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邏輯學(論理學)善惡之源

善惡之源

善惡之源

定 價:¥49.90

作 者: [美] 保羅·布盧姆(Paul Bloom) 著;青涂 譯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心視界
標 簽: 心理學 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心理學史/心理學研究

ISBN: 9787213064388 出版時間: 2015-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嬰兒有道德感嗎?我們是如何成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對道德決策來說無足輕重嗎?保羅·布盧姆把心理學、行為經(jīng)濟學、進化生物學和哲學的深刻思想融為一爐,力圖探索我們究竟如何超越先天道德的局限。與此同時,他還研究了黑猩猩、心理變態(tài)者和常春藤教授們的道德,探索了我們對性、政治、宗教和種族問題的令人困擾的道德感覺。
  作者引述了美國耶魯大學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證明嬰兒早在能開口講話和行走之前,就有能力判斷他人行為的好壞,就能產(chǎn)生共情和同情,就能產(chǎn)生原始的正義感。但人類的先天道德仍然十分有限,有時候還會釀成悲劇,比如我們天生就仇視陌生人,也容易產(chǎn)生偏執(zhí)和狹隘。布盧姆還指出理性與道德判斷的緊密關(guān)系,理性和思索能讓我們作出道德決定,比如奴隸制是錯誤的。歸根結(jié)底,我們可以通過想象、同情和我們?nèi)祟惇氂械睦硇运伎寄芰Γ轿覀兩鷣砭途邆涞脑嫉赖虑楦?,超越嬰兒的局限?br>  眾多知名學者、專家推薦。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平克:嬰兒擁有豐富的認知和道德生活,這是21世紀心理學領(lǐng)域最有趣的發(fā)現(xiàn)之一。但對嬰兒認知與道德的研究如何揭示人類的本性?保羅·布盧姆用他標志性的寫作風格——清晰、深刻、敏銳和優(yōu)雅,通過本書為我們作出解答。《正義之心》作者喬納森·海特:保羅·布盧姆向我們展現(xiàn)出,一名一流科學家如何把矛盾的發(fā)現(xiàn)、廣泛的研究和深厚的人文關(guān)懷結(jié)合為一體,為人類的本質(zhì)勾勒出了一幅細致入微、令人驚奇的肖像,描繪了它的美好、恐怖和奇妙。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善惡之爭是人類生活永恒的主題之一。但從嬰兒的善惡起源探討道德的沖突、局限、轉(zhuǎn)化、超越與升華,是一種另辟蹊徑、引人入勝的新角度。這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用科學的心理學研究人類的道德,也許更能夠抓住人性的本質(zhì)。

作者簡介

保羅·布盧,
  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發(fā)展心理學家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老師
  耶魯大學熱門公開課“心理學導論”主講人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公開課主講人
  保羅·布盧姆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的一個猶太家庭,22歲獲得麥吉爾大學文學學士學位,27歲時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認知心理學家蘇珊·凱里(Susan Carey),并于1999年進入耶魯大學,任教至今。
  在學生眼中,保羅·布盧姆是一位充滿激情的老師。他的心理學導論課是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公開課之一,超過500人選修,全球有上千萬人觀看、學習這一公開課的視頻。很多人在視頻后面留言:最喜歡的一門課程,最喜歡的一位老師!2014年,保羅·布盧姆又通過慕課(MOOC)開講“日常生活中的道德”(Moralities of Everyday Life),結(jié)合認知學、神經(jīng)學、經(jīng)濟學和哲學等學科來探索道德信仰與道德行為。
  1、充滿活力的跨界心理學家
  布盧姆博學多聞,他的研究涵蓋人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兒童的宗教信仰、快感的作用機制等。從他教授的課程可一窺他的涉獵之廣——認知發(fā)展,達爾文、弗洛伊德和圖靈,語言和認知,認知科學,七宗罪,道德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和法律,小說中的科學和想象力,認知快樂的科學,善與惡的認知科學等課程。
  《科學》雜志評出的Twitter上最有影響力的50位明星科學家,布盧姆位列其中。他還是美國哲學與心理學協(xié)會(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前任主席、《行為與腦科學》(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雜志聯(lián)合主編。
  2、屢獲殊榮的杰出教授
  2011年,布盧姆因?qū)Α翱旄惺侨绾巫饔玫摹钡难芯揩@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fā)的威廉·詹姆斯研究獎(William James Fellow Award)。2004年,他因在社會科學教學方面的卓越貢獻,獲得了萊克斯·??松劊↙ex Hixon Prize)。2003年,因其在哲學與心理學跨學科方面的貢獻,獲得斯坦頓獎(Stanton Prize)。2000年,他因?qū)τ趦和绾螌W習詞匯的含義的出色研究獲得美國出版商協(xié)會頒發(fā)的心理學卓越獎。他的文章《上帝是個意外?》(Is God an Accident?)榮獲美國最佳科學寫作獎。
  3、攜手研究嬰幼兒心理的專家伉儷
  和許多科學家伉儷一樣,布盧姆的太太卡倫·溫(Karen Wynn)也是著名心理學家,現(xiàn)任耶魯大學嬰幼兒認知中心(Yale Infant Cognition Center)主任,對嬰幼兒的研究已長達二十多年。二人攜手進行了多項心理學研究,其中針對3~21個月大的嬰幼兒所做的“是非觀念測試”實驗引起了學界和主流媒體的廣泛關(guān)注。
  研究表明,快速成長的嬰兒顯示出人類在生命之初就具備一種根本的道德感。通過精心設(shè)計的實驗,我們甚至可以在嬰兒生命的頭一年就看到道德之光在閃爍,也能觀察到道德判斷和道德感覺。對是非善惡的判斷似乎在每個人的骨頭里,與生俱來。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除了發(fā)表在學術(shù)期刊,眾多主流媒體也爭相報道,包括英國《每日郵報》、美國《紐約時報雜志》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

圖書目錄

贊 譽
引 言 卑鄙的我,高尚的我
第 1 章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活著一個苛刻的道德家——嬰兒的道德生活
我們在嬰兒身上發(fā)現(xiàn)的東西,正是蘇格蘭啟蒙運動哲學家們口中的“道德感”。所謂道德感,并不是做好事或壞事的沖動,而是作出某種判斷的能力——也就是區(qū)分好與壞、區(qū)分善良和殘忍的能力。
·冷眼旁觀有罪嗎?
·人之初,性本善?
·如何區(qū)分行為的善惡?
·習俗的力量有多大?
第 2 章 高尚的本能能否打敗自私的基因——共情和同情
兒童表現(xiàn)出來的共情和同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們居然在如此年幼的生命身上就能發(fā)現(xiàn)道德行為和道德情感的蹤跡,已足夠令人驚嘆。
·心理變態(tài)者殺人時在想些什么?
·幼兒主動幫助他人是出于關(guān)心嗎?
·換位思考帶來更多不道德行為?
第 3 章 正義怎么才能得到伸張——道德審判
判斷能力和感受能力是人類生來具備的本能,是自然進化史給我們留下的遺產(chǎn)。這些能力與公平和正義等概念有關(guān),與共情和憤怒等情緒有關(guān),與獎勵和懲罰等行為有關(guān)。
·為什么人們渴望公平?
·人肉搜索的本質(zhì)是什么?
·孩子為什么愛打小報告?
·我們?yōu)楹螑劭磸?fù)仇???
第 4 章 世界上有兩種人——“我們”和“他們”——人類的種族偏好
我們都是智慧生物,可以運用智慧來梳理信息,同時限制我們的選擇,讓“更好的那個我”戰(zhàn)勝自己深惡痛絕的直覺和私欲。我們正是以此來克服自己的種族偏好。
·膚色為何能分化人群?
·龍年出生的孩子受教育水平往往更高?
·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態(tài)度有過怎樣的轉(zhuǎn)變?
第 5 章 厭惡感是怎樣把道德帶入歧途的——共情的對立面
要把道德判斷建立在厭惡感之上,就如同把希望寄托于硬幣。如果拋硬幣得出了錯誤的結(jié)果,并不是因為你拋硬幣的方式不對;它之所以會給出錯誤的結(jié)果,就和它有時也會給出正確的結(jié)果一樣——一切全在于運氣。
·嬰兒為什么不討厭自己的便便?
·反對同性戀有悖常理?
·種族大屠殺何以能發(fā)生?
第 6 章 我們是否真的能夠?qū)δ吧藷o私奉獻——道德有親疏
親屬、內(nèi)群體和陌生人的劃分并非固定不變,許多道德說教的目的就是把人從一種類別變成另一種。而且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看到陌生人的面孔、聽到他們的名字,我們真的就會更愿意幫助他們。
·殺死一些人換取更多人的生命可取嗎?
·決策面前誰能夠完全理性?
·還有比電車實驗更難抉擇的道德困境嗎?
第 7 章? 如何成為一個好人——超越道德本能
我們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嬰兒的局限。人之所以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道德不單來源于人類的本能,還來源于我們的同情心、想象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
·真正的無私存在嗎?
·壞榜樣更有影響力?
·經(jīng)常讀書的人會更加善良嗎?
·宗教信仰是道德的“加速器”?
致謝
譯者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