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天主教貞女——一群為了信仰而篤守貞潔,并為教會、為社會無償服務的獨身女性。這個群體在明清之際出現,隨著守貞人數的增加,逐漸出現了仿照西方修會生活的貞女團體。在長時段中國沒有歐美女修會進入的形勢下,貞女實際頂替了修女的位置和角色,承擔起女修會應該完成的工作。對于這樣一個有悖于中國傳統禮制的女性群體,海內外學術界幾乎忽略了她們的存在,但恰恰是這樣一個獨身女性群體,與中國天主教歷史諸多事件緊密相連,甚至牽涉羅馬教廷的對華政策以及天主教修會制度的調整和完善。
《基督的新娘:中國天主教貞女研究》以歷史為經,以制度(或問題)為緯,不僅對貞女群體的興起與發(fā)展、在教會和中國社會扮演的角色、所做的貢獻進行深入評說,而且還將這一獨身女性群體置入具體的時代、具體的社會、具體的場景下進行分析,并結合社會史、風俗史、性別史、身體史、心態(tài)史、個體生活史以及圣經、天主教神學、天主教靈修學等多學科的內容和方法進行綜合考察,對于客觀、理性、全方位地理解天主教信仰,認識天主教與中國社會的互動關系,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