
楊氏史例
楊度年譜簡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